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2024.0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43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机器人通过磁铁吸附在建筑的金属外墙面检测外墙。外墙面可视为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机器人在斜面上静止时,机器人仅受重力G、支持力、摩擦力和磁力F,磁力垂直外墙面。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受灾地区前,向受灾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通知目标区域从而实现预警。科研机构对波的特性展开研究,如图甲所示为研究过程中简谐波时刻的波形图,M是此波上的一个质点,平衡位置处于4m处,图乙为质点M的振动图像,则( )
A.该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传播 B.质点M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280cm
C.质点M在2s内沿x轴运动了8m D.该列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3.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
A.线圈电阻偏大 B.小灯泡电阻偏大
C.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小
4.足球运动员训练罚点球,足球放置在球门中央的正前方O点。两次射门,足球先后打在水平横梁上的a、b两点,a为横梁中点,如图所示。若足球两次击中横梁时的速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不计空气的作用( )
A.若足球从O点运动到a、b的时间分别为和,则
B.若足球击中a、b点的速度分别为和,则
C.若先后两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分别为和,则
D.两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5.如图所示为一小型起重机,物体P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轻质滑轮A、B,连接C处的固定电动机。滑轮A的轴固定在水平伸缩杆上并可以水平移动,滑轮B固定在竖直伸缩杆上并可以竖直移动,电动机C可改变总绳长,使绳始终保持绷直,且滑轮B的竖直高度不会低于滑轮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P静止时,滑轮A所受绳的压力一定,与滑轮B的高度无关
B.当物体P静止时,滑轮B所受绳的压力一定等于P的重力
C.当只将滑轮B向上移动时,A的轴所受压力变小
D.当物体P高度不变,将滑轮A向右匀速移动时,电动机C将匀速放绳
6.如图甲是“滑草”运动的轨道,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滑草时,人坐在滑草车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
下滑,最终停在D点。AB段、BC段、CD段均做直线运动,其中BC段速度不变。若滑草车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草车与滑道全程未发生碰撞,在B、C处无能量损失,忽略空气阻力。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7.重庆11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研究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时的速度为
B.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C.物体在时刻回到出发点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在两个大物体引力场空间中存在着一些点,在这些点处的小物体可相对于两个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这些点称为拉格朗日点。中国探月工程中的“鹊桥号”中继卫星是世界上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点的通信卫星,如图所示,该卫星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关于处于拉格朗日和点上的两颗同等质量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相等
B.处于点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
C.处于点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
D.处于点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
9.某节能储能输电网络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500kW。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输电线总电阻。其余线路电阻不计,用户端电压,功率88kW,所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数值正确的是( )
A.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2000A
B.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40kW
C.输送给储能站的功率为400kW
D.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10.空间存在一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在电场内取某点记为坐标原点O,沿某一方向建立x轴,选取x轴上到O点距离为r的P点,以O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如图所示(图中a、b…h各点等分圆周)。从P点起沿圆周逆时针方向移动一周,圆上各点的电势会随转过角度发生变化。当半径r分别取时,其图像如图所示,三条曲线所对应的电势均在时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曲线③与横轴相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对应的r取值为
B.坐标原点O的电势为
C.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与x轴成斜向右
D.从e到f,电势先降低后升高,从h到a,电势一直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57分。
(一)填空题:共2题,共15分。
11.(5分)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步骤为:
①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槽的末端水平;
②让质量为的入射球多次从斜槽上S位置静止释放,记录其平均落地点位置;
③把质量为的被碰球静置于槽的末端,再将入射球从斜槽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被碰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记录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位置;
④记录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O,测出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P、N与O的距离分别为,如图乙,分析数据:
(1)入射球直径和被碰球直径应满足关系______(选填“>”、“=”或“<”)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斜槽末端是否水平
C.实验中必须测量出小球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
D.入射球必须从斜槽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3)若两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
A. B.
C. D.
12.(10分)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小组计划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已知实验室除待测电池(电动势约几伏)、开关、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滑动变阻器:0~50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
(1)为了便于实验,滑动变阻器最好选用______(填写仪器的字母代号)。
(2)实验过程某次测量时电流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读数为______A。
(3)实验得到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可得电池的电动势______V,内阻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为了研究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我们用U和I的函数关系来分析这一个问题。若字母、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U、I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E、r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考虑到电表内阻的影响,请选择相关的字母写出反映U和I实际关系的函数表达式______。
(二)计算题:共3题,共42分。
13.(10分)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边长为、匝数的正方形线圈,其总电阻为。在线圈的中间位置以下区域分布着磁场,如图甲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从开始计时,经过多长时间细线的拉力恰为零。
14.(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的底端有一个固定挡板D,小物体C靠在挡板D上,小物体B与C用轻质弹簧栓接。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B在O点;当B静止时,B在M点,已知。在P点还有一小物体A,使A从静止开始下滑,A、B相碰后一起压缩弹簧。A第一次脱离B后最高能上升到N点,且。B向上运动时还会拉伸弹簧,能使C物体刚好脱离挡板D。已知A、B、C的质量都是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A第一次脱离B时的速度大小;
(3)M、P两点之间的距离。
15.(18分)如图甲所示,三维坐标系中yoz平面的右侧存在平行z轴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B(图中未画出)和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微粒从xoy平面内的P点沿x轴正方向水平抛出,微粒第一次经过x轴时恰好经过O点,此时速度大小为,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从微粒通过O点开始计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规定当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时磁感应强度为正。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结果用、g、、n表示。
(1)求微粒从第1次经过x轴到第2次经过x轴的时间;
(2)求微粒第n次经过x轴时的x坐标;
(3)若时撤去yoz右侧匀强磁场,同时在整个空间加上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求微粒向上运动到离xoz平面最远时的坐标。
重庆市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详解】如图所示,将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和沿斜面方向分解
AD.沿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故A错误,D正确;
BC.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故BC错误。
2.B 【详解】A.根据图乙可知,0时刻,质点M沿y轴正方向运动,根据图甲,利用同侧法可知,该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传播,故A错误;
B.由于则质点M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故B正确;
C.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振动的形式与能量,质点本身不会随波发生迁移,故C错误;
D.根据图甲可知,波长为4m,根据图乙可知,周期为2s,则波传播速度为:,故D错误。
3.A 【详解】AB.开关断开开关时,灯泡能否发生闪亮,取决于灯泡的电流有没有增大;若小灯泡电阻偏大,稳定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小于线圈的电流,断开开关时,根据楞次定律,流过灯泡的电流从线圈原来的电流逐渐减小,灯泡将发生闪亮现象:线圈电阻偏大,稳定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大于线圈的电流,断开开关时,根据楞次定律,流过灯泡的电流从线圈原来的电流逐渐减小,灯泡不发生闪亮现象,选项A正确,B错误;
C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或较小),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较大(或较小),但不能改变稳定时灯泡和线圈中电流的大小,选项CD错误。故选A.
4.C 【详解】A.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到达b点的足球水平位移较大,二者竖直位移相等;由于击中a、b两点速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证明此过程为平抛运动的逆过程
根据竖直方向位移表达式:可知二者竖直位移相等,O点运动到a、b的时间也相等,故A错误;
BC.设足球击中a、b点的速度分别为和,先后两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分别为和,由于到达b点的足球水平位移较大,根据:
所以到达b点的足球水平分速度大于到达a点足球的水平分速度,;竖直方向速度根据:可知二者竖直方向速度相同;
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合速度为:可知,故B错误,C正确;
D.若两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方向相同,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同,则会击中同一点,故D错误。
5.C 【详解】A.当物体P静止时,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为两侧绳子拉力的合力,绳子两侧拉力的大小相等,等于物体P的重力,设滑轮A处两侧绳子夹角为,当滑轮B竖直移动时,角变化,其变化范围为,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不恒定,故A错误;
B.当物体P静止时,滑轮B的轴所受压力为两侧绳子拉力的合力,绳子两侧拉力的大小相等,等于物体P的重力,滑轮B处两侧绳子夹角为锐角,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滑轮B所受绳的压力一定大于P的重力,故B错误;
C.当只将滑轮B向上移动时,变大,绳子两侧拉力的合力变小,则滑轮A的轴所受压力变小,故C正确;
D.将滑轮A的速度沿BA方向与垂直BA方向分解,电动机C放绳的速度为:
当只将滑轮A向右匀速移动时,变小,电动机C放绳速度逐渐减小,则电动机C减速放绳,故D错误。
6.D 【详解】AB段对滑草车受力分析可得,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大小为:沿滑道方向上,
则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为:
其中f与为定值,则P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一次函数:BC段速度不变则此过程中:
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为:
其中为定值:由于,则AB段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的最大值小于BC段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由于最终停在D,CD段过程中做减速运动,则:
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为:
由于;则BC段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小于CD段滑草车受到滑道摩擦力的功率的最大值,故D符合题意。
7.C 【详解】AD.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
得:可知图像的斜率为,纵截距为,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初速度为b,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带入数据得在时的速度为0,故A,D错误。
B.为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故B错误。
C.平均速度为0,则位移为0,故C正确。
8.BD 【详解】C.两卫星相对于两个大物体的中心基本保持静止,因此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角速度相等,故C错误;
A.由题意可知,两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相等,运动半径不同,由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可得,两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D.由可知,质量相同、角速度相同的情况,运动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向心力越大。由于,故处于点的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向心力大,故B、D正确。
9.AD 【详解】A.由题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因为输出功率500kW,则有:,故A正确;
BD.由题知,用户端电压:因为功率88kW,则有:
解得
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且
再根据解得,故B错误,D正确;
C.根据理想变压器无功率损失有:解得
故C错误。
10.AD 【详解】A.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三条曲线均在时,电势最大,如图所示可见半径越大,电势的最大值越大,图线①对应半径为,故A正确;
C.根据:可知: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斜向左下方。C错误;
B.设坐标原点O的电势为,则:解得,坐标原点O的电势为,故B错误;
D.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斜向左下方。由电场线从电势高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及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得从e到f,电势先降低后升高,从h到a,电势一直升高。
故D正确,故选AD。
11.(5分)(1)“=” (2)D (3)A
12.(10分)(1) (2) (3)
(4)或
13.(1)0.75A,逆时针;(2)8s
【详解】(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电路中的电流 方向为逆时针
(2)细线的拉力为零时
解得
又
得
14.答案(1) (2) (3)
【详解】(1)B静止时,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得
弹簧的劲度系数
(2)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恰好分离,设此时A、B速度大小为,B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B物体的速度变为0时,C物体恰好离开挡板D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对A物体,从分离到速度变为0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3)设A与B相碰前速度的大小为,A与B相碰后速度的大小为,M、P之间距离为x,对A物体,从开始下滑到A、B相碰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A与B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从A、B开始压缩弹簧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对B物体和弹簧,从A、B分离到B速度变为0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15.【答案】(1);(2);(3)
【详解】(1)根据题意有
即重力与电场力平衡,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又由
解得,
可知微粒从第一次经过x轴到第二次经过x轴时,对应的圆心角为90°则
(2)由于
可知,微粒刚好转过180°。之后磁场大小方向都变了,则偏转方向变了。由洛伦兹力提供
向心力得
联立,解得
将带入周期公式
解得
,微粒转过90°。
同理得,时间在与的运动轨迹大小一样,只是偏转方向不一样。
与的运动轨迹大小一样,只是偏转方向不一样。
综上所述,得到微粒一个周期的轨迹如右图由几何关系得
则微粒第n次经过x轴时的x坐标为
(3)时,微粒运动到M点,速度竖直向上,大小为,以后微粒继续圆周运动,轨迹与yoz面平行,运动四分之一周期到N点时,速度沿着z轴正方向,是向上运动到离xoz平面最远的位置。如图
微粒在x轴坐标
在y轴坐标
在z轴坐标
因此微粒向上运动到离xoz平面最远时的坐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