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2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2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14:26:5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主题思想
作品意义
人物评价
艺术特色
真题演练
作者简介
采访路线
作品简介
内容概括
人物及相关内容
分析探究
2024年语文中考复习名著阅读: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世界著名的记者。1928年斯诺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采访路线】
从北平出发,1936.6
拜访杨虎城,见到邓发
见到周恩来,得知贺龙二三事
见到毛泽东、林彪,参观红军大学。介绍红军的成长过程和相关政策、长征
访问陕西苏区工业中心
见到彭德怀、徐海东,介绍少年红军“红小鬼”、朱德
安塞
保安
吴起镇
预旺堡
西安
西安事变发生
【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
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
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两个重点内容
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
两个事实
“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人物形象
成长时期
成熟时期
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好学进取,有恒心,有毅力
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
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人物及相关内容】
毛泽东
相关内容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
②剪辫子、参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死人事件,他的眼睛湿润。
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
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组建中国共产党
组织秋收起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
长征
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主要经历
主要情节
毛泽东
周恩来
人物形象
主要经历
相关情节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
就读南开
任职黄埔军校
帮助创建共产党
领导学生运动
组织“八一”起义
在南方艰苦斗争
长征
组织大罢工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
沉着、说话温和,爱护部下,负责,诚实可靠,意志坚定,忠诚谦虚,服从指挥,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出生在穷苦的佃农家庭
1905年考过科举
过继给伯父,念了六七年的古书
在姓丁的地主的私塾读书
1906年在高等小学、中学、成都的体育学校里读过书,回故乡教体操
1909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
随蔡锷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
寻找共产党
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朱 德
主要经历
人物形象
①仔细制定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
②积极主动戒除烟瘾。
③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④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
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特殊的战术。
⑥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朱 德
相关情节
贺 龙
人物形象
外形特点
大个子,又高又壮,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动作和他那声如飞雷的南方乡音一样瞩目。
胡须浓密而整齐,经常叼着烟斗。
性子急躁但很谦逊,威望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擅长口才、吸引力和声势大,加入共产党后,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憎恶富人,行动敏捷。
贺 龙
主要经历
相关情节
加入国民党
被收编为省军,靠征收烟税为生
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896年出生在湖南的一户贫困家庭,父亲是哥老会领袖,贺龙承袭父亲的威势,年轻时声名盖遍湖南省。
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
建立湖南的苏区,武装第一支农民军队
①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
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
④行军神出鬼没。
人物形象
英勇善战,威望高、口才好,信念坚定,谦虚,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活泼,喜欢发笑,胃口弱,但是身体完全健康;住所简单,只有两身军装,军装上没有等级标志;吃的简单、节省;坦白、爽快、正直;体育上很活泼,是很好的骑手,不吸烟者,节欲者。
彭德怀
人物形象
主要经历
出身湘潭县的一个农村
在当地私塾念书时揍了老师
参加共产党
离家出走闯荡世界
在湖南军校学习
发展游击队
①童年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烟锅踢掉。
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
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
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与部下一样,很简单。
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
彭德怀
相关情节
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
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年先锋队员“红小鬼”,将棉衣给小号手披上。
【分析探究】
分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探讨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是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是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弘扬长征精神,能让我们牢记历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弘扬长征精神,能让我们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从而攻克一个个艰难险阻;弘扬长征精神,能让我们为了明天的梦想,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地走下去,从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主题思想】
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人物评价】
作者评价
毛泽东
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精通中国旧学的学者,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有相当深邃的感情。
周恩来
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少数真正的时代伟人之一,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化身,是新旧历史的桥梁,他在最落后但又最重要的地带参加清朝以后的整个革命运动。
朱 德
贺 龙
用李长林的话说“他讲话时能够把‘死人变成活人’”。
彭德怀
他也许是一个疯人和一个土匪,至少他是一个“反叛者”,这个“反叛者”具有一副伟大的心肠。
【作品意义】
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3.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1.斯诺的纪实写作毫不做作,是质朴而真诚的。斯诺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他对共产党抗日政策的转述,对“红区”生活的描写,自然也有西方记者的立场,但他力图还原真相,避讳“宣传”,没有刻意的“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
【艺术特色】
2.《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修辞方式颇为灵活多样,如映衬、易色、夸张、排比、引用、悬念、宛曲、双关、借代、摹拟等等,但用得最多的还是比喻。作为一个力求客观报道事实的记者,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不仅未影响其文字的客观性,反使读者对这事实有更真实的了解与把握。修辞手段的运用,成为传达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有效方式。
【名著勾连】
反抗精神
《水浒传》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少年时在神父准备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烟末儿;长大后,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国外武装干涉势力和白匪做斗争。
《简·爱》
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斗争,并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
《骆驼祥子》
祥子怒辞杨宅。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具有反抗意识,参加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
本书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精神,能唤醒我们对革命历史的记忆,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艾青诗选》
作者通过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了对旧社会的黑暗、恐怖的痛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能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情感的共鸣,培养我们赤诚的爱国情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叙写保尔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成长的经历,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红色经典”群像
1.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文段,回答问题。(6分)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A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萎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
试题演练
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当B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甲片段中的A是      (人名),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 (3分)
(2)乙片段中的B是      (人名),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什么可贵品质 (3分)
周恩来
爱护士兵,平易近人;生机勃勃,热爱生命;生活朴素,温文尔雅。
毛泽东
质朴率真、富有生活情趣、精力充沛。
2.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请根据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1)讲好红色故事,利于教育的发展,也利于人格的塑造。“红色经典”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其价值元素不仅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形象、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意义。下面是小茗同学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做的人物卡片,请你帮她补充完整。(4分)
人物 毛泽东 B________ 朱德
性格 敢于反抗 爱军爱民 平易近人 温和文雅
事件 ①把胳膊爱护地靠着“红小鬼”的肩膀,走过乡间田埂 ②第一次与斯诺见面用英语打招呼,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①他所带领的部队行动异常灵活,作战策略千变万化
②作为全军的统帅,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
英勇善战,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①与父亲对抗,剪辫子、参军
②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战士一样步行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指引着信仰者的价值追求。结合下面的评价和你的阅读体验,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中国共产党或法布尔怎样的信仰。(3分)
中国共产党(《红星照耀中国》):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牺牲与坚持到底的精神。
——张闻天
法布尔(《昆虫记》):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
——周作人
示例:
中国共产党(《红星照耀中国》):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
3.名著阅读。(6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儿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例一:题目正确。《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用了象征手法,“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是中国共产党勇敢拼搏的品质的外在体现,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犹如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1)选段中的“他”是谁 结合选段,谈谈“他”具有什么特点。(3分)
选段中的“他”是毛泽东。他博学多才、生活简朴、精力充沛、颇有幽默感,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2)美国学者休梅克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也正确的书。”请你从“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3分)
示例二:内容正确。该书作者埃德加 斯诺通过记录实地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描述其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向世界客观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正确、客观的评价,让西方人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示例三:出版时间正确。此书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的所见所闻,193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时期。此书的出版让世界人民及时了解了革命的真实状况,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及中国革命的认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红星照耀中国》
【教材出处】八年级上册P66“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导图简介】
【人物辨识】
人物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毛泽东 成长时期:富有反抗精神,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有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成熟时期: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情感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件,他总是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⑦对当前世界的政治局势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⑧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周恩来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善于计划;细心热情,充满活力;生活朴素。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
朱德 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大勇大智;爱党爱民,是为革命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同时他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 ①仔细制订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②积极主动戒除烟瘾。③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④在柏林加入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特殊的战术。⑥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彭德怀 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①童年时在旧式学校奋起反抗打他的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锅踢掉。②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③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④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⑤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与部下一样,很简单。⑥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⑦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⑧喜欢孩子,尊重少年先锋队队员(“红小鬼”),将自己的棉袍给小号兵围上。
贺龙 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 ①据说靠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②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④行军神出鬼没。
“红小鬼” 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红军部队十分忠诚,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大都是十二到十七岁的少年,历经磨难,有的甚至参加了长征,在部队里担任通讯员、勤务员、号兵、侦探、无线电收发员等职务,他们在红军队伍受到了平等的待遇。
专题探究·信仰与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即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长征精神的内涵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