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九下同步训练:19.1 最快的“信使”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沪版物理九下同步训练:19.1 最快的“信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0 16:45:28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九下同步训练:19.1 最快的“信使”
一、选择题
1.(2023·玄武模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情景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
A.甲图中,给气球打气,球上的小塑料粒互相远离,用来模拟宇宙在膨胀
B.乙图中,剪断细线,小球竖直下落,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C.丙图中,为了使金属盘底有更多水珠形成,可在盘内加入适量开水
D.丁图中,用导线的一端断续触碰旧电池的一极,听到“咔咔”声,可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2.(2023·峨眉山模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
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
3.(2020·香坊模拟)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4.(2023·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越快
5.(2023·莲湖模拟)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已经组网成功,可提供全天候的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6.下面关于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电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B.电视机待机只有指示灯亮时也会耗电
C.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时会使保险丝熔断
D.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二、填空题
7.(2023·镇江模拟)电影《流浪地球》中,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后,宇航员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月球上,他利用   波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给地球提供动力,此时给地球提供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或“火焰”)。
8.(2023·郴州模拟)在电磁波谱中,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   ,频率最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9.(2023·日照)“神箭”已至,叩问寰宇;寻梦天宫,载人航天再创辉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点31分10秒点火发射,亿万观众在家观看现场直播,电视信号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的。飞船进入太空后顺利打开太阳能帆板,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为飞船提供充足的   能,满足飞船在太空运行的能量需求。
10.(2023·平南模拟) 手机被人们广泛使用,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是   ,在电脑附近接听手机时,音箱会发出“咔咔”声,这说明接听手机瞬间产生的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较强。
11.(2020九上·扶余期末)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凌晨,第22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俄罗斯索契的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国多家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电视台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12.(2023八上·郑州月考)中国火箭,所向披靡。在某次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宇航员与地面交流要用电磁波而不用声波,为什么?   。
13.(2023·雨花台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中,如图是正在与运动员同一方队入场的冰墩墩。
(1)冰墩墩的高度约为2.8    。
(2)现场导演与后台工作人员沟通所用的无线通话系统是通过    波传播的,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14.(2018·崇仁模拟)如图所示,将手机放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该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来电提示音,这可以说明:   不能真空中传播、   能在真空中传播.
15.(2023中考·常州真卷)旅行者一号是美国于年发射的无人太空探测器,现已离开太阳系。年某日::时:分:秒,地球收到旅行者一号于当日发出的   超声波电磁波信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旅行者一号发出该信号的时刻为   时:分:秒,由此可估算出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   。
莫尔斯电码 ----- ---- --- --
数字
莫尔斯电码 -- --- ----
数字
16.(2023·蚌山模拟)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   ;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手机信号靠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   。
17.(2023九下·济南开学考)北京冬奥会期间,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教练员及志愿者们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恒温加热手套,该手套应用了电流的   效应;“北斗+5G”技术则利用   实时传输各项赛事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惠山模拟)小明用五号电池 A、B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将电池A放在手掌上,电池的长度最接近5    ;
(2)如图乙为小明用电池B制作的“神奇转框”,转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及柱形物持续转动,其原理为    ;
(3)如图丙小明用两个电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    ,才能确定A像的位置。将电池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小明在打开的收音机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B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能听到“咔咔”的声音,这验证了    的存在,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四、综合题
19.(2023新疆·中考真题)我国攻击11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先列装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该无人机的列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空军的作战方式。
(1)攻击11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   (填“反射”或“折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该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   产生的,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越大,产生的噪声越   (填“大”或“小”)。
(2)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   (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其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空气对无人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023·齐齐哈尔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m1和m2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量子纠缠理论”的研究者。“量子纠缠理论”里的一个小方面用通俗的语言可以简单阐述为:量子是构成物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如果把一个量子放到地球上,另一个与之纠缠的量子放到银河系以外,无论多远,这两个量子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也会同时发生变化。
(1)根据焦耳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变成原来的二倍的时候,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成原来距离的三倍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   。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两个量子之间的纠缠作用,共同体现的是力的作用是   。
(3)我们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   km/s,是我们知道的最大速度。根据你的理解,发生纠缠的量子之间如果传递信息,速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光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重力的方向;电磁波的产生;宇宙
【解析】【解答】A.给气球打气,通过球上的小塑料粒互相远离,模拟宇宙在膨胀,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小球竖直下落,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金属盘底有水珠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若液化发生更多,盘内加冷水,C符合题意;
D.用导线的一端断续触碰旧电池的一极,听到收音机里的“咔咔”声,产生了电磁波,可验证电磁波的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气球膨胀时,颗粒远离反应宇宙膨胀;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
2.【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声音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故C错误; 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C错误;D、北斗卫星需要发射电磁波,消耗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卫星通信、信息传递以及半导体的应用,(1)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通信的一种,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3)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4)北斗卫星需要发射电磁波,需要消耗能量。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和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4.【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A正确 ;
B、电磁波具有能量,微波炉是 通过能量转化,通过能量转化: 电能—电磁能—内能,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B正确 ;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正确 ;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越3x108m/s,且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和波长无关,故D错误。
故选项为 D。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具有能量;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x 108m/s,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根据知,电磁波的频率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所以电磁波的波长不一定相等。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能在玻璃中传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在正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C正确 符合题意;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波传递信息的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电磁波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电磁波的传播知识可以判断;
C: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知识点可判断;
D:由声音的利用知识点可以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热效应;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电熨斗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只有指示灯亮时,也会耗电,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时,相当于电路接通,不会使保险丝熔断,C符合题意;
D.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用电器工作消耗电能;开关短路,相当于开关闭合。
7.【答案】不变;电磁;火焰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1)电影《流浪地球》中,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后,宇航员的位置不变,但是质量不变;
(2)在月球上,他利用电磁波波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
(3)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给地球提供动力,此时给地球提供动力的施力物体是火焰。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电磁波的应用解答;
(3)对地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8.【答案】无线电波;3×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在电磁波谱中,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频率最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分析】所有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都与光速相同,只是频率不同导致波长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9.【答案】电磁波;电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
(1)电视信号,手机信号,雷达信号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2)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飞船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分析】
(1)电磁波传递信息,速度快且不需要介质。
(2)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0.【答案】半导体;电磁波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1) 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2)在当代社会中,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所以当我们用电脑的时候,若旁边有人拨打手机时,手机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脑接收,干扰电脑的正常工作,即会出现电脑屏幕上会发生跳动,音箱也会发出“咔咔”的声音的情况.
【分析】知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从电磁波能干扰电脑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11.【答案】电磁波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视台是利用电磁波为载体传递信号的。
【分析】电视台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12.【答案】飞船;运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在某次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飞船为参照物时,飞船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航天员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
(3)宇航员与地面交流要用电磁波而不用声波,是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2)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3)根据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即可。
13.【答案】(1)m
(2)电磁;3×108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运动员的身高在1.8m左右,图中冰墩墩比运动员高一些,所以约为2.8m;
(2)无线通话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分析】(1)参照熟知的运动员的大致身高,推测冰墩墩的身高;无线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4.【答案】声音;电磁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当向外抽气时,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由此推测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即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而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即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故答案为:声音;电磁波 .
【分析】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但不能听到声音,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5.【答案】电磁波;01时分00秒;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离开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向地球发回的是电磁波信号,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莫尔斯电码,表示的时间为01时00分00秒;计算电磁波运行时间为23:00:00-01:00:00=22h,计算距离为s=vt=3×108m/s×22×3600s=2.376×1013m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s=vt,计算路程。
16.【答案】响度;音色;;长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使用手机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声音的响度;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手机信号靠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电磁波的速度是3×108m/s,速度一定,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17.【答案】热;电磁波
【知识点】电流的热效应;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教练员及志愿者们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恒温加热手套,该手套消耗电源时会产生热量,故该手套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5G”技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北斗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8.【答案】(1)cm
(2)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3)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不变
(4)电磁波;3×108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cm左右,将电池长度与其比较可知,电池的长度接近5cm;
(2)如图乙为小明用电池B制作的“神奇转框”,转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及柱形物持续转动,其原理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3)①图丙小明用两个电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才能确定A像的位置。
②根据“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将电池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4)如图丁小明在打开的收音机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B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能听到“咔咔”的声音,这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108m/s。
【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比它大的单位为km,比它小的单位有dm、cm、mm、μm和nm;
(2)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3)①当镜面后面的物体和前面物体的像完全重合时,不但能确定像的位置,还能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②根据“物像等大”分析解答。
(4)根据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速度解答。
19.【答案】(1)反射;振动;大
(2)具有;增大;增大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①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反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②该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③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越大,振幅越大,则产生的噪声越大。
(2)①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具有惯性;
②无人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无人机的机械能增大;
③当速度增大时,空气对无人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增大。
【分析】(1)①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后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电磁波的反射;
②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③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大小有关。
(2)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②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③流体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20.【答案】(1)四倍;九分之一
(2)相互的
(3)3×105;小于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焦耳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变成原来的二倍时,根据Q=I2Rt,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四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成原来距离的三倍时,根据F=m/s2,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九分之一;
(2)根据对本文的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两个量子之间的纠缠作用,共同体现的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我们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3×105km/s,是最大速度,发生纠缠的量子之间如果传递信息,速度小于光速。
【分析】(1)根据焦耳定律判断电流对电热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力的大小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电磁波的速度是3×105km/s。
1 / 1粤沪版物理九下同步训练:19.1 最快的“信使”
一、选择题
1.(2023·玄武模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情景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
A.甲图中,给气球打气,球上的小塑料粒互相远离,用来模拟宇宙在膨胀
B.乙图中,剪断细线,小球竖直下落,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C.丙图中,为了使金属盘底有更多水珠形成,可在盘内加入适量开水
D.丁图中,用导线的一端断续触碰旧电池的一极,听到“咔咔”声,可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重力的方向;电磁波的产生;宇宙
【解析】【解答】A.给气球打气,通过球上的小塑料粒互相远离,模拟宇宙在膨胀,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小球竖直下落,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说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金属盘底有水珠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若液化发生更多,盘内加冷水,C符合题意;
D.用导线的一端断续触碰旧电池的一极,听到收音机里的“咔咔”声,产生了电磁波,可验证电磁波的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气球膨胀时,颗粒远离反应宇宙膨胀;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化的电流能产生电磁波。
2.(2023·峨眉山模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
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声音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故C错误; 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故C错误;D、北斗卫星需要发射电磁波,消耗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卫星通信、信息传递以及半导体的应用,(1)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通信的一种,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3)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4)北斗卫星需要发射电磁波,需要消耗能量。
3.(2020·香坊模拟)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和电磁波传播的不同
4.(2023·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C.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越快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A正确 ;
B、电磁波具有能量,微波炉是 通过能量转化,通过能量转化: 电能—电磁能—内能,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B正确 ;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正确 ;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越3x108m/s,且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和波长无关,故D错误。
故选项为 D。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具有能量;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x 108m/s,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5.(2023·莲湖模拟)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已经组网成功,可提供全天候的定位服务。该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
B.电磁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A:根据知,电磁波的频率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所以电磁波的波长不一定相等。 A错误 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能在玻璃中传播 B错误 不符合题意;
C:在正空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的传播速度 C正确 符合题意;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波传递信息的 D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由电磁波的知识点可以判断;
B:由电磁波的传播知识可以判断;
C: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知识点可判断;
D:由声音的利用知识点可以判断。
6.下面关于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电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熨斗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
B.电视机待机只有指示灯亮时也会耗电
C.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时会使保险丝熔断
D.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热效应;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电熨斗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只有指示灯亮时,也会耗电,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开关短路时,相当于电路接通,不会使保险丝熔断,C符合题意;
D.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用电器工作消耗电能;开关短路,相当于开关闭合。
二、填空题
7.(2023·镇江模拟)电影《流浪地球》中,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后,宇航员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月球上,他利用   波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给地球提供动力,此时给地球提供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空气”或“火焰”)。
【答案】不变;电磁;火焰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1)电影《流浪地球》中,宇航员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后,宇航员的位置不变,但是质量不变;
(2)在月球上,他利用电磁波波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
(3)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给地球提供动力,此时给地球提供动力的施力物体是火焰。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电磁波的应用解答;
(3)对地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8.(2023·郴州模拟)在电磁波谱中,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   ,频率最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答案】无线电波;3×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在电磁波谱中,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其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频率最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分析】所有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都与光速相同,只是频率不同导致波长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9.(2023·日照)“神箭”已至,叩问寰宇;寻梦天宫,载人航天再创辉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点31分10秒点火发射,亿万观众在家观看现场直播,电视信号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的。飞船进入太空后顺利打开太阳能帆板,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为飞船提供充足的   能,满足飞船在太空运行的能量需求。
【答案】电磁波;电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
(1)电视信号,手机信号,雷达信号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2)巨大的太阳能帆板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飞船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分析】
(1)电磁波传递信息,速度快且不需要介质。
(2)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0.(2023·平南模拟) 手机被人们广泛使用,制作手机芯片的材料主要是   ,在电脑附近接听手机时,音箱会发出“咔咔”声,这说明接听手机瞬间产生的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较强。
【答案】半导体;电磁波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1) 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2)在当代社会中,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所以当我们用电脑的时候,若旁边有人拨打手机时,手机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脑接收,干扰电脑的正常工作,即会出现电脑屏幕上会发生跳动,音箱也会发出“咔咔”的声音的情况.
【分析】知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从电磁波能干扰电脑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11.(2020九上·扶余期末)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凌晨,第22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俄罗斯索契的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我国多家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电视台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答案】电磁波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视台是利用电磁波为载体传递信号的。
【分析】电视台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12.(2023八上·郑州月考)中国火箭,所向披靡。在某次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选填“飞船”或“发射塔”)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宇航员与地面交流要用电磁波而不用声波,为什么?   。
【答案】飞船;运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在某次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以 飞船为参照物时,飞船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航天员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
(3)宇航员与地面交流要用电磁波而不用声波,是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2)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3)根据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即可。
13.(2023·雨花台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中,如图是正在与运动员同一方队入场的冰墩墩。
(1)冰墩墩的高度约为2.8    。
(2)现场导演与后台工作人员沟通所用的无线通话系统是通过    波传播的,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答案】(1)m
(2)电磁;3×108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运动员的身高在1.8m左右,图中冰墩墩比运动员高一些,所以约为2.8m;
(2)无线通话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分析】(1)参照熟知的运动员的大致身高,推测冰墩墩的身高;无线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4.(2018·崇仁模拟)如图所示,将手机放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该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却听不到来电提示音,这可以说明:   不能真空中传播、   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声音;电磁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当向外抽气时,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由此推测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即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而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即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故答案为:声音;电磁波 .
【分析】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但不能听到声音,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5.(2023中考·常州真卷)旅行者一号是美国于年发射的无人太空探测器,现已离开太阳系。年某日::时:分:秒,地球收到旅行者一号于当日发出的   超声波电磁波信号,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旅行者一号发出该信号的时刻为   时:分:秒,由此可估算出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   。
莫尔斯电码 ----- ---- --- --
数字
莫尔斯电码 -- --- ----
数字
【答案】电磁波;01时分00秒;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离开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向地球发回的是电磁波信号,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莫尔斯电码,表示的时间为01时00分00秒;计算电磁波运行时间为23:00:00-01:00:00=22h,计算距离为s=vt=3×108m/s×22×3600s=2.376×1013m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根据s=vt,计算路程。
16.(2023·蚌山模拟)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   ;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手机信号靠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   。
【答案】响度;音色;;长
【知识点】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使用手机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声音的响度;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手机信号靠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电磁波的速度是3×108m/s,速度一定,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17.(2023九下·济南开学考)北京冬奥会期间,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教练员及志愿者们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恒温加热手套,该手套应用了电流的   效应;“北斗+5G”技术则利用   实时传输各项赛事信息。
【答案】热;电磁波
【知识点】电流的热效应;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解答】科研人员为运动员、教练员及志愿者们提供了带电源的智能恒温加热手套,该手套消耗电源时会产生热量,故该手套应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5G”技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是电流的热效应;北斗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18.(2023·惠山模拟)小明用五号电池 A、B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将电池A放在手掌上,电池的长度最接近5    ;
(2)如图乙为小明用电池B制作的“神奇转框”,转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及柱形物持续转动,其原理为    ;
(3)如图丙小明用两个电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    ,才能确定A像的位置。将电池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小明在打开的收音机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B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能听到“咔咔”的声音,这验证了    的存在,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答案】(1)cm
(2)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3)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不变
(4)电磁波;3×108
【知识点】长度的估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cm左右,将电池长度与其比较可知,电池的长度接近5cm;
(2)如图乙为小明用电池B制作的“神奇转框”,转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及柱形物持续转动,其原理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3)①图丙小明用两个电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才能确定A像的位置。
②根据“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将电池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不变。
(4)如图丁小明在打开的收音机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B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该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能听到“咔咔”的声音,这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3×108m/s。
【分析】(1)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比它大的单位为km,比它小的单位有dm、cm、mm、μm和nm;
(2)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3)①当镜面后面的物体和前面物体的像完全重合时,不但能确定像的位置,还能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②根据“物像等大”分析解答。
(4)根据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速度解答。
四、综合题
19.(2023新疆·中考真题)我国攻击11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先列装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该无人机的列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空军的作战方式。
(1)攻击11无人机能够隐身是因为雷达站发出的电磁波传到机身时,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   (填“反射”或“折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该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   产生的,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越大,产生的噪声越   (填“大”或“小”)。
(2)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   (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其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空气对无人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反射;振动;大
(2)具有;增大;增大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①无人机隐身涂层能够吸收一部分电磁波,同时机身的隐身外形使反射的电磁波尽量不返回雷达站。
②该无人机的发动机为喷气发动机,其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③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越大,振幅越大,则产生的噪声越大。
(2)①攻击11无人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该无人机具有惯性;
②无人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无人机的机械能增大;
③当速度增大时,空气对无人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增大。
【分析】(1)①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后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电磁波的反射;
②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③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大小有关。
(2)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②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③流体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据此分析解答。
20.(2023·齐齐哈尔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m1和m2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量子纠缠理论”的研究者。“量子纠缠理论”里的一个小方面用通俗的语言可以简单阐述为:量子是构成物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如果把一个量子放到地球上,另一个与之纠缠的量子放到银河系以外,无论多远,这两个量子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也会同时发生变化。
(1)根据焦耳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变成原来的二倍的时候,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成原来距离的三倍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   。
(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两个量子之间的纠缠作用,共同体现的是力的作用是   。
(3)我们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   km/s,是我们知道的最大速度。根据你的理解,发生纠缠的量子之间如果传递信息,速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光速。
【答案】(1)四倍;九分之一
(2)相互的
(3)3×105;小于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焦耳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变成原来的二倍时,根据Q=I2Rt,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原来的四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成原来距离的三倍时,根据F=m/s2,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九分之一;
(2)根据对本文的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两个量子之间的纠缠作用,共同体现的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我们知道电磁波的速度是3×105km/s,是最大速度,发生纠缠的量子之间如果传递信息,速度小于光速。
【分析】(1)根据焦耳定律判断电流对电热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力的大小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电磁波的速度是3×105km/s。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