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1 06: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道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整理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其相似之处,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分析唐朝的强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治国措施的分析,认识到人才、正确的策略、关注民生等式治国的重要理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隋炀帝暴政
李渊太原起兵反隋
高祖李渊
(566-635年)
时间:
人物:
都城: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今西安)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
农民起义
天下大乱

1.唐朝的建立:

玄 门之变

太子
李建成
齐王
李元吉
李渊
秦王
李世民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
3.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②虚心纳谏
③广纳贤才
①以民为本
吸取隋速亡的教训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房谋杜断
唐太宗手下猛将、谋臣众多,人才济济。为怀念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唐太宗的治国方针
材料一: 魏征, 唐初谏议大臣,创历史上“君畏臣”的先例。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唐太宗器重。
材料二:
房谋杜断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
杜如晦
什么群体得到唐太宗的重用?
重用文臣,君臣论政
方针:以文治国
材料表明唐太宗怎样的用人特点?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4.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尚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皇帝
中书省
吏部
贞观八年,唐太宗欲为太上皇李渊建避暑用的宫殿—夏宫,后改称为大明宫。他的修建之策需要通过什么程序得以实行呢?
政治上:
4.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唐律疏议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曾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政治上: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圈套、罗网)矣。”
——唐太宗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五代)王保定《唐摭言》
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九等”、“二十七最”。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4.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凡事皆需务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政治上:
经济上: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的统治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政治
经济
国力
文教
清明
发展
增强
昌盛
唐代的盛世是由贞观年间(627-649年)开始的。经过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的过渡,到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再度出现盛世。——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代之,690年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高宗
(624-705年)
一代女皇武则天:

地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治国措施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作用

女皇帝武则天
阅读教材P9,填写下面的表格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政治
经济
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贞观遗风
“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宋史》
她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权力,是由于她的杰出的才能、坚毅的决心和识别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无忌惮和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她对敌人和对手表现出的残忍和报复心,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剑桥中国隋唐史》
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宋庆龄
如何评价武则天?
原则:一分为二,全面性原则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的孙子,多才多艺,擅长音乐和书法,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位时间:712年—756年
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用人: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教: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用人:
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说、张九龄等人为相,使得朝野清明。
政治:
官不滥升,才不虚授
——《唐会要 卷八十一》
文教:
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
——《新唐书·卷五十七》
经济:
全国有321个郡,1538个县,5288万人,“户口之盛,极于此”。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视频和诗句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译文: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
人多
富裕
邑yì:城邑
廪lǐn:米仓
唐玄宗在位前期统治效果: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总结提升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治国措施
政治
经济
用人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形成局面
三位皇帝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经济上: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用人上: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建立唐朝
公元618年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
盛世
发展
继续发展
鼎盛
本课小结
思维拓展
随堂检测
1.请列举此前学过的盛世,并指出其出现的时期。
汉武鼎盛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西汉)
(西汉)
(东汉)
2. 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创立于( )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D
6.某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2.(2020黑龙江)下列哪位皇帝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理念(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