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 杠杆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4 杠杆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1 21: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动动脑:
有一块大石头挡道了,用手搬不动,车上只有一根木棍,你们有没有办法将它搬走呢?
一根棍子,我们用它撬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14、杠 杆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来认识杠杆。
活动过程:


力点

重点
支点
支点:起支撑作用的点。
力点:对杠杆用力的点
重点:承受重物的点
活动一:我们来认识杠杆。
活动过程
活动二:设计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
杠杆尺
1
2
3
4
4
3
2
1
杠杆尺
调整螺丝
调整螺丝
支架
刻度
支点
1、调整杠杆尺横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2、在支点左边挂钩码作为重物,支点右边挂钩码作为拉力。
3、按要求组合钩码数量和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4、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支点的距离,找出规律。
实验方案:
1、使用杠杆尺之前,调整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2、距离按格的数量记录,力的大小按钩码数
(N)量记录。
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密切合作,注意安全。
4、仔细观察,认真填好实验记录表。
温馨小提示:
思路点拨:1、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会省力还是费力?
2、什么样的情况能能说明用杠杆做事情能省力
3、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
在实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了解杠杆的作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2(1N) 2
第二次 4(2N) 4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2(1N) 2 2(1N) 2
第二次 4(2N) 4 4(2N) 4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也称为等臂杠杆。
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了解杠杆的作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4(2N) 1 2
第二次 4(2N) 1 4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4(2N) 1 2(1N) 2
第二次 4(2N) 1 1(0.5N) 4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的,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了解杠杆的作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2(1N) 3 2
第二次 2(1N) 3 1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数 物重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 2(1N) 3 3(1.5N) 2
第二次 2(1N) 3 6(3N) 1
我们的实验记录表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的,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了解杠杆的作用。
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可以称为等臂杠杆。
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的,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3.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的,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结论:
活动过程
活动二:了解杠杆的作用。
活动过程:
进一步认识杠杆。
摇水装置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
老虎钳
羊角锤
剪刀
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和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
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课后请同学们寻找我们身体中的杠杆。
拓展活动
用制图纸、线和金属挂钩等材料运用杠杆原理试着做一件艺术品。
同学们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