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内容主旨
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经过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生产和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一成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分析、对比的能力。识读《官渡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从地图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三国演义》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间的区别。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难点
重点:赤壁之战的过程、影响
难点:两场战役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真实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反差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教师展示曹操的《蒿里行》节选,提出问题“为什么东汉末年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之前所学关于东汉的内容。
环节二:教师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情况。让学生阅读教材,自行总结曹操为官渡之战进行的准备。教师通过《通鉴纪事本末》、《三国志》相关材料,对此部分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提到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环节三:教师展示《官渡之战示意图》、讲授官渡之战的过程、影响。展示《三国志》对于袁绍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统治者个人素质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环节四:教师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简单讲授赤壁之战的背景、过程。提出“为什么之前以弱胜强的曹操在短短8年之后,就输给了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孙刘联军?”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教师展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情节上的差异,提问“大家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
环节五:教师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讲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展示相关表格,讲授三国政权为统一作出的努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关于三国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国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结构板书
教学策略
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问题,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比如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不同。先让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哪个更可靠,为什么《三国志》更可靠,是因为二者体裁上的不同。《三国演义》属于什么作品,《三国志》属于什么作品。如此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如果全部内容讲完下课时间还没到,可以带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作业设计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袁绍——火烧赤壁 D.刘备——七擒孟获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三国志》 B.《三国演义》
C.《资治通鉴》D.电影《赤壁》剧照
3.材料:……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
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场战役交战的双方、时间及结果。
材料中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的是谁?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