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十章+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单元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5 14:3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九、十章单元复习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九、十章
单元解读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主体是_________,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
(2)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_部,_________以西,______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____________山以北。




青藏高原
4000
西南
横断山脉
昆仑
喜马拉雅
填图练习
阅读青藏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填出本区的邻国:
① ,② ,
③ 。(2)填出下列地形区名称:
A 山脉,B 山脉,
C 盆地,N 高原。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横断
祁连
柴达木
青藏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形地势
(1)以________为主,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分布着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地区的典型特征。
高原
盆地和谷地
远看是川,近看成川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气候特征
以高原高山气候为主
气候冬寒夏凉,年降水较少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独特的高原景观
高原之舟—牦牛
传统民居—碉房
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高寒牧区
(1)主要牧区: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牧种:__________________、
藏山羊。
(3)发展条件:青藏地区耐寒的___________分布广泛;
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牦牛、藏绵羊
高山草甸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高原种植业
(1)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长,在一些海拔_______的地区,如___________谷地、_______谷地等分布着河谷农业;
(2)分布原因: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________,土质________;
较低
雅鲁藏布江
湟水
较高
较肥沃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高原种植业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
中考真题再现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1.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寒气候,环境破坏修复难度大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
2.如果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
A.雅鲁藏布江水流更湍急 B.黄河水量变小
C.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D.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B
A
中考真题再现
A
(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青海省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各小题。3.青海省的清洁能源主要来自( )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核能 ④煤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其观赏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 B.7月
C.1月 D.3月
B
中考真题再现
D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湖
C.发源于本区的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D.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
6.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降水量大 B.热量较充足 C.光照强 D.人口较稠密
B
9.2 三江源地区
位置和范围
(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山脉绵延、地势高耸。
填图练习
阅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河流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该区域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
A
B
C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中华水塔
7月
9.2 三江源地区
湖泊的调节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2)________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雪山和冰川
湖泊和沼泽
填图练习
阅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消融;
② 冻结;
③ 蓄水;
④ 补给河流;
9.2 三江源地区
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
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
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9.2 三江源地区
问题和保护措施
(1)近年来,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2)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其中,水土流失加剧、___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逐年萎缩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草地沙化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
9.2 三江源地区
问题和保护措施
1976年
2010年
(1)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_____________。
(2)还采取了采取___________,全面________,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___________保护工程等措施。
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草(林)
禁猎
牧场
中考真题再现
D
(2020·青海·统考中考真题)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列各小题。
1.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三江源地区
2.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A.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B
中考真题再现
D
(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 )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
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4.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意义是( ) 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 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 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5.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全球气候变暖
C
D
中考真题再现
A
(2020·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读青海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青海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
A.青 西宁
B.苏 南京
C.浙 杭州
D.川 昆明
7.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指( )
A.黄河、长江、珠江 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黄河、珠江、澜沧江 D.长江、珠江、澜沧江
B
10 中国在世界中
发展成就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_________国家。
(2)1953年,______钢铁公司恢复并重建,1956年我国第一辆国产_______诞生。
(3)1978年我国迎来了_________的春天,经济再次加速,在_________、汕头、厦门等地设立了一批经济特区,此后开放地区不断扩大,形成了__________的局面。
(4)进人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_________货物出口国。
(5)当前,我国已经完成_______________、全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发展中
鞍山
汽车
改革开放
深圳、珠海
全方位开放
第一大
脱贫攻坚
10 中国在世界中
发展成就
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
10 中国在世界中
面临的挑战
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的海权益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考真题再现
C
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参加世博会 C.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火 D.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
2.(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积极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为了应对( )
①人口老龄化 ②能源紧缺 ③环境污染 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中考真题再现
D
3.(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下列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4.(2020·辽宁铁岭·统考中考真题)为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西部地区投入,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
B.扩大西部地区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
C.把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促进资源开发
D.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污染后治理
A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九、十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