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测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测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1 17:00:29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测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22点)
1.向上抛起的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地球有   。
【答案】引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向上抛出的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终会落回到原地。
2.热的传递方式有   、   、   三种。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福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3.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答案】直线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路径。
4.蜡烛燃烧时,会产生   、   等新物质。
【答案】二氧化碳;水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 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5.北宋毕昇发明了   ,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革命。
【答案】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北宋的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宗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6.星的明暗程度可以用   表示,星等数值越大,星越   。
【答案】星等;暗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
7.(2022五下·微山期末)一天中,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其他的星都以北极星为中心   转动。
【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北极星始终在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可以用于辨别方向。一天中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
二、判断(正确地划“√”,错误地划“×”)(18点)
8.地球需要接触物体才可以对物体施加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地球引力的认识,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9.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很重要,对自然界其它生物并不重要。(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很重要,同样对自然界其他生物也很重要。
10.火山喷发有可能会引发地震。(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与火山都是地壳运动的外在表现,地震是大地的震动,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火山喷发有可能引起地震,地震也有可能形成火山喷发。
1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除了自然力量外,人类活动也在改变地表。分为有利和不利于的两方面表现。
12.(2023五上·崂山期末)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
【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表、湖泊、海洋蒸发一空中冷凝结云云遇冷一降水一地下河流、湖泊、海洋蒸发。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的。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3.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弱。(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光与热
【解析】【分析】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4.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对技术产品的认识,知道某些科技产品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燃油车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小芳的手被划破了一个大口子,应先清理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外伤是指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童或化学物质的侵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划伤、表皮烫伤等,不同的外伤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小明的手破了一个大口子, 应先清理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16.一般来说,壳状、拱形结构的物体的承压能力比较强。(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薄壳状、拱形物体都利用了拱形的原理,它的承压能力比较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6点)
17.(2023四下·莱阳期末)雨后彩虹一般不会在天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  )。
A.空气中的小水滴在阳光下受热逐渐蒸发了
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光在潮湿的空气中通过小水滴的折射形成的。当小水滴受热被慢慢蒸发后彩虹就消失了。
18.(2023四下·莱阳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A.氧气 B.水蒸气 C.杂质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云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19.(2023四下·莱阳期末)下列不属于地球引力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
B.长时间用限,限睛会很疲劳
C.重物提起来很费劲
【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便产生了重力,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苹果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分析选项可知,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重物提起来很费劲,都属于地球引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长时间用眼,眼睛会疲劳不属于重力对我们的影响。
20.(2021五上·荆州期中)下列成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杯弓蛇影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坐井观天中体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1.(2023四下·莱阳期末)下列变化能够生成新物质的是(  )
A.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A、粉笔被折断只是改变物质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只是改变玻璃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22.(2023四下·莱阳期末)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A.乘电梯离开 B.就近躲避 C.跳楼逃生
【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防震是指通过人为措施解除地震危害,防止地震发生,而不是地震发生后的救助。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3.(2023四下·莱阳期末)蒸馒头是利用了(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方式的认识,蒸馒头利用加热水形成的水蒸气传递热量,是热对流的传热方式。
24.(2023四下·莱阳期末)人们在仿生学中的思维模式一般是:(  )
A.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一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
B.建立模型一生物性能一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
C.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一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
【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 仿生学: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人们根据葱叶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仿生一般要经过生物特性、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四个过程,所以C符合题意。
25.(2023四下·莱阳期末)VR眼镜的镜片是(  )。
A.放大镜 B.平光镜 C.凸面镜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VR眼镜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
26.(2023四下·莱阳期末)关于火山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会带来破坏,无任何好处
B.形成珍贵矿产
C.形成地热资源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地区多半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常常分布着许多热泉和温泉,对人体健康有益,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岛(如夏威夷岛)、火山口湖(如长白山天池)等;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能提高土壤职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27.(2023四下·莱阳期末)铁在(  )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A.干燥 B.潮湿 C.真空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28.(2023四下·莱阳期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环境 (  )
A.停止围湖造田 B.持续进行毁林开荒 C.乱砍乱伐树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溃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土壤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量,以及工业废料的直接排放污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要尽量减少非农业的土地使用面积,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
29.(2023四下·莱阳期末)当夜晚温度急剧降低到(  )时,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品,这就是霜。
A.4℃以下 B.2℃以下 C.0℃以下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霜是水的固态形式。
四、科学与生活(14点)
30.(2023四下·莱阳期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如下的做法:A.手捧热水袋取暖B.房间窗台下装暖气片取暖 C.夏天在烈日下人会觉得很热D.烧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会被烧开E.倒入热水后,杯子变热了(请在横线处填写答案的序号。
(1)其中属于热对流的是   ;
(2)属于热辐射的是   ;
(3)届于热传导的是   。
【答案】(1)BD
(2)C
(3)AE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1)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比如房间窗台下装暖气片取暖、用蒸笼蒸馒头、烤箱烤制食物都是热对流现象;烧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会被烧开。
(2)福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福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比如夏天在阳光下觉得很热是热福射的体现.
(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手捧热水袋取暖;都是热传导现象。
31.(2023四下·莱阳期末)通过学习《小水滴的旅行》一课,我们了解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并且水循环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所学想一想水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至少举出两例)(4点)
【答案】①由于水的循环,才有雨、雪,才能用来滋润土地,供植物生长;由于水的循环,才有水供人饮用;工业及发展水上航运等方面也需要水;水蒸气可以调节气候,湿润空气。②若某个地区降水集中或长期无雨,就会造成水灾或旱灾等灾害。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水的循环造福人类,改造自然,变水害为水利。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农作物得以生长。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如灌溉水。
水循环对人类生活也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植物得以生长,提供人类食物。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如饮用水、洗涤水等。
水循环对环境也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植物得以生长,保持环境的湿度,减少空气污染。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清洁环境,把污染物排放到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使环境得以清洁。
五、研究与实践(15点)
32.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的地下传夹类似打雷的轰呜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深究地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某学校四年级三班的科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具体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毛巾、树枝。
实验过程:(l)把桌上平铺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用力向中间挤压:
用手握住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其压弯,直至压断。
实验现象:
(1)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的时候,发现____。
A.毛巾会发生弯曲,产生褶皱 B.毛巾没有变化;
(2)当一再用力弯折树枝直至压断时____。
A.听到树枝断裂的声音 B.没有声音;
(3)同时手____。
A.没有感觉 B.有强烈的震颤感。
(4)实验结论: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挤压,发生变形,产生褶皱,当受到的力大到   A.能 B.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快速地断裂,岩层断裂时所产生的地震波   A.不会B.会传到地表引起震动,从而引发地震。
【答案】(1)A
(2)A
(3)B
(4)B;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由于毛巾受力会变形弯曲,产生褶皱,用手握住竹片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这样在树枝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响声,同时手有震动感觉。
实验结论: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1 / 1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测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22点)
1.向上抛起的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地球有   。
2.热的传递方式有   、   、   三种。
3.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4.蜡烛燃烧时,会产生   、   等新物质。
5.北宋毕昇发明了   ,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革命。
6.星的明暗程度可以用   表示,星等数值越大,星越   。
7.(2022五下·微山期末)一天中,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其他的星都以北极星为中心   转动。
二、判断(正确地划“√”,错误地划“×”)(18点)
8.地球需要接触物体才可以对物体施加力。(  )
9.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很重要,对自然界其它生物并不重要。(  )
10.火山喷发有可能会引发地震。(  )
1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
12.(2023五上·崂山期末)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
13.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弱。(  )
14.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15.小芳的手被划破了一个大口子,应先清理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
16.一般来说,壳状、拱形结构的物体的承压能力比较强。(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6点)
17.(2023四下·莱阳期末)雨后彩虹一般不会在天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  )。
A.空气中的小水滴在阳光下受热逐渐蒸发了
B.自动消失
C.小水滴太小
18.(2023四下·莱阳期末)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A.氧气 B.水蒸气 C.杂质
19.(2023四下·莱阳期末)下列不属于地球引力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
B.长时间用限,限睛会很疲劳
C.重物提起来很费劲
20.(2021五上·荆州期中)下列成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杯弓蛇影
21.(2023四下·莱阳期末)下列变化能够生成新物质的是(  )
A.粉笔折断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22.(2023四下·莱阳期末)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
A.乘电梯离开 B.就近躲避 C.跳楼逃生
23.(2023四下·莱阳期末)蒸馒头是利用了(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24.(2023四下·莱阳期末)人们在仿生学中的思维模式一般是:(  )
A.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一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
B.建立模型一生物性能一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
C.生物性能一建立模型一模型检测一开发产品
25.(2023四下·莱阳期末)VR眼镜的镜片是(  )。
A.放大镜 B.平光镜 C.凸面镜
26.(2023四下·莱阳期末)关于火山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会带来破坏,无任何好处
B.形成珍贵矿产
C.形成地热资源
27.(2023四下·莱阳期末)铁在(  )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A.干燥 B.潮湿 C.真空
28.(2023四下·莱阳期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环境 (  )
A.停止围湖造田 B.持续进行毁林开荒 C.乱砍乱伐树木
29.(2023四下·莱阳期末)当夜晚温度急剧降低到(  )时,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品,这就是霜。
A.4℃以下 B.2℃以下 C.0℃以下
四、科学与生活(14点)
30.(2023四下·莱阳期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如下的做法:A.手捧热水袋取暖B.房间窗台下装暖气片取暖 C.夏天在烈日下人会觉得很热D.烧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会被烧开E.倒入热水后,杯子变热了(请在横线处填写答案的序号。
(1)其中属于热对流的是   ;
(2)属于热辐射的是   ;
(3)届于热传导的是   。
31.(2023四下·莱阳期末)通过学习《小水滴的旅行》一课,我们了解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并且水循环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所学想一想水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至少举出两例)(4点)
五、研究与实践(15点)
32.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的地下传夹类似打雷的轰呜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深究地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某学校四年级三班的科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具体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毛巾、树枝。
实验过程:(l)把桌上平铺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用力向中间挤压:
用手握住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其压弯,直至压断。
实验现象:
(1)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的时候,发现____。
A.毛巾会发生弯曲,产生褶皱 B.毛巾没有变化;
(2)当一再用力弯折树枝直至压断时____。
A.听到树枝断裂的声音 B.没有声音;
(3)同时手____。
A.没有感觉 B.有强烈的震颤感。
(4)实验结论: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挤压,发生变形,产生褶皱,当受到的力大到   A.能 B.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快速地断裂,岩层断裂时所产生的地震波   A.不会B.会传到地表引起震动,从而引发地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引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向上抛出的球受到重力的作用,最终会落回到原地。
2.【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福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3.【答案】直线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路径。
4.【答案】二氧化碳;水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 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5.【答案】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北宋的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宗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6.【答案】星等;暗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
7.【答案】逆时针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北极星始终在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可以用于辨别方向。一天中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转。
8.【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根据对地球引力的认识,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地球上的水循环对人类很重要,同样对自然界其他生物也很重要。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震与火山都是地壳运动的外在表现,地震是大地的震动,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火山喷发有可能引起地震,地震也有可能形成火山喷发。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除了自然力量外,人类活动也在改变地表。分为有利和不利于的两方面表现。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地表、湖泊、海洋蒸发一空中冷凝结云云遇冷一降水一地下河流、湖泊、海洋蒸发。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的。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光与热
【解析】【分析】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一样。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强。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科技
【解析】【分析】根据对技术产品的认识,知道某些科技产品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燃油车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外伤是指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童或化学物质的侵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划伤、表皮烫伤等,不同的外伤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小明的手破了一个大口子, 应先清理伤口,再贴上创可贴。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拱形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薄壳状、拱形物体都利用了拱形的原理,它的承压能力比较强。
17.【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光在潮湿的空气中通过小水滴的折射形成的。当小水滴受热被慢慢蒸发后彩虹就消失了。
18.【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云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19.【答案】B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便产生了重力,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苹果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分析选项可知,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重物提起来很费劲,都属于地球引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长时间用眼,眼睛会疲劳不属于重力对我们的影响。
20.【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坐井观天中体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1.【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A、粉笔被折断只是改变物质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玻璃破碎只是改变玻璃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22.【答案】B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防震是指通过人为措施解除地震危害,防止地震发生,而不是地震发生后的救助。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根据对热传递方式的认识,蒸馒头利用加热水形成的水蒸气传递热量,是热对流的传热方式。
24.【答案】C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 仿生学: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人们根据葱叶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仿生一般要经过生物特性、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四个过程,所以C符合题意。
25.【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VR眼镜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VR眼镜的镜片是放大镜。
26.【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地区多半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常常分布着许多热泉和温泉,对人体健康有益,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岛(如夏威夷岛)、火山口湖(如长白山天池)等;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能提高土壤职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2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28.【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土壤保护: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如土壤盐溃防治,封山育林和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等。保护地表的主要方式有:植树造林,减少土壤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量,以及工业废料的直接排放污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面积,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要尽量减少非农业的土地使用面积,退耕还林,禁止无限制的畜牧。
29.【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霜是水的固态形式。
30.【答案】(1)BD
(2)C
(3)AE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1)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比如房间窗台下装暖气片取暖、用蒸笼蒸馒头、烤箱烤制食物都是热对流现象;烧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会被烧开。
(2)福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福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比如夏天在阳光下觉得很热是热福射的体现.
(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手捧热水袋取暖;都是热传导现象。
31.【答案】①由于水的循环,才有雨、雪,才能用来滋润土地,供植物生长;由于水的循环,才有水供人饮用;工业及发展水上航运等方面也需要水;水蒸气可以调节气候,湿润空气。②若某个地区降水集中或长期无雨,就会造成水灾或旱灾等灾害。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水的循环造福人类,改造自然,变水害为水利。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农作物得以生长。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如灌溉水。
水循环对人类生活也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植物得以生长,提供人类食物。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如饮用水、洗涤水等。
水循环对环境也至关重要。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滋润土壤,使植物得以生长,保持环境的湿度,减少空气污染。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清洁环境,把污染物排放到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使环境得以清洁。
32.【答案】(1)A
(2)A
(3)B
(4)B;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由于毛巾受力会变形弯曲,产生褶皱,用手握住竹片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这样在树枝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响声,同时手有震动感觉。
实验结论: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