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批注,理解诗意,学习为诗歌的精彩小节和关键语句做批注,了解直接抒情的方式。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黄河形象,领悟黄河凝聚着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感悟黄河形象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及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加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
2.体会黄河中蕴含的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
黄河颂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感受黄河形象,体会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
观看视频,体会黄河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初读感知(披文入情,为理解诗意打基础)
探究一:了解批注,理清诗歌层次。
课堂导入
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
探究三:
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探究二:
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结合点: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结合点:体会民族精神,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结合点: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课堂导入
黄河在中华各族儿女的心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使万姓同根,万宗同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黄河颂》
整体感知
光未然
(1913—2002)
原名张光年,湖北老河口市(原光化县)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深怀忧患与愤恨,以其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基本信息
生平简介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课文《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听音频,说说本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全诗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出气势宏大的黄河形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华北地区。
诗人光未然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
1938
1939
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积极地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创作背景
整体感知
欣赏《黄河颂》情境诵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①体会到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②体会到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③体会到了黄河的雄浑豪迈。
……
情境诵读
整体感知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
.
.
.
.
.
.
此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加点字要重读,且应该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黄河颂
光未然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
.
.
.
.
.
.
.
.
.
.
加点字要重读,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
.
加点字要重读,读出黄河的伟大坚强。
.
.
.
.
加点字要重读,读出黄河的巨大力量。
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歌颂之意。
朗读指导
.
.
问题探究一:了解批注,理清诗歌层次。
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诗歌、批注及资料。
2.研读批注及其对应的诗句,结合资料,从批注角度、批注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说说你对诗歌批注的理解。
3.抓住批注中的关键词,理清诗歌层次,概括内容。
4.全班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问题探究一:了解批注,理清诗歌层次。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资料链接
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
批注的对象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还可以从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层次结构、
批注
批注的方法也同样是多样的:可以是理解意思、含义、作用,可以是写感想、鉴赏评价、质疑联想,也可以是为某个内容做补充。批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
问题探究一:了解批注,理清诗歌层次。
成果展示
①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分析式批注
分析式批注
③转入“颂”。直抒胸臆。
分析式批注
鉴赏式批注
⑤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
评价式批注
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
②“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
④“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是对词语作用的批注。
提示了诗歌的内容层次。
赏析了句子的作用。
是对结尾特点的评价。
问题探究一:了解批注,理清诗歌层次。
成果展示
第一节
开宗明义地说出“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望
颂
学习
望黄河
颂黄河
学黄河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1.细读“望黄河”相关诗句,在批注二后补写批注: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黄河形象的?黄河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2.细读“颂黄河”相关诗句,在批注三后补写批注: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颂”黄河的?并各举一个关键词做批注,从中体会黄河的形象特点。
3.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4.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结论,全班一起总结。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近镜头特写。
俯瞰全景式总写。
纵向描写。
横向描写。
黄河形象
奔腾不息
一往无前
气势磅礴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哺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摇篮”这个比喻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发源”表明中华文化是从黄河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后来,生于黄河流域的黄帝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山脉众多,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保卫中华民族。不仅如此,黄河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更展现出了其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屏障”表明黄河像城防一样保卫着中华民族,尤其是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黄河干流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且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组成黄河水系。
用“铁的臂膀”来比喻黄河无数条支流。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其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恢宏磅礴的气势,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雄浑磅礴
伟大坚强
黄河形象
问题探究二:学写批注,理解黄河形象。
成果展示
本诗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请举例说明。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直接抒情
运用呼告直接抒情,并被反复运用了三次,旨在直接铺陈、渲染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运用感叹直接抒情。
运用感情强烈的词语直接抒情。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1.在这国家危难之际,诗人在《黄河颂》的最后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黄河学习的誓言,结合《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节选片段,说说我们应该向黄河学习什么。
2.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3.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结论,全班一起总结。
探究方法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啊,黄河!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
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
资料链接
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黄河之水天上来(节选)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千万英雄的故事在这里
演绎。我们要继承
这份精神,团结一
心,为祖国做贡献。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城防一样保卫着中华民族。我们要像
黄河一样,以英勇
的气概保卫黄河、
保卫中华。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成果展示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黄河奔腾不息,其一往无前的恢弘气势,充满了坚毅的力量。我们
要像黄河一样坚毅、
勇敢,自强不息,
构筑坚不可摧的中
华民族精神。
活动小结
问题探究三:对比阅读,感悟民族精神。
《黄河颂》
歌颂黄河
歌颂中华民族
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团结一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华。
拓展延伸
抗日战争时期,千万英雄在这民族危亡之际奋力拼搏,为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佩。前段时间,疫情肆虐大地,也有这样的一群人勇于承担,甘于奉献。
面对疫情,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黄河颂》
绘黄河形象
奔腾不息
气势磅礴
一往无前
哺育、保卫、激励
伟大坚强
团结一心
赞黄河贡献
学黄河精神
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1)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节课,我们在《黄河颂》中感受到了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谈谈你的看法。
(2)全班共同诵读全诗。
布置作业
2.课后作业
课后朗诵组诗《黄河大合唱》,选择组诗中你喜欢的两个乐章,尝试背诵。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