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了解人物通讯文体的内涵和特点,梳理文章脉络
2.分析焦裕禄的人物形象,理解焦裕禄伟大事迹中传递的时代品格
1.作者介绍:
穆青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男,192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冯健
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
周原
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
2.写作背景: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随后,穆青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3.文学常识——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指反映新闻人物为对象的通讯,他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的特点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
“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来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
1.本文的写作结构和顺序是?
用小标题是概括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 通过焦裕禄身先士卒下乡调研,表现他忘我工作的品质。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
2.阅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段落 内容概括
1-7
介绍了兰考县的“三害”,以及焦裕禄带来的希望
8-16
焦裕禄率领的调查队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17-27
焦裕禄处理灾情的具体工作
28-36
焦裕禄忍着病痛开会、工作,最终病情加重离开了工作岗位
焦裕禄病危、临终前对兰考县的牵挂以及他的离世
37-62
写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悼念以及兰考人民发扬焦裕禄精神,完成了焦裕禄的遗志
63-71
1.精读章节一(1-7段),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这些描写刻画了怎样的人物特征?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亲临一线
身先士卒
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面对困境
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
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2.精读章节二(8—16段),分析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这些描写刻画了怎样的人物特征?
……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身先士卒
事必躬亲
敢为人先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这一部分采用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调查队冒着风沙、暴雨进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形,给人以真实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数据来介绍焦裕禄带领的调查队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者结合,共同表现了在焦裕禄的带领下,调查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3.探析章节三,说说这段话表达出焦裕禄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他说:“我说,你们记记∶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体现了焦裕禄遇事沉着冷静,考虑周到,有条不紊。既有高度的责任担当,也有过硬的智谋策略。
4.探析章节四(28-36段):下面这个段落中,有哪些打动你的地方?为什么?
……他经常把右腿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痛法。县委的同志们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写出了焦裕禄的固执与执拗的性格,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章节四刻画了焦裕禄怎样的人物形象?
……公社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肚子在作笔记。显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看起来还是神情自若的样子,说:“说,往下说吧。”
动作描写
侧面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焦裕禄受病魔折磨的痛苦,也侧面反映出了他的坚强和伟大,刻画出了大无畏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5.探析章节五(37-62段):焦裕禄为什么会这么说?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 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这里体现了焦裕禄心系百姓、心系民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6.探析章节六: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一段描写?这是什么手法?
……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 “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通过百姓的语言,侧面写出了焦裕禄的精神品质的高贵。
侧面描写
7.“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中的 “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给兰考人民带来毛泽东思想的明灯。而这盏灯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将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总结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
(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4)知难而进的无畏品质
(5)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你认为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和现实价值是什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总述
焦裕禄面临的兰考现状及其对兰考现状的考察
分述事迹
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第一部分)
关心百姓,与百姓同甘共苦(第二部分)
对己严苛,对他人和风细雨(第三部分)
投身工作,牺牲生命(第四部分)
尾声
高贵品德,巍然屹立(第五部分)
榜样
通过记录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的事迹,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点出了这种精神的价值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