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备课设计
备课团队 个案补充
单元主题 田园生活
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词三首》(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范成大《田园四时杂兴(二十五)》、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陈醉云的《乡下人家》、茅盾的《天窗》和刘湛秋的《三月桃花水》。选编这四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田园生活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下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上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上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四下第三单元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五上第六单元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五下第一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以看出,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教材相关单元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从低、中年级的借助“想象”,即运用图像化阅读策略,到中年级的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抓关键语句等,再到高年级的关注场景、细节描写,最后到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 “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初步”是一个程度要求,与“深入”相对,可以理解为基本准确地体验和领会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喜爱或不喜爱、赞美或讨厌等。“初步体会”,也就是从具体语句中体会到了即可,不必深究诗文创作的背景、有可能更加复杂的作者创作意图、学生生活体验和经验等深层次结合后的判断等。“抓住关键语句”,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具体方法和路径。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下学期第四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应该对如何判断文章中的哪些语句是“关键语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判断关键语句,要在读懂每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发现句子意思间的联系,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句子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为了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的选文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认知经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所选文章情感表达是比较明显的,为学生“初步体会思想感情”提供了支架:《乡下人家》借助泡泡点明抓结尾处关键句来体会课文情感;《天窗》除了用课后练习点明需理解结尾的关键句,还借助泡泡点明阅读时也需关注并理解藏在课文中间的关键句;《三月桃花水》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抓关键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了“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词句段运用”旨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它是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相关联的。一是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倾向上有关联,四篇课文所描写的地方或事物,基本都是作者喜欢的;二是写法上有关联,四篇课文中都有比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这次习作也提出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快乐。感受怎么表达?一是直接表达,二是通过对具体地方的细致描写和自己在这个地方的活动来表现。这些都可以从单元课文中习得方法。统编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在纵向上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 册序单元表达训练要素四上第一单元向同学推荐一个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四下第一单元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五上第一单元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单元学习目标 任务群任务群目标语文素养的内涵体现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 3.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单元的重点任务群) 4.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6.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7.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8.拓展整本书阅读《森林报》。 从中体会阅读的快乐,尝试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文化自信
单元学习任务 大情境子任务 活动设计课时 我为 家乡 代言 一、诗词鉴赏,想象画面之美 活动一:赏词中之景,品词中之人 活动二:方法迁移,学习古诗 活动三:描述古诗中的乡村生活 2 二、梳理探究,悟田园之情 活动一:学习《乡下人家》,学习抓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活动二:学习《天窗》,巩固方法。 活动三:拓展学习《三月桃花水》、《卜算子.咏梅》,迁移运用。 4 三、表达交流,抒喜爱之情 活动一:学习转述,表达交流 活动二:习作指导,抒发喜爱之情 活动三:习作评改,诊断“快乐”,再抒喜爱之情 3 四、实践运用,我为美丽乡村代言 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素材 活动二:整理素材,制作海报 活动三:列举词语,表达乡村之美 活动四:风采展示 2
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6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完成单元预习单对应题目,按要求读课文、读写字词、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积累诗文、词句。 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阅读描写乡村景象和生活的古诗词、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景中初步体会到作家笔下乡村的纯朴、和谐和独特之美,关注描写乡村景象的诗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欣赏、有情有趣地朗读生动优美的语句,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从文章中发现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知道这样的语句是能够帮助自己初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在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运用图像化、联系生活经验等策略,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1.懂得“乐园”指的是自己喜欢并能够享受快乐的某个地方,有通过文字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的愿望。 2.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从这个地方的样子、自己在这个地方爱做的事情、这个地方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快乐等方面进行构思,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习作时能够模仿、借鉴《天窗》等课文中描写具体事物的方法,让自己的习作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欣赏习作,分享在“乐园”中享受到的快乐;能从所写内容、具体语句等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同学的习作。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倾听或阅读需要转述的内容时,弄清时间、人物、地点、具体任务等要点,辨别并牢记主要信息。 2.转述时,抓住要点和主要信息有条理地将转述内容讲清楚。 3.如果替具体的人物主体转述任务要求,要注意人称运用上进行合理转换,不产生歧义或混乱。
单元预习课 借助单元预习单,另呈现。
学习过程设计 任务一:诗词鉴赏,想象画面之美(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形声字识字、结合语境、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会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词大意。 4.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活动一:赏词中之景,品词中之人 1.师生交流古诗学习方法: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查找资料,抓关键词,展开想象等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内交流《清平乐.村居》中你看到了怎样一方景,听到了怎样一种音?感受到了怎样一家人? 3.探究词意,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 作者通过描绘“村居美景图”、“翁媪醉酒图”、“两儿劳作图”、“小儿剥莲图”这些画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完美、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这一家五口,多么幸福,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向往。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诵读中感受词的韵律美,通过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美,抓关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创设情境,朗读想象:听着这叮咚的流水声,静静地聆听,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深深地吸一口气,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送进诗句中读出来。 5.观乡村趣事,品人性之美。 A.这田园风光独有的秀丽之美,绿水青山处,作者看到一户人家,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他们家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B.看图画,小儿是怎样“卧”?你看那小脚丫好像还在摇呢!你能想象他会有哪些卧姿吗?这些卧姿体现小儿什么特点?诗中哪个字最能抒发作者的心情? 活动二:方法迁移,学习古诗 借助书下注释,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中画面的色彩、人物活动,在自读、交流和探究过程中,抓住“日长”“无人过”“篱落”“新绿”“阴”“走”“追”“寻”等关键词,体会画面的美感,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 1.《四时田园杂兴》中抓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图景,学生根据景物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南方农村初夏特有的景象。通过品读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日长”,思考“无人过”的原因,想象农事繁忙的场景。品读“惟有蜻蜓蛱蝶飞” 边读边想象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情景,感受“无人过”的宁静和“蜻蜓蛱蝶飞”的灵动,进而想象农村生活的忙碌与祥和。 学习“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方法。 2.《宿新市徐公店》中,结合插图,引导想象,理解“一径深”:想象一下乡间小路的样子,进而理解是一条小路很长很长,向远方延伸。联系自己扑蝶的经历理解“急走”,指出“走”意为“跑”。“新绿”:联系生活,想象树木在春风中刚长出嫩绿的嫩叶,从此处得出本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重点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呈现的情景。 想象儿童怎样追黄蝶?黄蝶又会怎样呢?成片的菜花是什么样子的?黄蝶飞入菜花丛中,儿童怎样寻找?展开想象,描述画面。 活动三:描述古诗中的乡村生活 请同学们根据诗文,结合书中插图,把诗中描述的田园美景跟同学们说一说,注意说的时候抓关键词,还要联系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 随堂检测 1.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亡赖(wáng) 稀疏(shū) B.剥莲蓬(bō) 杂兴(xìng) C.蛱蝶(xiá) 茅檐(yán) D.清平乐(lè) 翁媪(ǎo)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中体现季节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幅画面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 《清平乐 村居》》中,作者通过描写大儿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小儿___________,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的农家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整首词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设计: 1.背诵这三首诗词 2.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任务二:梳理探究,悟田园之情(4课时) 活动一:走进《乡下人家》,抓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给画面配图取名,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积累生动形象的句子。 3.用先分项列举再总结的方法和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写一处景致。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借助关键句,整体感知内容。 在作者的眼中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引出关键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思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向往、赞美之情。) 2.借助表格图,理清写作顺序。 文中描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 利用表格进行梳理。 关键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段落时间方位景 物1屋前瓜 藤 叶2春雨过后门前场地芍药 凤仙花 鸡冠花 大丽菊 翠竹 笋3房前屋后鸡 (母鸡 小鸡 公鸡)4屋后小河小河 石桥 鸭子 妇女5夏天傍晚门前乡下人家 红霞 微风 鸟儿6秋天夜里屋前纺织娘 瓜架 人们顺序时间空间顺序
3.提炼场景名称,把握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说自己想象的画面,给课文配图取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方法引领。 方法一:抓住景物位置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即“位置+景物”,如屋前瓜架图。 方法二:是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概括的方法,即“景物+怎么样”,如瓜藤攀檐图。 (2)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自己给配图取名,完成表格。 (3)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修改完善。 (3)串联画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段落时间方位景 物给画取名1屋前瓜 藤 叶瓜藤攀檐图 (屋前瓜架图)2春雨过后门前场地芍药 凤仙花 鸡冠花 大丽菊 翠竹 笋门前花开图 (鲜花盛开图)屋后竹笋图 (春笋探头图)3房前屋后鸡(母鸡 小鸡 公鸡) 鸡群觅食图 (林中觅食图)4屋后小河小河 石桥 鸭子 妇女鸭子戏水图 (河中鸭子图)5夏天傍晚门前乡下人家 红霞 微风 鸟儿门前晚餐图 (天高地阔吃晚饭)6秋天夜里屋前纺织娘 瓜架 人们 秋夜虫鸣图 顺序时间空间顺序
评价标准 能给每幅图取名字,并准确、全面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取的名字不够准确,但能准确、全面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取的名字不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全面。
设计意图:读文字想象画面,配图取名,再借助画面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快速检索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二)抓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1.举一:雨后春笋图 (1)例:在课文描述的七个画面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描写春天的景致“春笋探头”。有和我感觉一样的同学吗?谁来读这段文字? 师:那你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呢?请大家先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语句,并做简单批注。再和同桌说说。 生自由学习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这段文字。 预设: 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多么可爱。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美景的喜爱之情。 师:好一幅乡下人家春笋探头图啊!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雨后春笋探头画面。 (2)小结学法: 找一找: 找出生动形象的语句,圈画出关键词,并做简单批注。 说一说: 我从这一句话 (或这个词)感受到作者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 2.反三:运用以上方法,学习瓜藤攀岩图、门前鲜花图、鸡鸭觅食图、门前晚餐图、秋夜虫鸣图。 3.体会情感。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描述了乡下人家的七幅画面,我们也交流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致。乡下人家的景致如此独特,难怪作者这样写道(全班齐读文章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评价标准 小组分工明确,高效合作,能找到3处以上关键词语,并结合关键句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 小组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能找到至少2处关键词语,说出自己的体会。 小组分工明确,能找到至少1处关键语,说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从瓜藤攀架图入手,指导学生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提供教法指导,为下一步做好支架指导。对文本内容进一步深入理解,情感得到升华,用声音表达出来。 (三)学习表达,仿说仿写。 1.发现表达特点,练习仿说。 (1)仔细阅读课文第一、第五、第六自然段,想想这三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 内容:从动物、植物、人们三个不同的角度,并且用上了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美好景致。(多方面) 构段方式:每一段都是先写情景,再写这些情景给作者的感受。(情境+感受) 出示句子: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用先分项列举再总结的方法来写的,写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2)出示语文园地一 “词句段运用”,观察句子及画面。任选一幅图画,用先分项列举再总结的方法和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说一说景物的特点。 2.读写结合,迁移练笔 从动物、植物、人们三个不同的角度选择一个方面,试着把自己眼中的乡村景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 3.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分别请三位从不同角度描写乡村景致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告诉学生如果把这三位同学的文字串联起来,加上题目和结尾就是一篇描写乡村景致的优秀习作了。 评价标准 能用先写情景,再写这些情景给自己的感受的够段方式,先分项列举再总结的方法来写的写出乡村景致的特点,用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写出景致的特点。 能用一两句话乡村景致景致的特点,有优美的词句和两种修辞手法。 描写的景致的特点不够具体,词句不够优美,修辞手法单一。
设计意图:先为练笔提供范本,用先分项列举再总结的方法说一说。找自己喜欢的图片和景致,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以致用,练笔巩固。 随堂检测: 先填一填,再仿写。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 ( ) 的美好画面,其中( )字运用得好,因为 (2)仿写一种植物,用上拟人的写法 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摘抄下来。 2.修改小练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写整篇习作。 活动二:学习《天窗》,巩固方法。 学习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初步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想象和无穷快乐,体会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能展开想象,运用文中学到的句式向别人介绍“天窗”,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语文素养,感受乡村风情。 学习过程: (一)回顾方法,找关键语句 1.回顾《乡下人家》中抓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再次明确关键句往往就是能表现作者情感、想法的句子,或是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 2.抓关键语句,“探”天窗 (1)通过自主朗读、借助泡泡提示,找出本文的关键句,一处是重复多次的语句“唯一的慰藉”,一处是文章结尾的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慰藉”的意思,在文中可以它理解为安慰、抚慰、安抚、宽慰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借助表格,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籍? 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关键词、句,做好批注。 小组交流后派一代表汇报,组际之间补充完善。 师生共同总结,完成表格,整体把握课文。 时间事件心情透过天窗看到想到了心情天窗对孩子来说夏天阵雨来了时被关在黑洞似的屋子里无聊 难过、 郁闷、 失落雨脚、闪电雨、风、雷、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快乐 自由 有趣 温暖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三)品味“慰藉”的魅力——想象的神奇 1.找一找: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作者是快乐的,并做批注。 2.说一说: 我从这一句话 (或这个词)感受到…… 3.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再抓关键句,体会“天窗”的意义。 1.回顾表格,说说孩子们是怎样的“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看到的(实 有)想象的(虚 无)雨脚、闪电雨、风、雷、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一粒星、 一朵云、 一条黑影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 ……
明确:“那小玻璃上面”原本只有"一粒星,一朵云”可是孩子们却想象到“无数闪闪烁所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就是从"无“中看出“有”。2“那小玻璃上面”只是掠过”一条黑影”,可是孩子们却想象到“灰色的蝙蝠”"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就是从“虚“中看出“实”。 2.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小结学法: 找一找:找出关键句,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文章结尾。 理一理:借助关键句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说一说:联系前后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从关键语句中体会到的感情。 读一读:把文章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随堂检测: 用“从那小小的天窗,我会看见( ),想象到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的句式,展开想象,介绍我的“天窗”,写一写自己透过天窗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作业设计: 1.积累摘抄文中优美的句段。 2.小练笔:以“当我( )时,( )是我的慰藉”为主题,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时的经过,也像茅盾先生一样写下来。 活动三:拓展学习《三月桃花水》、《卜算子咏梅》,迁移运用。 学习目标: 1.能抓住课文关键句,把握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描写生动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 3.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体会毛泽东对梅花高洁乐观形象的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 (一)抓关键句,整体感知“桃花水”。 1.回顾前课,复习方法。 回顾《乡下人家》和《天窗》两课中的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位置或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复习找关键句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2.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找出关键句。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3.根据关键句,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三月桃花水,为什么叫人沉醉呢?课文哪些语句特别优美生动,表达出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呢? 2.学生自主品读,并作批注。 3.交流分享,点拨引导。 小结:学习课文时,抓住自己觉得生动优美的句段,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反复品读,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迁移学习《卜算子·咏梅》 1.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借助字典和与同学交流,小组互学,理解词的大致意思。明确:上阙写梅花的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阙写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整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朗读时要读毛泽东对梅花高洁乐观形象的赞美之情。 随堂检测: 出示刘湛秋的散文《南国的雪》,阅读后完成练习: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关键语句中体会到的,请在文中划出来。 2.文中哪些语句写得特别优美生动,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摘抄在阅读笔记本上,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整理在阅读笔记本上。 3.把《卜算子·咏梅》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任务三:表达交流,抒喜爱之情(3课时) 活动一:学习转述,表达交流 学习目标: 1.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2.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生活储备 创设情境——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班级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要求同学带齐彩笔、胶水、剪刀、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他,你见到他该怎样说?引发学生思考,以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转述:把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话告诉别人,也叫传话。 引出“转述”的概念: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件事转述给别人。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转述”的讨论会,说一说如何将听到的话转述给第三者。 (二)尝试表达,探究转述方法 设置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探究出转述的方法。 关卡一:我是小小观察员 要想转述准确,我们先要做好小小观察员。 认真阅读一则通知并找出主要信息。 学生交流提取到的重要信息,(包括会议的主题、开会的时间、开会的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等) 教师小结:转述前,我们要弄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求,也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切记: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老师用思维导图记录主要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地呈现出主要信息。 指名学生借助主要信息进行转述。抓住要点:转述时,要注意人称变换。 关卡二:做个“转述小能手” 1.同桌二人合作向爸爸、妈妈转述召开家长会的通知,分好角色,再借助思维导图转述通知。师生评议。 2.思考:书面通知太长,记不住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如果转述内容很长,我们就可以像刚才那样,把主要信息画下来,也可以做个简单的记录。如果身边有手机,也可以拍个照片发给对方或对照着通知打电话。 3.创设情境,练习转述较长内容。 (1)阅读较长通知。学生将主要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摘录出来。交流梳理结果。 (2)学生转述通知内容,其余同学拿出评价单,边听边对他们的转述做出评价。 小结:转述时主要内容没遗漏,还能注意人称的转变,并且能文明有礼地进行转述。 (三)延伸话题,锻炼能力 关卡三:“口口转述”小达人。 老师在课堂上口述通知内容。 明天去参观博物馆的同学需要注意:早上8:00在学校北门集合,穿好校服,戴好红领巾,准备好自己的午餐。 学生自由练习。转述对象从小伙伴到小伙伴的奶奶,到好朋友小丽。话题不变,但切入的角度却“峰回路转”。其余同学拿出评价单,边听边对他们的转述做出评价。 评价单弄清要点,主要信息不遗漏 转述时,要注意人称变换 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四)归纳梳理,巩固延伸 结合板书,总结: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转述者? 朗读“转述”儿歌,进一步加深对转述方法的印象。 转述歌 他人讲,仔细听; 抓重点,用心记; 转述时,人称变; 有礼貌,语意明。 课堂检测: 你独自在家,接到一个阿姨的电话,内容“你是青青小朋友吗 我是你妈妈的初中同学曹丽丽。请转告你妈妈,明天下午三点钟去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地点在国际大酒店三楼会议厅。王平阿姨和菊香阿姨乘她的车一起前往,请你妈妈联系她们。谢谢你,小朋友。” 请将以上电话内容转述给你的妈妈,注意不要遗漏信息。 作业设计: 与家人创设情境,表演转述。 活动二:习作指导,抒发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2.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回顾课文,唤起记忆,激发表达欲望 (二)问题出示,明确选材范围和习作要求 1.明确选材范围。 学习介绍我的乐园,这次习作的内容角度很丰富,可以是私人区域,如满是玩具的房间,公共区域,如班级图书角,可以是大自然的河边草地,也可以是自家的院子或爷爷的菜地等等。 2.引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介绍自己的乐园,说清楚乐园在哪里,什么样子,你在那里干什么,乐园给你带来什么快乐。 (三)借助表格,进一步充实内容 出示表格样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选材写下来,尝试用关键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地 点 样 子 活 动有天窗的屋子里 屋顶上一块儿透明玻璃 雨天想象到风雨雷电威力巨大
2.照样子介绍自已的乐园。 全班交流两三个同学的表格,评议指点,帮助他们进一步充实内容。 3.同桌交流表格内容,互相提问。各自修改完善。 (四)写法指导,丰富内容,突出中心 1.小组讨论,如何表现自己的快乐,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快乐? 围绕关键句语句,想象乐园的样子,把自己觉得最重要、最想分享给别人的地方写具体,尝试不用“快乐”一词,却能让人知道“我很快乐”。可以从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方面来表达内心的快乐。 2.PPT出示《年年依旧的菜园(节选)》中的片段示范。 “太阳下山了…农人们也就下田千活了。” 写你的乐园里有什么景致时,可以向这段话学习什么? 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乐园的美好之处,描述它给我带来的愉快体验。 3.阅读《山里的时光》里写回忆四季的内容,思考如何写出乐园的生活。 可以像这篇文章一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不同时间在乐园里获得的不同的乐趣思考。 4.除此之外,还可以写什么? 可以具体描写某一次活动及活动时快乐的感受,注意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三:习作评改,诊断“快乐”,再抒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写“我的乐园”的习作方法。 2.学会对照评价表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进行合理的评价修改。 3.能具体表达自己在乐园中真实的感受,提高习作水平。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同学们,在上节习作指导课上,我们写了《我的乐园》这篇习作,为了让同学们的习作更精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二)抽检习作,初做点评 1.回顾习作要求。 三个重点内容: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中的活动,乐园带给自己的快乐。 2.教师点评习作初稿。 在上课之前,先对班级学生的习作翻看一遍,整理出习作中的主要问题,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行对照,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对照要求,自评互评 1.学生根据习作评价要点,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巡视。 2.选取班级中优秀的习作和有问题的习作各一份,全班点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 (四)范文赏析,精益求精 1.再读范文《“风扇”记趣》,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主体部分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说明“风扇”是“我”的乐园。 “风扇”带给“我”凉爽、带给“我”美食。 2.范文中表达情感的词语,有时藏在景物里,有时藏在活动中,有时直接表现出来,用从范文中学到的表达自己快乐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让“快乐”从文字中流淌出来。 3.学生再次修改习作中交代不清楚、没有写出快乐等问题。指导学生可以在景物或者活动描写中表达快乐的感情,让学生把修改满意的部分用喜欢的颜色标注出来再读一读。 作业设计: 通过“乐园秀”配乐朗读或手抄小报评比等多种方式,将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们分享。 任务四:实践运用,我为美丽乡村代言(2课时) 活动目标: 利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文字表达,能想象体会乡村的画面和情境。 借助关键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素材 1.通过电视、报刊、实地观察等形式观察乡村风景,确定某一个地方,某一主题(如乡村的集市,乡村的路,乡村的庭院、乡村的房屋,乡村的夜晚等等),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素材搜集行动。 2.通过采访家人,了解乡村变化,发现乡村的美。 活动二:整理素材,制作海报 1.从报纸、图书、因特网中寻找3-4幅有代表性的乡村风景照片,将图片组合成某个形状,进行拼贴,图片可进行裁剪,制成海报。 2.也可以通过绘制乡村风景图或者手抄报或者思维导图展示乡村的美。 活动三:列举词语,表达乡村之美 积累描写乡村风景的词句,可以用上以下词语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活动四:风采展示 通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借助宣传海报组织语言,为美丽乡村代言。注意表达过程中用抓住重点景物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让听众能根据表达想象画面,感受乡村之美,并抓住关键句,表达出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小组内表达 优秀小组展示 评选出最美代言人 根据同学们的表达,小组之间进行点评。评价标准如下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级1.主题明确能准确选择有代表性的主题展开代言。 2.说景物能将景物介绍清楚,并选取多种景物展开介绍,表达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说优美用上表达乡村生活的词语,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4.说画面使用连续的画面的描写,能把乡村风景表达清楚,让读者能根据表达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说关键句使用关键句,借助关键句表达出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