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统编版|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文明产生的标志及文明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原因过程;
2.通过教材学习,能找出各文明古国代表性文明成就,并概括发展的不同特点。
时空坐标
第 部分
壹
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产生的前提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明产生的过程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何为文明?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①表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西亚 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驯养羊、猪和牛等动物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
②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②社会分工: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一些人从社会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③贸易发展: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产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居住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早期城市产生。
知识拓展: 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
影响: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影响: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分工: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
影响: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
2.文明产生的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城市的出现
①阶级的产生
文明的标志 产生原因
②国家的形成
③文字
④城市的出现
解决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需要,
记事、管理的需要
农耕文明要求定居 ; 政治宗教活动 ; 战争兼并
农耕
畜牧
劳动生产率提高
阶级
国家
文字
农耕生产
需要定居
城市
剩余
产品
记事
管理
生产力
文明
私有制
贫富差距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社会分工
管理、文化创造
农业、手工业
交换、贸易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
社会形态
采集
渔猎
生产
关系
社
会
分
化
3.文明产生的过程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 部分
贰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约公元前2千纪
古希腊文明
北非: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年
古埃及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
古代西亚文明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约公元前3千纪
古印度文明
中国:
黄河和长江流域
中华文明
(一)文明区域:
(二)主要特征:
1.统一性: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多临近大河流域,自然环境适合农业的发展;古希腊文明属海洋文明,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城邦民主政治。
2.多元性: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基本独立发展,明显的多元特点。
文明早期发展(起源)的特点:各个文明独立发展,具有分散、多元特征。
1.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一)地理环境: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二)发展历程:
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②约公元前2900年,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③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三)政治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年—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著名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汉谟拉比
王
权
柄
太
阳
神
沙
玛
什
权杖象征权力
体现君权神授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出《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性质及评价。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5条: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自由。
第99条:倘自由民以银与自由民合伙,则彼等应在神前均分其利益。
第102条:倘塔木卡(大商人)以银贷与沙马鲁(小商人)而不计息,而沙马鲁于所至之处遭受损失,则彼应以全部本金归还塔木卡。
第274条:倘自由民雇用手工业者,则每日应给报酬。 ——《汉谟拉比法典》
特点:①施行严格的、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②施行同态复仇法;③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④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性质: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评价:①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②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奴隶主的任意性,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③倡导同态复仇具有野蛮性。
(四)文化成就:
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③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
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2.北非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
(一)地理环境:
①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同样干旱,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二)发展历程:
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三)政治制度: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表,王权神授,用“法老”尊称神化王权,体现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四)文化成就:
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和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的象形文字。
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还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埃及象形文字
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莎(suō)草
3.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一)地理环境:
①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②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二)发展历程:
古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形成。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3千纪
恒河流域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铁器时代来临
(三)政治制度——种姓制度:
2.特点:
①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种姓世袭;
②职业世代相传 ;
③实行种姓内婚制;
④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1.内容:
3.实质:
4.影响:
是维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1)积极:①有利于维护统治,维持社会安定;
②印度社会发展、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消极:①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限制社会的阶层流动,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②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印度的统一与团结。
(四)文化成就:
①宗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创始人:释迦摩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文学艺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③科学技术: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印度数字与十进制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一)地理环境:
①多山地,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
(二)发展历程:
①公元前2千纪,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诞生;
②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发展起来。
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是一种国家形态。
(三)政治制度:
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1.城邦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
①产生背景:
地理:多山少平原,交通不便,形成众多的城邦。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培养了希腊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
政治: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直接)
思想:平等互利的观念,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外部:东西方文化交流。
②特点:
③实质:
④评价: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仅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积极性: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局限性:①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民主范围十分有限。②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③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
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②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太阳神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
——人文色彩
古希腊三贤
“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创立了逻辑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
(四)文化成就:
探寻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
(1)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①亚洲和非洲的文明古国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
②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
③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创造了杀伐奔袭的游牧文明。
(2)地理因素: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
①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②希腊港湾众多的自然环境对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3)周边环境:
①西亚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相邻,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中国、印度文明的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
(4)传统文化:
①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
②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等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探讨
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决定性因素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文明是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在现代化时代,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那不仅是理想,也是我们的责任,毕竟人类生存在同一个星球上,只有共荣才能共存。
——钱乘旦
文明是平等的,
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文明是包容的,
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只有共荣才能共存。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课堂训练
1.(2023·全国新课标卷)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A. 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 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 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 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