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无 衣
1.理解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辱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2.评价民众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3.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结构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五百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它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1.作品介绍: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夷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公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写作背景
风是“诗六义”之一,是指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3.文化常识——风:
听朗诵音频,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
无 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根据注释,掌握诗歌大意。
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周王出兵打仗
指共同对抗敌人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
一同起来,指共同行动。作,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铠甲和兵器
1.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2.诗歌第二句在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1)“王于兴师”首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诗人将其放在后面,具有补充交代的作用。
(2)诗人先“议”后“叙”,不但能够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增强诗歌气势,而且能够激发战士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3)突出了战士们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与子同仇”,表明了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团结一致去抗击共同的敌人。
3. 下一章的“岂曰无衣”是不是对上一章的简单重复?为什么?
不是,作者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
4.“与子偕作”说明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说明君王与将士之间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同仇敌忾,共同行动。
5.“与子同裳”“与子偕行”说明了什么?
“与子同裳”说明了君王与士兵之间共同克服困难,关系十分密切。
“与子偕行”说明了战士愿与周王靴刀誓死的决心。
6.诗人运用了不同的字眼,对事物反复进行了描写(赋),赏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不同穿着 修整的物品 目的
同袍
同泽
同裳
戈矛
矛戟
甲兵
同仇
偕作
偕行
每章相对应的词“同袍”、“同择”、“同裳”是相同的,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戈矛”、“矛戟”、“甲兵”是一致的,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同仇”与相对应的“偕作”、“偕行”也是一致的,“偕作”,即同作,一起行动;“偕行”,即同往,一起出征;“同仇”,即同伴,一起从军。这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的精神;这样,诗歌由第一章的结为同伴、一起从军,到第二章的一起行动、一起准备,再到第三章的一起出征、共赴战场,步步加深语意,加强语势,从而产生了感情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
《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它既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战、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豪情,又表现了君王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