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学习古诗不仅要学习古诗的内容,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哲理,以及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初步了解诗的意思,但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无法把握。教师需要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重点巩固前两首诗的释义并升华诗词之美,学习第三首诗的写作特点,并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诗句,想象画面,巩固理解前两首诗,体会诗词之美。
2.朗读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会背诵古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感悟古诗主题和写法,体会对仗之美。
【教学难点】
了解写法,想象诗歌描绘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古诗:《浪淘沙(其一)》《江南春》。
2.主题回顾:
《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波澜壮阔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自读古诗
1.学习要求:《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
(1)抓题眼、解诗人。
(2)析诗意、知背景。
(3)引意境、导诗情。
(4)吟诗句、诵诗文。
2.自主朗读:
(1)解题:“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借助注释、典故、查字典等方式说说古诗大意。
(3)“湖阴先生”是什么人?借助注释说一说。
3.走近作者:王安石。
4.自主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古诗。
(1)茅檐是谁家的?
(2)“净”是什么意思?
(3)诗人怎样写“净”的?
5.解读诗词:
教师:“无苔”说明了什么?
明确:庭院清幽洁净、主人勤劳。
6.诗意解析: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诗歌的第一、二句,看看作者在诗歌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7.人物形象:从诗句中你可以看出杨德逢怎样的性格?(朴实勤快 爱好洁净 性情高雅 热爱生活)
8.诗意解析:出示第三、四句诗及释义,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的写法特点是什么?
9.体会表达:从“护田”“送青来”两个词中,
你知道了什么?
写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
写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
10.表达特点: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对偶、拟人手法)
11.理解情感:出示《书湖阴先生壁》。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庭院的清幽与洁净及湖阴先生对山水的深情,衬托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12.典故来源:
(1)“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2)“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卧病时好几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特点:用典对仗 动作、情态迁移精准 体现诗蕴
(三)课堂小结
1.结构图示:
2.主题概括:《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庭院的清幽洁净,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3.写法探究:三首诗的写法各有什么不同?
《浪淘沙(其一)》:夸张、用典
《江南春》:空间角度、时间切入、晴雨天对比
《书湖阴先生壁》:拟人、对偶、用典
4.主题解说:这三首诗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课外拓展
1.古诗拓展:《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要求: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名诗集锦:与壮丽山河有关的诗句。
(五)素养提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诗的前两句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
(2)《江南春》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3)《书湖阴先生壁》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诗,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的恬淡心境。
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浪淘沙(其一)》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作者想象的诗句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收集关于祖国壮丽风光的诗。
2.选择其中一首诗,画一幅画并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