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中一年级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市(县、区)、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填涂8位准考证号(考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播操比赛中,体育老师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评分时,可将学生看作质点
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刚下落瞬间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都为零
C.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D.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2.一本书放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N,书对桌面有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F实际上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而对桌面产生的向下的弹力
B.压力F实际上是由于书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而对桌面产生的向下的弹力
C.支持力N实际上就是书受到的重力
D.压力F和支持力N是一对平衡力
3.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匹马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4.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t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t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近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毽子由羽毛和胶垫组成,在下落时总是胶垫在下,羽毛在上,如图1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胶垫在下,羽毛在上
C.胶垫重,所以总是胶垫在下,羽毛在上
D.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胶垫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
6.如图2,站在滑轮车上的甲、乙两人原来静止不动,甲猛推一下乙后,甲乙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滑轮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甲乙两人均与滑板相对静止,甲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B.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等于乙的初速度
C.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D.甲和滑板整体受到地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7.高层建筑的外墙清洗通常由“蜘蛛人”完成,如图3所示,“蜘蛛人”完成清洗工作后,顺着吊绳的下方而缓慢下降,吊绳上端悬挂在外墙顶部边沿,下端系在“蜘蛛人”身上,若下降过程中吊绳下端点保持与墙面距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绳的拉力随着吊绳的下放而变小
B.墙壁对清洁工的支持力随吊绳下放而变大
C.清洁工的重力和吊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清洁工受的支持力和墙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能使物体减速,也能使物体加速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能使物体加速,也能使物体减速
9.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4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
A. t=2s时最大 B. t=2s时最小
C. t=8.5s时最大 D. t=8.5s时最小
10.蹦极运动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惊险刺激运动。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人(人视为质点)系上一原长为L0的弹性绳从A点无初速度跳下,下降的最低点距离A点L2。几次上下运动后停止在距离A点L1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则:( )
A.弹性绳拉直前的瞬间人的速度为
B.人在最低点时处于静止状态,绳子拉力为T=mg
C.弹性绳拉直以后,人在到达最低点前,他的速度会先增加再减小
D.弹性绳拉直以后,人一直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1.(1)做“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A.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一短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上两个细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的同一结点,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套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与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2)弹簧测力计M与N的量程均为5N、最小刻度为0.1N.当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如图6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6中读出.
(3)由图6可读得弹簧测力计M的拉力大小为 N
(4)图7甲、乙两图是两位同学某次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其中哪一个图符合实际? (填“甲”或“乙”)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若取木块质量M=0.4kg,改变砝码桶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 m1=5g B. m2=15g C. m3=40g D. m4=400g
(3)一组同学在保持木板水平时,研究木块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得到如图9中①所示的a-F图线。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 N;木块质量M= kg。若该小组正确完成了实验步骤,得到的a-F图线应该是图9中的 (填“②”、“③”或“④”)。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
13.(9分)挂灯笼是我国传统文化,人们用来表达喜庆。如图10所示,一小灯笼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O点,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设灯笼的质量为0.2kg。(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求水平风力F和悬绳拉力T的大小;
(2)在无风的情况下,给灯笼施加一个力,使得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7°,求所施外力的最小值。
14.(13分)如图11所示是利用水平传送带输送货物的示意图。长为l=5m的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传送带的B端与等高的水平面无缝衔接,货物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现将一货物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货物最终停在了水平面上的C点,取g=10m/s2,求:
(1)货物从A点运动到B点的总时间;
(2)BC间的距离。
15.(16分)汽车行驶在连续长下坡路段,由于持续刹车,容易使刹车片过热而失效,从而引发事故。为此,在连续长下坡路段右侧适当位置,会设置紧急避险车道,以使失控车辆能够驶离主车道,安全减速直至停止。一辆质量为M=2m的货车上载有一个未绑定、质量为m的货物,发生故障时失去动力与刹车阻力,司机驾车冲上一个倾角为θ=37°的避险车道(如图12所示)。已知货车在避险车道底部时的速度v0=30m/s,货车在避险车道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与货物总重的0.8倍,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假设货物与货车车厢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求货车冲上避险车道后的加速度大小;
(2)在第(1)问的前提下,要使货车安全减速直至停止,紧急避险车道至少要多长?
(3)如果货物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货物与驾驶室相距L=4m,请通过计算判断货物是否会相对车厢滑动,是否会撞上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