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1 15: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色散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光学单元最后内容,是学生学习完光的折射后对该现象的进一步分析,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彩虹现象已有一定认识,但对其形成的原因缺乏理性思考。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白光的分解的实验过程,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知道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知道同一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培养学生基于实验得到的证据,经历分析与论证的能力,感受科学的奇妙;
2、通过实验探究色光的混合,知道光的三原色;
3、经历“透光物体和不透光物体颜色的成因”分析和实验过程,知道物体颜色的成因,培养分析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原因。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光的色散与合成器、三棱镜、三色陀螺、等。
2、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五、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1 视频引入
“2022年6月29日天空出现了双彩虹”,引出课题。
活动1 学生实验1
利用白光的色散与合成演示器,寻找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
活动2 学生活动2
画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
情景2 视频2
将红光、绿光以相同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三棱镜中,观察两者的偏折程度 ,知道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
活动3 学生活动3
进一步推理出光谱形成的原因。
情景1 视频
手机上的小水珠形成的三原色光。
活动4 学生活动4
通过陀螺上红绿蓝三原色比例变化,感受物体颜色的变化。
六、具体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彩虹新课引入大家平时生活中看见过彩虹,在今年6.29号上海就出现了双彩虹的奇观。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彩虹的形成原因。先来欣赏一下彩虹学生活动大家利用实验仪器,自己尝试制作彩虹。 观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动手制作彩虹,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二、光的色散现象刚才制作的彩虹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样一种七色光带被称为光谱。该现象最早是由牛顿发现的。 给出光的色散定义,并介绍物理学史。
三、画出光路图利用身边的学习单,引导学生进行光路图的绘制。 按要求绘制光路图 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为解释光的色散的原因打基础。
四、视频实验利用红光和绿光经过三棱镜后不再发生色散,给出单色光和复色光的定义。引导学生对两个实验进行对比。 观察比较,得出红光和绿光偏折程度不同的结论。 通过实验进行合理比较分析。
五、推理猜想在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光谱形成的原因。尝试在原图中画出黄光的大致位置 猜想光谱形成的原因画出黄光的大致位置 合理推理,提升科学素养
六、视频演示利用电视台标和手机上水珠发生色散的视频,引出光的三原色。教师利用三原色合成器进一步解释光的三原色。 利用三色陀螺尝试合成出白色 寓教于乐,提升兴趣
七、物体的颜色介绍两种:不透光物体的颜色、透光物体的颜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