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改编”,共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 4 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四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巧妙启迪学生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低年级的童话教学适合让孩子讲一讲、演一演,可结合课后练习中安排的复述课文,续写故事等言语实践形式,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落实有针对性的读说、读写指导,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另外,识字教学可侧重于随文识字,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找出特点,自主识记。写字教学重点关注汉字作为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 态的变化。朗读课文时,重在读好问句,能读出语气的变化,感受人物的心情。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词语的积累,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内涵,即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本课教学,可以侧重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类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单元要充分认识单元内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边读边想,以借助插图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大象的耳朵》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蜘蛛开店》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讲故事。《青蛙卖泥塘》让学生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小毛虫》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单元的写话要求是“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写话话题是“我想养的小动物”。经过二年级第一学期写话的初步指导和练习,学生已经有了“结合实际写话”“抓住主人公的小细节编故事”的经验,知道要根据本次写话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有条理性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理由写清晰,引导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有趣特点,丰富写话的内容,体会写话的乐趣。
本单元要重视指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丰富想象画面,具体把握思维过程。《大象的耳朵》抓住大象这个主要角色,围绕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怎么改变、改变后导致什么后果、大象最后又如何改变来展开,指导朗读。《蜘蛛开店》按照“猜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思路感受课文。《青蛙卖池塘》通过抓重点指导第三—五自然段的学习理清青蛙卖泥塘的过程。《小毛虫》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想象的思维导向是否正确无偏差。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根据课文拓展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对标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课文 大象的耳朵 2 1.认识并书写课文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课文中的人物特点。 4.能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蜘蛛开店 2
青蛙卖池塘
小毛虫 2
写话 我想养的小动物 2 1.能根据提示,确定写作对象“小动物”。 2.要理清思路,清晰罗列为什么要养这个小动物的理由。
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2 1.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3.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5.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6.能发现“又、土”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7.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8.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字词语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9-10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字词学习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同时,也能够通过圈圈画画等方法更好地理解文章。在朗读方面,一年半的学习时间,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初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应适当更多地放手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理解到表达的转换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难点】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小毛虫的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22.小毛虫。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讲故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引课方式,直接以关于课题主人公“小毛虫”的故事引入,通过分享小毛虫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书中,请圈出不好读的字和感到新鲜的词。
(一)划分课文层次。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正音,重点检查“打量”和“挣脱”这两个词,“打量”的“量”本音是二声,但在“打量”这个词中读轻声;“挣脱”的“挣”是四声而不是一声。
(3)圈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自读一遍。
2.学生交流反馈,了解小毛虫的成长历程。(板书:小毛虫——茧——蝴蝶)
3.小结:小毛虫变成茧,最后成为了蝴蝶,大自然可真神奇呀!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交流不同的识字和记字的方法,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学习效果也十分显著。
2.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学生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学生要清楚地知道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并说明每个部分的分段依据是什么。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在初读课文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朗读课文。这既是一种学习课文的策略,也是一种习惯。学生在阅读时要有从整体到局部的概念,学会先整体思考、理清层次。
三、品读探究,理解感悟。
(一)学习1、2自然段,感受小毛虫的可怜、笨拙。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感受:这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
学生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1)抓住连词“既……也……更……”感受小毛虫什么也不会。
(2)指导朗读,感受小毛虫的“可怜”。(板书:可怜)
(3)学习生字“怜”。
2.图片出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体会“生机勃勃”的景象。”
(1)看图想象,说话练习:昆虫们在干什么?
(2)理解“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
1.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发挥想象学习语文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借助出示的图片,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想象“生机勃勃”的景象,能够更好的掌握词语的意思。
3.对比感受小毛虫的可怜,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感受:这是一条笨拙的小毛虫。
(1)理解“笨拙”的意思。(板书:笨拙)
(2)联系上下文,学生交流反馈,感受小毛虫的“笨拙”。
随机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1)联系生活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2)做动作理解“挪动”,感受小毛虫的“笨拙”。
(3)师生合作朗读,感受小毛虫挪动时的费力。
随机出示:“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学习生字:“仿”“佛”。理解“仿佛”的意思。
(2)思考:小毛虫真的周游了整个世界吗?
4.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二)学习3、4自然段,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抓取其中的关键文字,能够自我组织语言,然后分享小毛虫的人物特点。
学习任务二的三个小问题环环相扣,先读课文再找内容,然后思考问题,最后完整地表达,每一个小任务都是为最后的表达做铺垫,意在感悟小毛虫不悲观不失望,勤奋的形象特点。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小毛虫会怎么想、之后会怎么做产生兴趣,乐于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
2.学生分自然段朗读3、4自然段。
3.交流反馈。
这还是一条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乐观的小毛虫。
(板书:不悲观失望 不羡慕任何人)
说话练习:小毛虫对__________不悲观失望。小毛虫不羡慕____________。
这还是一条勤奋、尽心竭力地工作着的小毛虫。
(1)学习多音字“尽”。(板书:尽心竭力)
(2)借助“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理解“尽心竭力”。
4.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5.思考:原先可怜、笨拙的小毛虫为什么会这么尽心竭力地工作呢?
出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板贴: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1)教师提问:小小的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2)交流反馈。(板书:抽丝纺织)
6.小结:一根根纤细的银丝,织成这样牢固的茧屋,得尽心竭力地织多长时间啊!学生齐读第3、4自然段。
[设计意图]
1.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小毛虫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作者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抽丝纺织,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裹”等词刻画了小毛虫乐观勤奋的形象。学生通过对字词以及作者写作方法的理解和积累,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提升语言审美情趣。
课文对小毛虫抽丝纺织进行生动刻画,读者通过动作描写能够感受到小毛虫为了让自己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尽心竭力地工作着,感受到“可怜的,笨拙的小毛虫”的智慧,激发了对小毛虫的倾佩之情。
四、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在田字格中书写:纺、织。观察生字,说说发现。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纺”“织”,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提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
[设计意图]
1.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随文识字,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生字意思,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让书写变得有趣,学习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正确书写生词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通过知道生词的结构,笔顺以及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可以更改地书写生词。
五、小结所学,复习巩固
1.借助板书说说小毛虫变成茧的过程。
2.认读短语。游戏“小毛虫变蝴蝶”。
3.师:从茧变成蝴蝶的小毛虫又经历了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认读词语:昆虫、可怜、挪动、仿佛、尽管、任何、抽丝纺织、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笨手笨脚、九牛二虎之力。
2.和同桌说一说小毛虫变成茧的过程。
3.想一想:小毛虫不停地织啊,织啊,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想: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2. 小毛虫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小毛虫————————→茧——————————→蝴蝶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耐心等待
可怜 笨拙
不悲观失望 不羡慕任何人
尽心竭力 抽丝纺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