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磐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空2分,共14分)
1.(2023六上·瑞安期末)用眼睛观察昆虫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相比,用眼睛观察获得信息更多。
2.(2023六上·瑞安期末)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生命体的活动。
3.(2023六上·瑞安期末)为了顺利登上高峰,我们修建盘山公路,它的作用是费力但方便。
4.(2023六上·瑞安期末)古人用人力或动物运输物品,随着车轮的运用,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5.奥斯特实验时,要注意把电路中导线拉直,接近磁针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
6.(2023六上·瑞安期末)制作洋葱玻片时,感觉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揉一揉。
7.(2023六上·瑞安期末)圭表的结构是由圭和表组成,圭上面的刻度是均匀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蚜虫
9.下面四种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的是( )。
A.鱼缸中的水 B.池塘中的水 C.矿泉水 D.溪沟中的水
10.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钱三强 D.杨振宁
11.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 )制作初步的模型。
A.新数据 B.观测的数据或假设
C.未知问题 D.最终结论
12.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椅子,看到周围的景物( )运动。
A.顺时针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从左往右
13.“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因素是( )。
A.光照 B.湿度 C.温度 D.养分
14.要打开教室门时,我们的手推在( )会比较费力。
A.靠近锁这一边 B.门的正中间 C.靠近门轴的地方
15.两枚长短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枚螺纹密些,一枚螺纹疏些。用同样的螺丝刀旋动它们的时候,更省力的是( )。
A.螺纹密的 B.螺纹疏的 C.一样省力 D.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6.奇妙的微小世界。
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微小世界被人类逐渐认识,生命世界的诸多奥秘得以发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工具中,我们可以用( )直接观察蟋蟀的“耳朵”。
A.放大镜 B.平面镜 C.显微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A.大小 B.厚薄 C.凸度
(3)下列仪器中,最适合科学家观察病毒的是(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望远镜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用低倍物镜观察时,我们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 B.更少,更小 C.更多,更小
17.斜面的研究。
小东在研究“斜面的作用”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请结合科学课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拉重物比较记录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取值
直接提升重物 0.80N 0.80N 0.80N 0.80N
沿斜面拉重物 0.41N 0.41N 0.42N 0.39N
(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 的测量方式,并 (填“快速”或“匀速”)拉动。
(2)从表中数据分析,小明最适合选用最大测量值是 (填“1N”或“5N”)的弹簧测力计。
(3)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实验测量3次的目的是 。
(4)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所需的力比直接提升重物所需的力 ,可以得出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用眼睛观察昆虫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相比,用放大镜观察获得信息更多。题干错误。
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发育的基础。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生命体的活动。
3.【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盘山公路应用了斜面原理,斜面能省力,所以为了顺利登上高峰,我们修建盘山公路,它的作用是省力、方便。题干错误。
4.【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虽然无法准确考证车轮的发明年代,但随着车轮的运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题干正确。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磁现象的认识,我们将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让导线与磁针方向一致,当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导线下方磁针的反应是会产生一定角度的水平偏转。该说法是正确的。
6.【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洋葱“辣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被洋葱辣眼睛,不应该用手揉,应该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故题干边说法错误。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表的结构是由圭和表组成,圭上面的刻度是均匀的。
8.【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这类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如蚜虫。
9.【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我们可以利用鱼缸中的水、池塘中的水和溪沟中的水来培养微生物,矿泉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缺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10.【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居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1.【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12.【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 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以转椅为参照物,则周围的景物是逆时针运动的。
13.【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白天和夜晚主要是光照不同,因此“蝴蝶喜欢白天活动,而蛾喜欢晚上活动”,因此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
14.【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
【解析】【分析】开房门时,门相当于轮轴,轮越大,在轮上用力越省力。 要打开教室门时,我们的手推在靠近门轴的地方会比较费力。
15.【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钉在木板上的螺丝钉应用的原理是斜面螺纹密的螺丝斜面坡度小,用同样的螺丝刀旋转它们时越省力。
16.【答案】(1)A
(2)C
(3)B
(4)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放大镜是一种用于放大物体或图像的简单工具,让观察者更清楚地看到细节。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1)振蝉的耳朵位于一对前足的小腿缝隙里,我们可以用放大直接观察振掉的“耳朵”故选项A符合题意。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3)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故选项A符合题意。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用低倍物镜观察时,我们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更多,更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
17.【答案】(1)乙;匀速
(2)1N
(3)减小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4)小;斜面能省力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乙的测量方式,拉力方向与斜面坡度一致,与物体前进方向相同,并需要匀速拉动物体。
(2)从表中数据分析,直接提起物体的力是0.8N,斜面可以省力,因此小明最适合选用最大测量值是1N的理警测力计。
(3)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实验测量3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4)分析数据发现,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所需的力比直接提升重物所需的力小,可以得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1 / 1吉林省磐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空2分,共14分)
1.(2023六上·瑞安期末)用眼睛观察昆虫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相比,用眼睛观察获得信息更多。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用眼睛观察昆虫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相比,用放大镜观察获得信息更多。题干错误。
2.(2023六上·瑞安期末)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生命体的活动。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发育的基础。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生命体的活动。
3.(2023六上·瑞安期末)为了顺利登上高峰,我们修建盘山公路,它的作用是费力但方便。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盘山公路应用了斜面原理,斜面能省力,所以为了顺利登上高峰,我们修建盘山公路,它的作用是省力、方便。题干错误。
4.(2023六上·瑞安期末)古人用人力或动物运输物品,随着车轮的运用,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答案】正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虽然无法准确考证车轮的发明年代,但随着车轮的运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题干正确。
5.奥斯特实验时,要注意把电路中导线拉直,接近磁针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电磁现象的认识,我们将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让导线与磁针方向一致,当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导线下方磁针的反应是会产生一定角度的水平偏转。该说法是正确的。
6.(2023六上·瑞安期末)制作洋葱玻片时,感觉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揉一揉。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洋葱“辣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被洋葱辣眼睛,不应该用手揉,应该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故题干边说法错误。
7.(2023六上·瑞安期末)圭表的结构是由圭和表组成,圭上面的刻度是均匀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度量正午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表的结构是由圭和表组成,圭上面的刻度是均匀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蚜虫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这类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如蚜虫。
9.下面四种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的是( )。
A.鱼缸中的水 B.池塘中的水 C.矿泉水 D.溪沟中的水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我们可以利用鱼缸中的水、池塘中的水和溪沟中的水来培养微生物,矿泉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缺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10.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钱三强 D.杨振宁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居呦呦受到葛洪治疟的启发,采用沸点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终于成功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1.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 )制作初步的模型。
A.新数据 B.观测的数据或假设
C.未知问题 D.最终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12.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椅子,看到周围的景物( )运动。
A.顺时针 B.逆时针 C.自东向西 D.从左往右
【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 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以转椅为参照物,则周围的景物是逆时针运动的。
13.“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因素是( )。
A.光照 B.湿度 C.温度 D.养分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白天和夜晚主要是光照不同,因此“蝴蝶喜欢白天活动,而蛾喜欢晚上活动”,因此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
14.要打开教室门时,我们的手推在( )会比较费力。
A.靠近锁这一边 B.门的正中间 C.靠近门轴的地方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
【解析】【分析】开房门时,门相当于轮轴,轮越大,在轮上用力越省力。 要打开教室门时,我们的手推在靠近门轴的地方会比较费力。
15.两枚长短粗细一样的螺丝钉,一枚螺纹密些,一枚螺纹疏些。用同样的螺丝刀旋动它们的时候,更省力的是( )。
A.螺纹密的 B.螺纹疏的 C.一样省力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钉在木板上的螺丝钉应用的原理是斜面螺纹密的螺丝斜面坡度小,用同样的螺丝刀旋转它们时越省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6.奇妙的微小世界。
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微小世界被人类逐渐认识,生命世界的诸多奥秘得以发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工具中,我们可以用( )直接观察蟋蟀的“耳朵”。
A.放大镜 B.平面镜 C.显微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A.大小 B.厚薄 C.凸度
(3)下列仪器中,最适合科学家观察病毒的是(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望远镜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用低倍物镜观察时,我们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 B.更少,更小 C.更多,更小
【答案】(1)A
(2)C
(3)B
(4)C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放大镜是一种用于放大物体或图像的简单工具,让观察者更清楚地看到细节。显微镜被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一般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
(1)振蝉的耳朵位于一对前足的小腿缝隙里,我们可以用放大直接观察振掉的“耳朵”故选项A符合题意。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3)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个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结构故选项A符合题意。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用低倍物镜观察时,我们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更多,更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
17.斜面的研究。
小东在研究“斜面的作用”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请结合科学课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拉重物比较记录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取值
直接提升重物 0.80N 0.80N 0.80N 0.80N
沿斜面拉重物 0.41N 0.41N 0.42N 0.39N
(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 的测量方式,并 (填“快速”或“匀速”)拉动。
(2)从表中数据分析,小明最适合选用最大测量值是 (填“1N”或“5N”)的弹簧测力计。
(3)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实验测量3次的目的是 。
(4)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所需的力比直接提升重物所需的力 ,可以得出结论 。
【答案】(1)乙;匀速
(2)1N
(3)减小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4)小;斜面能省力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1)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时,应该选用上图中乙的测量方式,拉力方向与斜面坡度一致,与物体前进方向相同,并需要匀速拉动物体。
(2)从表中数据分析,直接提起物体的力是0.8N,斜面可以省力,因此小明最适合选用最大测量值是1N的理警测力计。
(3)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实验测量3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4)分析数据发现,在斜面上拉动重物所需的力比直接提升重物所需的力小,可以得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