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社会上流行一句口头禅:“真是比窦娥还冤哪!”窦娥是什么人 她因为什么受冤 冤到什么程度 什么使她受冤 今天我们就来鉴赏品味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作者
思维发展与提升:厘清本剧中主要的情节冲突。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
赏能力。
教学目标
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文化常识
元曲分散曲和元杂剧。
散曲分小令(一官调一曲子)和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由散曲+“科”+“白”构成(散曲只有唱,而杂剧是“唱+演”)。
1、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
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场",一折即一个剧情段落,大致暗含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段落。
2、以唱为主,说白只起到次要作用,一角主唱的演唱形式。(一角主唱即一个剧本由一个主要角色从头唱到尾。)
元杂剧体裁特点:
3、曲、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的剧本形式。
曲——用于抒情、叙述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也起渲染气氛、描写景物的作用。
白——宾白、韵白、散白
科——演员的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称正旦,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例如,张飞、李逵。 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4、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精音律,会吟诗,能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作者简介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创作背景
第二折(发展):
窦娥蒙冤
第一折
(开端):
讨债遇险
第三折
(高潮):刑场立誓
第四折(结局):沉冤得雪
楔子:卖女抵债
情节梳理
1、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为什么【端正好][滚绣球]要指斥天地鬼神
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与抗议,对当时社会法制和统治秩序的否定。
赏析第三折
2、找出【端正好][滚绣球]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借代——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拟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对偶——为善的……,造恶的……(对比)
反问——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呼告——天地也!……地也!……天也!……
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这一部分让我们看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
有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顺序 内容 典故 实质
第一桩
第二桩
第三桩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东海孝妇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4、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浪漫主义手法
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愦、吏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现实,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错判刑狱
没来由犯王法
不提防遭刑宪
何为地
枉做天
谬惩善妇
感天动地
屈招供——恐连累婆婆
后街行——怕婆婆伤心
吏治腐败
社会黑暗
善良
反抗
窦娥冤第三折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
2、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
3、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窦娥冤》中,窦娥的善良是有价值的东西,但却遭遇现实的摧残和毁弃。请谈谈如何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