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18: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
_____让世界更美好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半命题作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审题,用恰当的词语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交流思考什么能让生活更美好,能用具体的、典型的事例去说明,即把原因写清楚。本次习作能使学生思考生活,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注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
1.补充完整题目,围绕所补充的内容,把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原因写具体。
2.通过典型的事例,表现内心感受和体会,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典型事例,观点明确地写清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在叙事中自然融入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视频引思: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微笑的力量,体会到微笑的美好,同时引出话题,促使学生思考还有什么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2.审题明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习作具体内容,明确习作任务、习作要求,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二)交流思考
1.选材参考:给教材给出的词语分类,以此打开学生思路。
(1)具体的事物或活动:微笑、集邮、运动、旅行、种花(也属于比较细微的个人生活层面,包括“梦想”一词。)
(2)抽象的事物:诚信、梦想、创意(属于比较宏观的社会生活层面,“梦想”一词除外。)
要求:选择你最有感触的词语,说说它为什么能让生活更美好?
2.选材补充: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点拨,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考。
(1)个人兴趣爱好:阅读、舞蹈、唱歌、弹琴……
(2)家庭日常生活:家庭聚会、亲子活动、全家旅行……
(3)校园学习、生活:某个学科(如:学数学让生活更美好)、某个喜欢的社团(漫画、轮滑)……
(4)良好的习惯或品质:晨跑、勇敢、自信、勤劳……
(5)其他:回归自然、创新、沟通、节能环保、陪伴……
3.视频导思: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和生活体验补充习作题目。
目的: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
4.范例展示:出示教材示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能引用具体的事例把原因写清楚。
点拨:小结使我们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一般具有的特点。
5.梳理思路:给出示例,为学生构思行文做铺垫。
6.交流分享:在交流分享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
补充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原因:
具体事例:
感受/体会:
(三)探究写法
1.习作写法(一):行文有序,条理清晰。
(1)一般顺序:亮出观点→典型事例→回扣主题;
(2)以事物不同方面为序;
注意:最能体现主题的部分重点写。
2.习作写法(二):事例典型,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在选材构思时,要选用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
3.习作写法(三):对比手法,体现“美好”。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现“美好”,写清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运用对比手法。
4.习作写法(四):具体描写,突出主题。
借助具体的文段,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要把事情写清楚,同时也要适当地点题。
5.开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巧妙开篇。
(1)设问开篇,引人思考;
(2)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3)对比导入,表明观点。
6.结尾方式:教师展示习作结尾范例,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式写习作的最后一段。
(1)总结全文;
(2)升华主题。
(四)激发灵感
1.提纲导写:教师演示拟写提纲的过程,提高学生拟写提纲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2.范文促写:教师用提纲中提到的内容作为范文引导学生构思行文。
重点点拨:
题目:《美食让生活更美好》,引导学生选材上要大胆,有创意。
开头:可以摆出观点,提出疑问,引人思考。
中间:点出美食带来美好的感受;亲情美让美食更美。
结尾:联系亲情,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五)拟写初稿
1.实战时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当堂拟写初稿或写其中某个片段。教师进行点评,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和效率。
2.交流互评:围绕以下几点展开评论
(1)习作是否围绕所选的某个词语展开写?
(2)是否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和对自己的影响?
(3)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因是否写具体?
(4)在同学的习作中你是否感受到了美好?
(六)完成作业
1.作业:完善初稿。
2.要求:(1)交流习作,互评修改。
(2)开展“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