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10: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开学检测试题
语文
命题人:吕善景
默写古诗文,填写表格内容。(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主题 填写内容 出处
思念乡亲 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崔颢《黄鹤楼》
(3)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锺子期死, ,终身不复鼓琴…… 《吕氏春秋.伯牙鼓琴》
(6) ,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报国忧民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请参考“知识卡片”,分别解释一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用“典”的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时间记录 的脚步,岁月(1)jūan kè奋斗的足迹。转眼间,三年的如歌岁月 ,离别与伤感油然而生。面对老师、父母的殷殷期待,同学们有的夯实基础、弥补不足;有的深钻细研,向老师虚心请教……用(2)dǐ lì的青春谱写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青春就是向榜样学习。他们中有鲜为人知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闻一多(3)qiè ér bù shě、潜心钻研典籍,面对反动派的诬蔑拍案而起;有抗疫卫士逆行出征,挺身而出;有戍边战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有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呕心沥血。青春的我们,要聆听时代回音, 时代精神。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jūan kè( ) (2)dǐ lì( )(3)qiè ér bù shě(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坚定 稍纵即逝 发扬 B.坚实 转瞬即逝 弘扬
C.坚定 转瞬即逝 弘扬 D.坚实 稍纵即逝 发扬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紧张的备考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
D.备考的紧张并不会令人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同学们也会忍俊不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灾区地处高海拔区域,天气寒冷,要密切监测震情和天气变化,防范发生次生灾害。要尽快组织调拨抢险救援物资,抢修受损的电力、通讯、交通、供暖等基础设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并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工作。请国务院派工作组前往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武警部队要积极配合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给本新闻稿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7.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拟写下联。(2分)
上联:山崩地裂,生命重千钧,救灾抗震争分秒;
下联: 。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8.下面是以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四种昆虫为谜底拟写的四则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选出谜底为“蟋蟀”和“黄蜂”的两则谜语。(2分)
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B.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C.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1)蟋蟀__________________;(2)黄蜂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中创设的典型环境,对小说人物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请从下面A、B、C三个备选项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进行简析。(4分)
A.简·爱——洛伍德学校 (《简.爱》)
B.保尔·柯察金——发电厂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C.司马迁 ---监狱 (《经典常谈》)
示例:孙悟空——灵台方寸山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学到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本领,为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打下基础。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大鹏赋
南华老仙①,徴志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②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六月一息,至于海湄。逆高天而下垂,憩乎泱漭③之野,入乎汪湟④之池。猛势所射,余风所吹。溟涨⑤沸渭,岩峦纷披。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注】①南华老仙:庄子。②鬐鬣(qí liè):鱼的脊鳍。③泱漭:广大的样子。④汪湟:深广。⑤溟涨:溟海与涨海,此处泛指大海。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五岳为之震荡(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鼓一舞/一鼓作气 B.百川为之崩奔/虽乘奔御风
C.六月一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D.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 绝多生怪柏
13.请用“/”给文中画折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吾 不 知 其 几 千 里 其 名 曰 鲲 化 成 大 鹏 质 凝 胚 浑。
14.鲲鹏的形象,在庄子文中诞生,在李白赋中丰满。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概括鲲鹏的形象。(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李月娥
  ①穿汉服、化唐妆,在古典舞乐中体味东方审美;行飞花令、遇非遗巧匠,在研学游中探寻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国潮”备受年轻人追捧。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融合意识,才能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②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挖掘古诗词魅力,把其中的家国情怀与奋进新征程相结合,以古人之志抒今人之情,成就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渠道的《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实现了口碑和流量的双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③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学古不泥古”。弘扬传统文化、繁荣文化产业,最终要落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上。努力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才能创造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的当代路径。浙江杭州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云展览”“慢直播”等开放活动,让市民感受良渚文化;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古诗灯光秀、互动节目“盛唐密盒”,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璀璨的盛唐文化;国家博物馆的金步摇玻璃杯、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冰激凌等文创产品热卖,让原本只可远观的文物形象变得可亲可感。A. 。实践证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能更有生命力。
  ④技术赋能同样不可或缺。近年来,人们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甘肃敦煌莫高窟用现代数字科技修复、还原敦煌壁画,用现代艺术形态来演绎石窟中独特的造型元素,使之重获新生;在陕西西安碑林区,数字文旅基地的数字展厅以3D可视化技术为载体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借助交互式游戏形式,让千年文物触手可及;故宫博物院推出“云游故宫”平台,综合运用全景漫游、专家讲坛、高精度文物赏析交互等多种形式,方便用户全方位欣赏和领略故宫之美;B. ……科技力量不仅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也为其“火起来”赋能,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路径。
⑤把握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我们就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选自2023年12月18日 的《 人民日报 》)
15.下列关于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在引出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的观点。
B.②段举《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和《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实现双赢例子证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观点。
C.③段列举大量的例子,证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能更有生命力”观点。
D.④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技术赋能同样不可或缺。
16.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能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3分)
17.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出A、B两处适合填写的链接材料和填写理由(4分)
【链接材料一】
将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出一些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传统节日、民俗展览、传统美食等,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链接材料二】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化,如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等,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传承和展示,使得更多人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遗产(数字文化遗产)。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
父 亲
   汤素兰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是每到年关乘着风雪而来的“陌生人”。
  这个“陌生人”总会带回一口“宝箱”。打开箱子,里面塞满了好看的布料和我们平时从未见过的糖果,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东西——钱。当天晚上,父亲把要上交给生产队买工分和口粮的钱留出来,把供养爷爷奶奶的钱留出来,把大年初二出门的盘缠留出来,然后把剩下为数不多的钱全部交给母亲。这笔钱,是母亲和我们兄妹三人的生活开销。
  父亲长年在外省做手艺。因为交通不便利,也为了省钱,他一般都是每年正月初二出门,大年二十八回家。
  父亲是木匠,他的雕花手艺尤其出色。木匠需要工具,做出来的家具需要油漆,而父亲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干活,一帮男人的头发需要有人剃,于是,父亲又自学成为铁匠、漆匠、剃头匠。
  “万事不求人。”这是父亲的生活原则。
  这样的父亲,在礼尚往来的乡村显得格格不入。父亲极少朋友,乡邻们私下里对他的评价也不佳,认为他“小气”,把钱看得太重。
  然而,在物资短缺、粮食不够吃,大多数人家都要靠红薯等杂粮撑上小半年的乡村,正是父亲的“小气”给了我们较为殷实的生活。我被家人传为笑谈的一件事情是,(1)儿时的我曾端着一碗白米饭跑到伯妈家,要跟她换一碗红薯米吃,我想尝尝红薯米的味道。
  山村里水田不够,人们便在山坡上种红薯。人们把收回来的红薯剁碎晒干,做成红薯米,这样便于贮存,能在青黄不接时派上用场。
  父亲不仅让我们衣食无忧,也让我的母亲比村里其他女人更早戴上手表,踩上缝纫机,让我们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听上了收音机。
  那台收音机的神奇作用,在许多年后显现了出来。我在收音机里听到一个关于一只蠢猪的故事——《会说话的猪》。那时的我,猪只会让我想到猪肉,我没想到猪还会说话,有计谋,对我们人类有那么多意见!这个故事令我震惊,让我从此换了一种目光看家里的一切牲畜。也许,我的童话想象就是那时萌生的。
  因为和父亲见面少,父亲又寡言,还因为在传统保守的乡下,女儿常被忽视,所以,在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我和父亲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
  高中时,我是宁乡七中的学生,而高考考场设在六中。高考前一天下午,学校用一辆辆大卡车把我们送往考点。正是七月酷暑,大卡车没有车篷,乡村公路上尘土飞扬。到达考点后,一身尘土的我们立即扑向水龙头,洗脸,洗手,洗去身上的尘垢。
  将自己洗得清清爽爽回到学生宿舍休息时,我才发现,手表不见了!
  为了让我考试时能掌握好时间,母亲将她心爱的上海手表摘下来戴在我的手腕上。我在洗脸洗手的时候把手表摘下来放在盥洗台上,离开的时候给忘了。
  我飞奔回盥洗台,手表当然不在了,谁都说没有见到。
  手表丢了!
  那个时候,手表是家里的“三大件”之一。不知道父亲攒了多久才攒够买这块手表的钱,母亲自然对手表格外珍惜。我记起了儿时因为丢失五毛钱而被母亲狠揍的经历。那几天,我白天考试,夜里哭泣,吃不下任何东西。最后一门考试时,我浑身发抖。因为考完这门我就得回家了,我害怕回家。
  我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看见了父亲。
  个子矮小的父亲穿着一件白色衬衣、一条深色裤子,手里拎着几个雪梨,站在那里等我。
  原来,老师担心我出事,把我丢了手表的事情通过电话辗转告诉了我父亲。
  父亲从外地赶了回来。
  看见父亲,我的眼泪再次溢满眼眶。
  父亲递给我一个梨。
  我接过梨,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说:“我把手表丢了。”
  “丢了不要紧,再买就是,你吃梨。”父亲说。
  我咬了一口梨,将清甜的梨汁和眼泪一并吞下。
  学校的大卡车已经开走了。我跟着父亲去镇上搭汽车回家。我们沿着河堤走,迎面的是正在西落的太阳,我们的家就在太阳将要落下的大山深处。父亲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旁边是从我家村子里流过来的楚江水。
  路上,父亲再没有说一句话,甚至没有问我考得怎样。把挣钱和时间看得无比重要的父亲,得知我丢了手表,特意从外地赶来接我回家。我牢牢地记着这件事。这是一个确证——在父亲的心中,我也是重要的。
  我一直以为父亲只是一个独来独往、不太懂得人情世故的乡下手艺人。然而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校长拿着花名册来问我是不是某某人的女儿,我说是,校长说:“我跟你父亲是同学,你父亲写得一手好文章,你比不比得上他?”
  我这才知道,当年父亲成绩很好,小学毕业时他想继续读书,他的老师还特意找过爷爷,劝爷爷卖了田送我父亲读书,但爷爷不肯,父亲只好当了木匠。
  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很高兴。他背着一口亲手打制的樟木箱,和母亲一起送我到长沙上学。
  直到六十多岁,父亲才结束了在外奔波的生活,安居老家。
  我毕业后在出版社当编辑,因为写作,有了一点小名气。有一次,母校请我去做讲座,我提前一天开车回家看望父母,第二天上午去学校,讲座结束便回了长沙。
  后来听母亲说,那天父亲蹬着自行车骑行了三十多里,到学校去听我的讲座。可是父亲到学校的时候,讲座已经结束了,他只看到了欢迎我的横幅。
  “他怎么不跟我说?我要是知道他感兴趣,我开车一并带上他就是了。”我抱怨。
  “他去的时候也没跟我说,是回来后才说的。”母亲说。
  父亲从未跟我说过这件事,我也未跟父亲提起。但从此以后,我只要出了新书,便会带一本回去给父亲。我编辑了新书,也会带给父亲,让他了解我的工作。
(2)父亲接过书,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父亲去世后,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个从村里考上大学,如今很有成就的年轻人,他对我说:“素姑,我也是读着您的书长大的呢。”
  他接着说:“我小的时候,桂阿公经常到我家来,每次来总是会带一本书送给我。我们乡里的小孩,哪里有课外书看,看书全靠桂阿公。”村里的孩子都叫我父亲“桂阿公”。
  原来如此。难怪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没有看到我给他的那些书。我想起了我童年时代父亲带回的那台收音机。我希望父亲悄悄送给村里孩子的那些书,也像当年的收音机一样,起了神奇的作用。
   (选自2023年12月15日的《光明日报》)
18.本文以“我”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叙述父亲的事迹,请以“父亲”为叙述对象填写表格内容。(2分)
“我”童年时 父亲给了全家较为殷实的生活。
“我”高考时 。
“我”考上大学时 父亲为我打制的樟木箱,并送我去上学。
“我”当编辑时 。
19.简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3份)
20.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儿时的我曾端着一碗白米饭跑到伯妈家,要跟她换一碗红薯米吃,我想尝尝红薯米的味道。(2分)
(2)父亲接过书,脸上总是笑眯眯的。(2分)
21.2024年6月16日,是父亲节,再过10天就是中考了。班级举办“感恩父亲,助力中考”的最后一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汤素兰的父亲被评为“最受敬重的父亲”,请你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以汤素兰的身份,写一段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颁奖词,不超过150字左右。(5分)
三.作文(50分)
22.请以“让我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75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开学检测试题
语文答案
1.(1)断肠人在天涯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青鸟殷勤为探看。(4)山回路转不见君(5)伯牙破琴绝弦。(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7)落红不是无情物。(8)会挽雕弓如满月。(9)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前面诗句用“典”作用:人生之路虽然艰辛,但自己并未对前途丧失信心(希望得到重用);后面词句用“典”作用: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为国立功。
3.(1)镌刻 (2)砥砺 (3)锲而不舍。
4.B。点拨:“坚定”指(使)稳定坚强、(使)不动摇,“坚实”指坚固结实、健壮;根据短文内容,这里要用“坚实的脚步”。“稍纵即逝”指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转瞬即逝”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短文中侧重消失快,所以要用“转瞬即逝”。“发扬 ”指发展和提倡,“弘扬”是发扬光大的意思;短文中是把时代精神发扬光大,所以要用“弘扬”。
5.C。点拨:“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语义重复,去掉“地笑起来”;词序颠倒,是“紧张的备考”,不是“备考的紧张”。
6.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损失严重。
7.民苦军勇,党恩情万缕,抢险解危建家园。
8.(1)D。点拨:A。点拨:《昆虫记》第十八章写道:“我们上面说过,盖子去掉以后,一个幼小的蟋蟀跳出来,这句话还不十分精确”“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根据以上内容可知,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是关于蟋蟀的谜语。
(2)A。点拨:《昆虫记》第十六章写道:“这个生命即将结束的黄蜂,要自行解决它自己的葬礼。它把自己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里。由于要保持清洁卫生,这些苦行主义者,不愿意自己死在蜂房里”。参考以上内容可知,A.是关于黄蜂的谜语。
9.选A示例:简·爱在洛伍德学校,学会了坚强与容忍,获得了学识和修养,为她后来成为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精神上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奠定了基础。
选B示例: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产生了对革命的向往,为他后来加入革命队伍埋下了种子。
选C示例: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被牵连而入狱,受了宫刑,但他在狱中历练了品行,变得坚韧顽强,为完成父亲的遗命---著书立说,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10.(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记载 (3)因为
11.(1)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2)我也没有推测到它的神奇怪异能像这样,大概是大自然所创造的吧。
【乙】文翻译:
庄子在《齐谐》里征集着怪异的事物,谈论北海里的大鱼。我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化成大鹏,本体就凝结成为浑浊的胚胎。在海岛上脱去鱼的脊鳍,在天门张开羽毛。每振动(翅膀)一次,烟雾朦胧,沙土飞起,(天色都)昏暗下来。五岳因它而震动毁坏,百川因为它而急速溃散。
每过六个月的时间,(它就)到海边歇息一次。(它)高举奋飞从天而降时(巨大的身形)向下悬挂着,在广大的原野上休息,进入深广的湖水。(它)迅猛的气势喷射到(的地方),余风吹过(的地方)。大海翻腾奔涌,高峻的山峦一片散乱。我也没有推测到它的神奇怪异能像这样,大概是大自然所创造的吧。
12.D。点拨:A.振动/击鼓; B.急速 /飞奔的马; C.歇息 /叹息; D.怪异、奇异。
13.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断对1处得1分)
14.鲲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善借长风,同时志存高远、搏击万里的理想化的形象。(3分)
15.C。点拨:③段列举大量的例子,是证明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学古不泥古”的观点。(3分)
16.不能互换。(1分)第③段是谈怎样让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即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第④段是谈怎样让传统文化(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1分)由此可见第③段和第④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互换。(1分)
17.【链接材料一】适合填写在A处,【链接材料二】适合填写在B处。(1分)因为【链接材料一】谈的是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百姓的旅游生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发展,与第③段的作者的观点相吻合;【链接材料二】谈的是科技力量使更多人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遗产,与④段的作者的观点相吻合。(2分)
18.(1)父亲特意从外地赶来安慰我,并接我回家。(2)父亲去听我的讲座,却没有听到;并把我送的书送给村里的孩子们。(2分)
19.内容上:点明被记叙的人物是父亲,总领全文,记述有关“父亲”事情;“陌生人”又有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分)结构上:与下文父亲的表现“不陌生”作对比,突出父亲的形象。(1分)
20.(1)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父亲给我们殷实的生活,让家人吃的好,父亲对家人并不“小气”,体现了父亲对家人的责任心和深爱。(2分)
(2)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看到“我”写的书、编的书后的喜悦,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欣赏和自豪。(2分)
21.您小学时成绩很好,却无奈做了木匠。您一年年在外打拼,吃苦耐劳、技艺出色,您的宝箱里装满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您买的收音机给我种下了童话的种子;手表丢失,您的安慰和陪伴给我关爱的力量;您骑行三十里来听讲座,却只看到欢迎的横幅;您亲手打制的樟木箱,依然闪闪发光。您还把书送给村里的孩子,让孩子长出知识的翅膀……你的勤劳,彰显责任;您的责任,诠释关爱;您的关爱,如日月之光把我前行的路照亮。感谢您,我的父亲!愿您在天堂里依然可以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示例(2分)+品质(2分)+感谢(1分)】
22.作文
例文:
让我来
初一时。
“嘀——36.7摄氏度。”体温计响起,我看一眼屏幕上的数字,低头做记录。
那天,班主任右手捧着一叠单子,左手拿一支测温枪走进教室,环顾全班:“哪位同学愿意担任本学期的义务测温员?”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学期学业繁重,谁会有这个闲工夫啊?我偷偷看向四周,有些人已经把头埋到了书堆后面。
班主任的眼光,慢慢地扫向那几个班干部……
“我愿意!”
随着这简短的话语,我高举起手;大家抬起头,目光都聚焦到我的身上。
大家有些惊讶地看着我一个文静、腼腆的人,突然爆发了?
脸有些发烫。但我心里明白,三年了,无论班级什么活动,似乎自己都没有份儿,或是无缘。这次,我不应该错过!
昂首挺胸,接过沉甸甸的测温枪。从那天起,我便成为班级的测温员。
于是,每天傍晚,我便一手拿着测温枪,一手拿着记录表,在教室里开始行使我的“权力”。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埋头疾书,只有“沙沙沙”的写字声。我走到第一位同学的桌旁,伸手轻轻敲了敲她的桌角,她愣了一下,停下手中的笔,与我对视,眉眼弯弯。我举枪,靠近她的额头。“嘀——36.5 摄氏度。”我读表,低头记录。测温枪的声音规律而有节奏地在教室响起,别有一种情味和韵调,我很享受这美妙的声音。
下一个,我照旧敲敲桌角。他没有把额头凑过来,而是微笑着,递给我一张纸巾。我愣了一下,这时才意识到自己额头、脖颈儿都沁出了汗水。接过纸巾,擦了擦汗。天气并不热,但测温过半,也有点累了。
我轻轻说了声“谢谢”,并回之以微笑。心中涌动起一股暖流,只觉得自己的默默付出,也无比值得。
一天又一天,一周再一周,一本表格逐渐填满,我心里,也装得满满当当。
我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虽然少了些许学习的时间,但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集体中担起了一份责任,也有了自己的价值。
和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测温,真算不了什么事儿,但我依旧为自己骄傲。
“请让我来!”
我拿着测温枪,在夕阳的怀抱中,担起自已的责任!
知识卡片
1.相传姜尚未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2.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3.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被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