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3)(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12:00:46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3)·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士大夫的文学传统,一个是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材料二: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虽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
C. 外部研究和外缘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的研究意图是要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D.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也是一种批评。
2. 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 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C. 进人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 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于宋词的探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肯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通过论述告诉读者,要了解宋词,走进宋词的世界,就要去做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的考据工作,阐明文学本质。
C. 材料一论述了马里扬所著书籍的学术价值、出版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 材料二论述了词的发展,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开始出现尊体之说。
4. 材料二对于“尊体”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说明。(4分)
5.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尊体“两个层面”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像土地、阳光、露珠、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
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挂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父亲跟我一块儿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一起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
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声音是浑圆的,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 深奥:深邃神秘
B.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 吐诉:吐露、倾诉
C.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 峻拔:尖而细
D.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 融和:和谐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的父亲摸透了笙管的特点,当他吹笙时,笙就好像与他融为了一体。
B.硬木制作的管子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
C.作者屡屡将音乐的记忆融于黄昏的情境中叙写,有效传达出苍凉的感受。
D.作者用“雁群飞过冬天”形象而生动地喻指了音乐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8.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4分)
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包含了哪些涵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甍,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
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
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13)·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士大夫的文学传统,一个是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材料二: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虽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
C. 外部研究和外缘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的研究意图是要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D.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也是一种批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B.“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说法错误,范围扩大,“内美”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文章中提到马里扬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不是宋词研究中需要这样做。
故选B。
2. 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 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C. 进人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 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信息,对材料中观点态度进行推断辨析能力。
D.“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可知,原文中并未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故选D。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则材料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于宋词的探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肯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B. 材料一通过论述告诉读者,要了解宋词,走进宋词的世界,就要去做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的考据工作,阐明文学本质。
C. 材料一论述了马里扬所著书籍的学术价值、出版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 材料二论述了词的发展,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开始出现尊体之说。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信息,对材料中相关内容要点的理解辨析能力。
C.“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错误,关于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材料一中称其“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而选项将“提供了珍贵的尝试”改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故选C。
4. 材料二对于“尊体”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材料二第1段提出“尊体”的概念,接下来两段分别论述了“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不同特点,最后总结两种尊体在两种层面相反相成,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
②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既有北宋前期词风与尊体词风的对比,又有苏、李尊体的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仔细阅读材料二。材料二一共四段,第一段先总说,提出“尊体”的概念,接下来两段,也就是第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了“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的不同特点,第四段总结两种“尊体”在两种层面相反相成,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所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述了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与苏轼的词风;还对比论述了苏轼、李清照的词风。
5.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尊体“两个层面”的理解。(6分)
【答案】①尊体的“两个层面”指的是苏轼的“自成一家”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词论,它们分别是意义层面的尊体和艺术层面的尊体,二者相反相成;
②苏轼突破词的传统,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自成一家;
③李清照主要从词的体性入手,强调艺术的加工,维护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别是一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归纳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
首先根据“尊体”,定位问题来源于材料二,材料二第一段提出了“尊体”的概念,后面三段主要从苏轼和李清照的角度对尊体的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整合即可。
比如根据“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分析得出“尊体的‘两个层面’指的是苏轼的‘自成一家’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词论,它们分别是意义层面的尊体和艺术层面的尊体,二者相反相成”;
根据“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分析得出“苏轼突破词的传统,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自成一家”;
根据“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分析得出“李清照主要从词的体性入手,强调艺术的加工,维护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别是一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6~9题。
心灵的呼吸
音乐,在我的童年生活里,是沉重而苍凉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像土地、阳光、露珠、微风那样地真实。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使你无法忘却,它渗透了你的生命,它沉重如种子落在你的心上,永远留在那里,生了根。
父亲屋里的墙上,挂着一管竹箫,我只听他吹过一次。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已近十岁光景,父亲独自到房顶上,背靠着烟囱,手挂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我的心灵感到一片空茫,隐隐地感觉出父亲是孤独而哀伤的。天渐渐地暗黑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不是听见,是感觉到了有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融成一气的声音,幽幽地,静穆地,一缕一丝地降落到我的心上。吹的什么曲调,我不知道,是从来未听过的声音。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父亲什么时候不吹了,我不知道,我们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没有说一句话。箫不吹了,但那个由声音显示的情境还在,人和箫声都不愿意分离。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箫,只属于我父亲个人,他只为自己吹,不要听众。笙和管子,父亲经常吹,不是独自吹,是跟村里的“自乐班”的人一块儿,总是在黄昏以后吹。深秋农闲以后,他们几乎天天在村里的广场上吹奏,全村人都能听到。演奏的声音,如当空月亮,照遍了每个角落。
父亲有两船笙,一船是黄铜的,从我能记事时起,它就摆在父亲的桌上,竖立的竹管如张开的翅膀,我觉得它很好看,知道它能发出奇异的声音,就更对它生出崇敬的感情。我十岁以后,父亲置买了一船白铜的,他特别珍爱这白铜的。父亲用白铜的笙吹,我得到他的允许,怀抱着黄铜的笙坐在一边学着吹。父亲在家里偶然对我说过几句:指头按眼,不能按得太死,声音都憋死了,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我从父亲吹笙前严肃的准备动作和神情,开始向他学习,他瘦削的双手端着笙座,嘴唇跟笙的嘴一旦接触,笙跟他的生命就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没有笙,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就没有笙。
“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父亲对我说。他让我一个音一个音地认识笙。黄昏时,我坐在屋顶上学着吹,如果父亲正好在家,他总认真地听我吹,很少指点,最多说一句“用心好好琢磨”。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我吹奏时感到很振奋,整个的生命都感触到了美妙的节奏。可以说,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
父亲跟我一块儿吹,总要检查我的手和脸是否干净。仿佛不只是吹吹笙,是带我一起去一处远远的精神境界,比走亲戚还要郑重几分。父亲和我端端地坐在炕上,面对面地吹,中间隔着一张炕桌。我当时觉得这一切的细节确有必要,它表现了一种虔诚的气氛和心境。
父亲没有让我吹过管子,说我人还小,容易伤了心肺。笙主要起和声作用,是柔性子,它的声音是浑圆的,而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在笙声的云雾中鸣唱。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父亲吹管子时,脸憋得通红,胸间的气似乎聚集起来朝上冲,拼命朝高高的顶峰飞跃。父亲的嘴异常灵活地吹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松懈一下,就可能从高入云霄的顶峰摔了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
到现在我还有一种看法,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黄昏后,村里的“自乐班”在广场上演奏时,那情景,那气氛,表面上很混乱,尘土飞扬,还免不了有孩子们的哭闹声,可是一旦演奏起来,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自乐班”的人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所有的曲调都是很苍凉的,在苍茫之中,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如果我对音乐有一点素养的话,主要就是从这些充满了热汗味和烟尘气的场合感受来的。
童年时半夜醒来,常听到沉郁的驼铃声在空旷的夜里一声声地响着,回想起来,我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一种长途跋涉的沉缓而坚毅的节奏。拉骆驼的老汉和一匹匹骆驼需要这苍凉而庄重的乐音伴随着。
我在童年少年时期受到的音乐熏陶,使我形成了对乡土音乐的迷恋,也使我这一辈子都无法背离深入骨髓的乡土气,也影响了我的诗的气质。这也就是所有故乡的性格吧!
(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深奥的体腔内部 深奥:深邃神秘
B.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 吐诉:吐露、倾诉
C.管子的声音是峻拔的 峻拔:尖而细
D.杂乱的一切都融和了 融和:和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峻拔,本意是高而陡;此处根据“像忽上忽下飞翔的鸟”可见,不是指声音尖细,而是指声音陡起陡落,高亢。故选C。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的父亲摸透了笙管的特点,当他吹笙时,笙就好像与他融为了一体。
B.硬木制作的管子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
C.作者屡屡将音乐的记忆融于黄昏的情境中叙写,有效传达出苍凉的感受。
D.作者用“雁群飞过冬天”形象而生动地喻指了音乐具有超越苦难的力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握在手里很沉重,所以吹奏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强加因果,原文说“管子是用硬木镂空制作的,握在手里很沉重,还镶着一圈圈的白铜”,并没有说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高低强弱难以控制。故选B。
8.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4分)
【答案】①作者因偶然听到父亲吹箫,初步地感受到音乐对于生命的意义。
②作者学习吹笙时对不同乐器在音乐上的特点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③“自乐班”的演奏使作者的理解延伸到音乐背后的社会和人生。
④作者成年后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声响也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写自己听父亲吹箫,感受到“我觉得箫声是很神秘的,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还引发出“我”对自己创作诗歌的思考。
第四到七段写父亲的笙与“我”学习吹笙时的感受,“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先得摸透每个笙管的个性”“我对节奏的理解,就是从吹笙开始的。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任何一个音节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不是孤立的”,了解到不同乐器有不同的特点。
第八段写作者对自乐班的感受,“吹奏时,曲谱固然重要,但吹奏者的心境与情绪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的”“大都是从口外回来的,年纪都不小了,他们受够了苦,需要解闷,当他们在一起合奏的时候,似乎忘掉了一切……他们的心像雁群一般飞越过寒冷的冬天,飞越过苦难的人生”,不但感受到音乐,而且感受到音乐背后的人生与社会。
第九段写成年后回想童年的驼铃声,感到那也是一种“生命的音乐”,作者对音乐的感悟从乐曲延伸到现实,更加广阔、深沉。
9.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包含了哪些涵义。(6分)
【答案】①文中写到的都是吹奏乐器,它们的演奏都有赖于呼吸的控制。
②音乐是接通心灵和遥远世界的通道,是让心灵能呼吸的气管。
③心灵的吐诉如同呼吸要有节奏,节奏能把内心情感调动起来。
④技巧熟练的演奏会紧贴曲调的命脉,使音调像呼吸一样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
标题名为“心灵的呼吸”,从内容上来说,因为文章写的是作者对吹奏乐器的感受,吹奏乐器需要控制呼吸,故而有“呼吸”一词。
而乐器吹奏出的声音则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呼吸不仅仅是气息的控制,也是心灵的舒放,故而称之为“心灵的呼吸”。
作者感触到“箫是接通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相依为命的关系”“心灵的吐诉需要节奏,节奏能把内心的各种情感调动起来,凝聚成实实在在的音响世界”“音调要像呼吸那么自然才好,呼吸是随曲调的命脉而呼吸”,这些充分说明,音乐是人倾吐心灵的方式,通过呼吸控制的吹奏乐器,便让心灵随着音乐自然呼吸,让人能够感受世间美好,超脱现实烦恼。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甍,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B.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C.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
“质厚少文”是对吴汉的评价,后面断开;“造次”是“不能以辞语自达”的状语,不能分开,排除AD;
“上”是指光武帝刘秀,是“亦以其南阳人”的主语,不能分开,排除B。
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错,光武帝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吴汉比较令人满意,他隐然就是一个对国家有举足轻足影响的人。可见“差强人意”在文中也是表现令人满意的意思。
故选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
B.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延岑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
C.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随从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错。原文是“尽以分与昆弟外家”,“昆弟”是家族兄弟,“外家”是母亲、妻子的娘家人。
故选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答案】
(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他这个人勇猛而有智谋,各位将领中少有能赶得上的。
(2)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数”,屡次;“禹数与语”,省略句,“禹数与(之)语”,“语”,交谈;“勇鸷”,勇敢凶猛;“鲜”,少。
(2)“让”,责备;“军师”,军队;“何”,为什么。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3分)
【答案】刚毅之处:作战勇猛,连克强敌;败而不馁,激扬士气。
木讷之处: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刚毅之处:“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北营作战不利,他带领将士们悄悄与南营汇合,最终打败公孙述。可概括出:作战勇猛,连克强敌。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作战不利,并不气馁,想办法战胜敌人;“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交战失利,独立修缮武器,检阅士兵,激励将士。可概括出:作战不利时,败而不馁,激励将士。
木讷之处:“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说话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可概括出: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巡视河北地界。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仓促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光武帝已经攻下了邯郸,诛杀了王朗,召见邓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谈说:“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骑兵,各位将领谁能够胜任?”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认为邓禹能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击鼓进军,贼兵打败。向北进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
吴汉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开扎营,北营作战不利,于是让士兵衔枚前往汇合水南营,大败公孙述。吴汉带兵驻守成都,公孙述率领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后面,袭击并大败了吴汉,吴汉坠落水中,拽着马尾巴才得出上来。吴汉性格忠诚醇厚,做事忠实,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实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战出现不利,军营武器不完备,吴汉常常独自修缮矫正弓弩,检阅那些兵马,激励将士。光武帝有时派人看吴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来说正在准备作战进攻的装备。刘秀于是叹息说:“吴汉比较令人满意,他隐然就是一个对国家有举足轻足影响的人。”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汉回来后,就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爵位奉赐尊贵显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他就像这样恭敬节俭。病重,皇帝亲自看视,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吴汉回答说:“为臣愚昧而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动辄大赦天下。”逝世后,有关部门上奏谥号说:“有司商议应该用‘武’。”光武帝下诏赐谥号为忠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情。故选D。
16.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②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
③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意思是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意思是穿着蜡屐登山真诚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据此看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意思是闲暇之时在溪边题上一首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
【翻译】
看透了充斥着纷繁妄想和假相的俗世,把如同昨夜旧梦般虚幻的虚名放到一边。脚着涂过蜡的木屐,拄着筇竹手杖,穿过树林,登上山峰,率意地饮酒,自由地行走。此时的我,身心安闲怡悦。
毛毛细雨停了,天气刚刚转晴。冬日残余的寒气仍然尖利。身在碧溪之上,悠然地在苔纸上题写诗句;耳畔传来烟霭之外采菱人缥缈的歌声。此刻,我想与您一同沉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_ ,_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做法。
【答案】(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遣”“巷” “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答案】(1)天翻地覆(2)遥不可及(3)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4)尽收眼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天翻地覆”;“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
第二处,结合“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遥不可及”;“遥不可及”,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意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尽收眼底”;“尽收眼底”,指可以把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答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处,“举办……展演艺术”搭配不当,“举办”的不是“艺术”,而是“展演”,改为“举办……艺术展演”;
第二处,“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不合逻辑,改为“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特殊含义。B.表突出强调。C.表特殊含义。D.表特殊含义。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义的能力。
例句:这句话是段落作者对每一位读者说的话,“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
A. 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B. 句中的你是指,“我”看了看另外两个人,但并没有特指看的到底是谁,因此,“你”的意思是: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
C. 句意是他的用功让所有人都佩服。“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与例句用法一致。
D. 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故选C。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①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
②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
③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前文“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身材是否肥胖”可知,本空应填写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需要减肥”意思相关的内容,再结合后文“体质指数是……”可知,是否需要减肥,需要看体质指数。说明肥胖和体质指数有关。综合分析,本空可填“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
第二空,由前文容易得知,本空填写的是“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的危害。由前一个分句中的关联词“不但”可知,本空应该以“而且”开头。再结合后文“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可知,这种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会生病,给人的身体带来伤害,进而影响健康。因此本空可填“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空,本空讲的是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的人恢复吃晚饭之后出现的情况。由后文“甚至比以前更胖”可知,在恢复吃晚饭后,有些人出现了“反弹”,而“甚至”所表示的程度更深,因此本空应填比“比以更胖”程度稍浅的后果。不吃晚饭的目的是减肥,恢复饮食后,有些人虽不至于更胖,但应该也减不了肥了,会出现不再掉秤,或者恢复“原貌”的情况。因此本空可填“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
柴米油盐,至淡至浓;人间烟火,最抚心田。烟火气,是当下中国最平凡普通的美丽风景。而守护这烟火气,则需要当下的你我携手努力,共同担当。
烟火气,就藏在那些便民菜市场里,沾满露水的青菜,散发着田园气息,静静躺进大妈们的菜篮里;跳跃欢蹦的鱼虾,一呼一吸间散发着海洋特有的气息,在大爷们手中接受挑拣。烟火气,也藏在楼下街边的豆浆油条中,热气腾腾的包子米粥里,香气随着晚风钻入鼻尖,欢笑声伴着蝉鸣飘入耳中。灯火璀璨,人声嘈杂,烟火气是最真实又可爱的人间;柴米油盐、瓜果蔬菜,幸福在衣食住行的波光间荡漾流转。无处不是人间烟火,无处不是值得留恋的风景。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中国人幸福的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
2020年以来,疫情席卷整个地球,但我们大中国的人间烟火气却并未消散。在人间烟火之下,城市的“守护者”坚守职责,不悔初心。你看,“大白”们不顾天气炎热,穿着防护服坚守抗疫一线检测核酸,汗水湿透了衣背;保安、保洁每天坚守在农贸市场、超市门口,为前来买菜的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线;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按照隔离居民的要求买好日常用品,无数次上楼下楼,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是他们的守护让这“人间烟火气”更加升腾起来。他门守护了一方平安,守护了国泰民安,守护了我们渴求的人间烟火气。
守护人间烟火气,少不了政府的加持。为了这人间烟火最美的风景,天津将打造网红夜市,构建人间烟火新气象。2022年为构建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夜间经济,天津将打造“夜津城”品牌,重点培育夜生活文化,同时打造四张夜间经济靓丽名片,包括“夜游海河”“夜购津货”“夜品津味”“夜赏津曲”。海河、津货、津味、津曲四大名片正对应文旅产业的游、购、吃、娱四大系列,同时和夜间经济相融合,实现夜间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最美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人间烟火气,就藏在人民政府的城市规划中,藏在人民公仆的热心关怀里。
烟火气,不是一触即燃的热烈,而是细水长流的安然。林语堂先生说:“构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关注百姓的日常小事,也就守住了这最美的人间烟火。在实现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之后,国家开始着手医保改革,出台新政策,下调几十种药品价格,部分药品价格降幅高达97%,真正做到了让百姓治得起病,吃得起药。
世事苍茫,人生颠簸,唯有一缕烟火气可抵挡寒冷。与正在发生局部战争而百姓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地区相比,与消极对待疫情而致百姓生命于不顾的国家相比,与缺吃少穿、生存艰难的人们相比,生在中国,享受这祥和温暖的烟火气,我们何其有幸!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作为中国的青年,如何珍惜这烟火气,如何守护这烟火气,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唯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学会担当和奉献,才对得起我们享受的人间烟火,才无愧于做中华的子孙!
《傅雷家书》中说:长大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灯。珍惜每个和平的日子,把握好眼前的幸福,追逐着更好的明天,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惟愿中国盛世安泰,我辈定当锦上添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何为“烟火气”?“烟火气”是出门归家闻到的食物香气,是家人团聚笑语喧哗的热闹,是乡村集市的萝卜白菜,是城市夜景的灯火辉煌,是整个国家的国泰民丰,岁月安好,是安定祥和、人人幸福……总之,“烟火气”是市井生活味道,是百况人生形态,也是“民生为大”的理想,更是良政善治的境界。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但仅止于对“烟火气”的歌颂还不够,我们要思考这“烟火气”因何而来,要如何珍惜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烟火气”。“烟火气”是寻常百姓心灵的温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目标。“烟火气”来源于国家的富强和稳定,来源于人民的团结和奋斗,来源于边防战士、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的守护,来源于我们每个平凡人的奉献和担当。珍惜和守护这“烟火气”,我们要懂得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青少年要努力增长本领,担起时代重任,守护好这最美的风景。
写作时可先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平时的观察勾画自己心中最美的“烟火气”风景,展现天津这座富有烟火气的城市的精神风貌;然后结合具体事件或事例论述“烟火气”的来之不易,是谁在守护着我们城市、国家的“烟火气”;还可以与某些国家对比,表达家国情怀,对我们国家的百姓能够享受这平凡而美好的“烟火气”的感动与祝福;最后思考作为青少年,如何珍惜并守护这“烟火气”,可用排比句具体写应该怎么做。
立意:
1. 着眼寻常烟火,礼赞最美风景。
2. 愿烟火人间,得太平美满。
3. 守护“烟火气”,你我共担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