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夏天里的成长
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夏天》原文的片段。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当他们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第二课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掌握从不同角度围绕中心思想的写法,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感知万物在夏天成长的特点。
2.品读情感表达的语句,体会从不同角度围绕中心思想的写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导读探究,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感知语言表达特点,掌握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词语回顾: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词。
2.体会写法:完成课后第二题的练习。
3.填一填:补充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原文。
(二)品读课文
1.导读提示:自由读第2自然段
本段描写了哪些事物?请圈画出来。
怎么写出它(他)们快速生长的?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课件出示中心句)
中心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图片品析:出示第二自然段描写的事物:瓜藤、高粱地、竹子林。
3.视频赏析:出示视频,让学生感受事物生长的过程,理解中心句。
4.图片品析:出示昨天是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白石头几天不见长满苔藓;黄泥土几天不见变成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和小鸭子个把月不见长大了许多。
明确:“昨天、今天、明天”是虚指,主要突出了夏天生长速度快;小动物们变化大、生长快。
5.思考交流:作者是抓住什么写出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
课件出示:“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一夜可以多出半节/几天不见,就长满了……/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
6.阅读运用:出示第3自然段的导读提示:
(1)本段描写了哪些事物?请圈画出来。
(2)怎么写出它(他)们快速生长的?
(3)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课件出示中心句)
中心句: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7.描写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第3自然段的描写方法:围绕中心句,通过不同方面具体描写。
8.总结交流:教师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各个事物
的变化。
9.阅读理解:教师按照第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在你觉得构思巧妙的地方做批注,小组交流;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点拨中心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0.品读语言:如何具体写“人也是一样,尽量地用力地长”?
明确:引用农家谚语——从农作物说到人——得出结论。
11.过程有序:展示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身体的成长和年龄的增长变化。
明确: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12.谚语知悉:解释俗语的含义;说说运用俗语对描写文章有什么好处?(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13.巧妙构思:出示句子“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释义“热天的时候”:青少年时期
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4.主题升华:课文最后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珍惜时间,汲取知识,增长能力。
(三)领悟方法
1.写法探析:品读第2自然段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
明确:①选取——代表性事物;②抓住——事物具体特点;③描写——语言质朴活泼。
2.自主探究:列举每个自然段的的中心句,强调本课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3.结构知悉:以树形图的形式呈现本课的结构脉络。
第四板块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1.思考回顾:
(1)本文是围绕什么方法来进行描写的?
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来进行描写。
(2)课文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围绕中心、层层递进
2.主题概括:
课文描写了夏天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从而告诉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
(五)素养提升
1.小练笔。
课文采用总分的结构,为我们介绍了夏天这个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请你仿照这种写法描绘春、秋、冬任意一个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本课你觉得描写生动的句子。
2.表达:仿照课文写法写出你心中万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