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找规律(3)
课题 找规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页例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根据已知事物的排列规律确定所缺少的事物。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事物的排列规律确定所缺少的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归复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题目(如下图)。 你还记得下面这些数组怎么填吗? 教师: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们发现的规律,互相订正答案。 教师:要解决这类题,我们要先找出完整数组中几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填数。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运用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找规律(3))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5。 (1)出示课件例5。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出示教材P86的珠子图):观察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我知道了小红的这串手链是按规律穿起来的,但掉了2颗珠子,要解决的问题是掉的是哪2颗? (3)讨论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想法,然后根据你的理解进行解题,最后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结果汇报。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一下你的思路和方法?(指名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1:我发现这串手链的规律是2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2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2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珠子最右边是1颗黄色的珠子,所以掉了1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 学生2:我找的规律也是这样,我是从这串珠子的左侧找掉的两颗珠子,最左侧是两颗黄色的珠子,所以掉的也是1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 教师:两位同学从手链的右侧和左侧分别进行了解题,考虑的非常全面。我们解决这个题的关键是找到手链上珠子的排列规律,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学到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检验结果。 教师:两位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求解,为了确保我们的回答是正确的,我们需要进行验证,该如何验证呢?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我们把手链串成一个圈,然后把1颗黄色珠子和1颗蓝色珠子按顺序放进去,发现符合手链上2颗黄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的排列规律。 (6)运用探究。 教师(出示教材P86做一做):观察这道题,想一想掉的是哪3颗珠子? 同学们独立解题,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7)结果汇报。 教师:老师看大家讨论的非常激励,那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指名回答) 课堂预设: 学生1:这串手链的排列规律是2颗蓝色珠子、2颗红色珠子,2颗蓝色珠子、2颗红色珠子……手链的最右边是1颗蓝色珠子,接下来是1颗蓝色珠子、1颗红色珠子、1颗红色珠子,所以掉了是1颗蓝色珠子和2颗红色珠子。 学生2:这串手链左边是2颗蓝色珠子,接下来是1颗红色珠子、1颗红色珠子、1颗蓝色珠子,所以掉了是1颗蓝色珠子和2颗红色珠子。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赞扬。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解决“掉落的珠子”这类题时,我们要结合图,从珠子的颜色和数量的变化等方面找出排列规律,然后确定珠子掉落的位置进行解题。最后别忘了进行检验。 三、当堂训练 1.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九第4题 (1)引导学生找出珠子的排列规律。 (2)独立在课本上画一画,同桌之间交流解题方法。 (3)教师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2题。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规律”理解问题。 对答案进行检验。 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肯定。
板书 设计 找规律(3) 黄珠子、黄珠子、蓝珠子,黄珠子、黄珠子、蓝珠子…… 蓝珠子、蓝珠子、红珠子、红珠子,蓝珠子、蓝珠子、红珠子、红珠子,…… 关键词:找规律 找起点
教后 反思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找规律的一般方法之后进行的,知识比较简单。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的主人这一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