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黄河颂
光未然
以笔名光未然闻世的张光年,1913年生于湖北光化。
抗战时期,张光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所创作的歌曲《五月的鲜花》传唱全国,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成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经典,至今久唱不衰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第一节)
2、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
3、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中华民族。
第一组 风之队
朗读:1~11行
第二组 雨之队
12~17行
第三组 雷之队
19~23行
第四组 电之队
24~35行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进行第二轮朗读比赛,得分最少的组可先选。
全班齐读,读出我们的气势,读出黄河的气势!!
黄河颂是组诗 的第二章?
写作于什么时期?
朗读这首诗应该是什么样的基调?
豪迈奔放
字词解读
狂澜(lán):
巅
diān
劈
pī
巨大的波浪。
哺育(bǔ):
喂养。
浩浩荡荡:
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整体感知
序曲:
描述黄河的气魄精神,表达赞美之情。
主体:
尾声:
从多方面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
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问题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自然特点
地理特征
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这首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举例说明采用这种抒情方式的古诗。
直接抒情
王之涣《登鹳雀楼》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屏障”?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把它比作“摇篮”。
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抵御外敌制胜的法宝,所以把它比作“屏障”。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1)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2)将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拓展延伸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