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1 16: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同时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通过掌握隋朝大运河修建的目的和意义,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北朝:
南朝:
581年
589年
西魏
东魏
北魏
北周
北齐
三国



西晋
北方:
南方:
十六国




东晋

1、隋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杨坚
长安
581年
3、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一、隋的统一
隋文帝像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589年
一、隋的统一
隋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
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含嘉仓示意图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一、隋的统一
这一系列措施, 促进了隋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通典·食货》
二、开通大运河
结合材料,你认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大运河需要哪些条件
材料一:隋文帝平陈第二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开皇十八年下诏“ 吴越之人,往承敝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
材料二: 在经济上,从六朝开始,南方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经济重心虽在北方,但北方的人口众多,长安、洛阳等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官员和军队,为了保证能有充足的物资供应,隋朝必须转运江南地区富庶的物产到北方。
直接目的:
加强南北经济沟通
根本目的: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条件:
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长2700多千米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二、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消极影响:加重的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动摇了隋的统治。
二、开通大运河
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结合所学,梳理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三、开创科举制度
古代选官制度
夏商周:世袭制
血缘等级
西汉:察举制
品德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门第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王沉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如今天下安宁,府库日渐丰溢,官府各处急缺人才。陛下明……“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我已关照地方,吾兄可于科场尽情发挥,一展平生之抱负。
——开皇十八(598年)
三、开创科举制度
隋文帝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三、开创科举制度
隋炀帝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汪洙《神童诗》
材料一:科举制虽说也有不少弊病, 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广泛搜罗人才, 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 权在国家, 考取者无私恩, 黜落者无怨恨, 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何忠礼:《荐举制度与考试制度优劣之比较》
阅读史料,分析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开创科举制度
材料二: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阅读史料,分析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开创科举制度
(2)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选拔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三、开创科举制度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四、隋朝的灭亡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四、隋朝的灭亡
时间 项目 人数
605年 营建洛阳 每月征发民夫200万人(一年建成)
605年 开通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05年 开邗沟 征发民夫10余万
608年 开永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10年 开江南河 征发民夫10余万
611年 准备征高句丽 征调民夫200余万
612-614年 三次征高句丽 共征发兵卒、役夫达300多万人
605-616年 三下江都、六巡北塞(造大型龙舟及几千艘船)
——据《通典》《隋书》整理
暴政
四、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581年
建立
589年
统一全国
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四、隋朝的灭亡
历史上短命而亡的统一王朝:
秦朝
西晋
隋朝
(炀帝)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征发)丁二百万人。导(疏导)洛至河及准,又引沁水达河,北通逐郡……丁男不充(成年男子不够),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不恤民力的史实?据此分析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四、隋朝的灭亡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贞观政要·论君道》
四、隋朝的灭亡
唐太宗从隋炀帝亡国的教训中总结出了哪两条认识?
统治者要体恤百姓、爱惜民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右图中的含嘉仓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 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 18 米,最深的达 12 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 )
A.完成统一
B.创立科举
C.经济发展
D.轻谣薄赋
C
1.“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他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B.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C.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方便了隋炀帝游玩
A
3、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如图是一枚银质的“长锁”,它反映了( )
A.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B.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C.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D
4、隋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
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
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