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课件(共3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课件(共3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20: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学习活动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1.剖析论证过程,理解论证的作用和论辩的魅力
2.能够借助逻辑知识、采取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完整的推理有三个要素:前提、推理形式、结论。一个完整的论证也有三个要素:论点、论证形式、论据。
论证的概念
论点,就是论证者在论证中要证明的观点,逻辑上对应推理的结论;
论证形式,就是论证使用的推理形式;
论据,就是论证者用来证明其论点的依据,逻辑上对应推理的前提。
推理和论证的主要区别是,推理用于发现,是先有前提再有结论;论证用于说服,是先有了论点,再去选择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
论证与推理的区别
但两者的逻辑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区分。很多推理案例其实是论证,论证案例也必然会用到推理的方法。有时为了顺口或方便,也会把论点称作结论,把论据称作前提。有人认为,论证其实还有一个要素——话题或论题,即论证者要探讨的问题。
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1.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这段话是一个论证,思考其表述出来的论据在逻辑上是否足够证明论点,如不能,说明存在隐含前提,试在方框内补写隐含前提。
隐含前提2:
隐含前提1:
论据2:草料棚的人没有惊醒
论据1:狗没有吠
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
狗吠叫会惊醒草料棚的人
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两个,如果深入追问福尔摩斯的论证,会发现还有其他隐含前提。
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并对它的可靠性进行考察,是评估和改进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捕捉隐含前提,能够推断出许多话语背后的基本假定,由此可以进入文本深层,探究其深层意蕴。这是深度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
2.间接论证
直接举例或从其他观点出发证安或证伪某个观点,叫作直接论证。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论证的难度较大或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就是间接论证的方法。
(1)排除法
例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就包含着这样一个推理: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文章运用排除法,先分析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几种不同的做法,否定这些错误的做法,也就证明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这篇文章充分展现了逻辑思维的力量。
(2)反证法
论证《祝福》时代背景:
故事一定发生辛亥革命之后
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
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所以,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把“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和“课文中有‘旧历’的说法”分别用字母p、q代替,就不难发现反证法的论证思路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为是,先假设该观点为非,由此推出错误或矛盾,即推出该观点为非不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该观点为是。
求证:p
①设:非p
②如果非p,则q
③非q
④非(非p)
⑤р
归谬法论证思路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为非,先假设该观点为是,由此推出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该观点为非。
将反证法和归谬法两相比照,会发现两者的逻辑本质的相似,它们都运用了充分条件否定后件的推理。
(3)归谬法
求证:非p
①设:p
②如果p,则q
③非q
④非p
3.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不妨称其为“虚拟论敌”。这个“论敌”可能会对我们的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受到的攻击,我们再进一步考虑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使自己的论证免于或抵御这些攻击。
例如,苏洵《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人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在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以“兼听则明”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
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
写作者可能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征等大量事例,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
论点:兼听则明。
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很容易写成“观点加例子”的模式,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不够周密。
现在,试引入“虚拟论敌”,想一想:这个“论敌”会从哪些方面攻击现有的论证呢?
①“兼听”就一定“明”吗?“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恰恰是听得越多越糊涂啊……
②“偏信则暗”能够证明“兼听则明”吗?
③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还不算“兼听”吗?而李世民有时听魏征一个人的就够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
为了应对质疑、驳斥攻击、解释反例,写作者就得对“兼听”的内涵作出阐述,对现有的例子进行分析,甚至还要主动对论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由此,改进论证提纲如下: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
“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读”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诱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同时阐述如何兼听):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
“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运用掌握的逻辑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1:搜集典型议论性文章,分析其中的逻辑链条。(小组合作,先分头搜集典型的议论性文章,再共同剖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清其中包含的逻辑链条,推敲其论证的逻辑性,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六国论》围绕先秦六国破灭的原因,先后从不同角度写了如下内容:
①提出论点:弊在赂秦朝
②揭示原因:赂秦力亏
③回应“论敌”:不赂者以赂者丧
④失土情况比较:所亡百倍于战败所亡
⑤失土过程描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⑥解释特殊情况:齐亲附秦;燕赵用兵有效却智力孤危,又行刺容,诛良臣
⑦做出不弊假设:并力西向,秦人食不下咽
然而,②至⑨并不都是直接支持①,也并非环环相扣最后连向①,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谓纵横交错: ② ③ ④ ⑦分别从不同角度支持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②提出的“赂秦力亏”,揭示“赂秦”是导致“破灭”的内在原因;④提出的“所亡百倍于战败所亡”的失土情况比较,则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⑦的假设,也可以说是用“求异法”揭示了“赂秦”导致“破灭”的因果联系,赂秦亡国,不赂则亡秦,看成是反面论证也未尝不可;图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是专门针对虚拟论敌的。
⑧分析赂秦心理:为积威之所劫
⑨揭示写作目的: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上是直接支持中心论点的四个论据。进一步分析其他内容:⑤的失土过程描述,实际是对④所提供的数据结果的过程分析;⑥既交代了未曾赂秦的三国“智力孤危”的处境——这是对③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具体证明,又概述了燕赵一开始用兵的成效——这其实是对⑦假设的“并力西向,秦人食不下咽”的合理性的支持。至于⑧⑨,并不是支持“弊在赂秦”的论据,它们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见解和呼吁,是作者创作的根本意图所在。如果说作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论证缺陷,也与这一意图庶几相关。以上分析,可以用论证结构图表示如下:









①提出论点:弊在赂秦朝
②揭示原因;赂秦力亏
③回应“论敌”:不赂者以赂者丧
④失土情况比较:所亡百倍于战败所亡
⑤失土过程描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⑥解释特殊情况:齐亲附秦;燕赵用兵有效却智力孤危,又行刺容,诛良臣
⑦做出不弊假设:并力西向,秦人食不下咽
⑧分析赂秦心理:为积威之所劫
⑨揭示写作目的: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辩论赛,在辩论中体会逻辑的力量。
示例:假设抽到了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辨析。
(1)观点分析
以下哪些是正方观点?哪些是反方观点?哪些都不是?
没有温饱免谈道德
谈道德的都是温饱之人
不温不饱依然谈道德
有人处于温饱之中,却不谈道德
温饱之人都谈道德
根据必要条件的逻辑性质和推理规则,正方立场“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没有温饱就不能谈道德,也意味着如果谈道德那一定是温饱的。温饱的群体和讲道德的群体是前者包含后者或两者全同的关系。如下图:
讲道德
温饱
温饱
讲道德
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要举证的是存在不温饱却讲道德的情况。温饱群体和道德群体可以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也可能是两者交叉关系;仅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还有可能是全异关系,当然这在现实中是很难论证的。如下图:
讲道德
温饱
讲道德
温饱
讲道德
温饱
不温饱不讲道德,讲道德的都温饱,是支持正方的;不温饱且讲道德,是支持反方的。而温饱却不讲道德,温饱而讲道德,和双方都不构成冲突。
(2)概念界定
以下对“温饱”概念的界定,哪些对正方有利?哪些对反方有利?
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
温饱就是社会上总体无衣食之困
温饱就是或温或饱
温饱就是既温且饱
由于正方要证明不温饱就不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努力使温饱降低到人类的生存底线。如果不温饱就难以生存的话,谈道德的难度显然加大了。因此,“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求”对正方有利。
由于反方要证明不温饱也能谈道德,因此在定义温饱时要尽量多地高过人的生存底线,即不温饱亦有一定的生存余地;另外,反方界定温饱时强调“社会总体上无衣食之困”,那“不温饱”就变成了“社会总体上有衣食之困”,这并不排除“局部无衣食之困”,如此这又给自己留下了较大的伸缩空间。
把温饱定义为或温或饱对正方有利,那么,不温饱就变成了既不温又不饱,在同等条件下这就要比温而不饱或饱而不温更难以谈道德。
相对于把温饱界定为或温或饱而言,界定为既温且饱对正方更加不利,既温且饱,意思就是只有两样都具备才能谈道德,无形之中抬高了谈道德的条件,论证的难度也增加了。
(3)论证思路
以下的论证思路是正方的还是反方的?分析这样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
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人有理性,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
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首先指出人存在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是反方相当高明的设定,因为存在显然是比温饱更加宽泛的条件,而温饱这一条件就可能被绕过。下面进一步指出理性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不仅构成对温饱这一条件的竞争和替代,而且体现了人的特性和人的尊严。在此基础上,反方终于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谈道德”,这就彻底撇开了温饱这一条件;进而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温饱依然能谈道德,而且“走向温饱的过程中尤其应该谈道德”。至此,不仅攻击了对方的观点,而且亮出了自己替代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树起了价值高标。
论证思路是反方的
设计论证思路的理由:
(4)攻防策略
以下哪些属于正方的策略?哪些属于反方的策略?
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
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
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讲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
对道德行为的界定尽量宽泛
论证不能温饱就难以生存,人不能“存在”,自然不能谈道德。这是正方的策略。相反,论证从生存到温饱存在过渡地带则是反方策略,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渡地带也可以谈道德。对方举例时,指出例中的人物并未谈道德,或者指出其已处于温饱状态,这应属于正方的策略。因为反方举出不温饱却谈道德的例子即可驳倒正方,而正方的化解方式或者指出这些例子中的人物已经温饱,或者指出他们未谈道德。谈道德的行为尽量宽泛,则属于反方策略。如上所言,正方要把反方认为道德的界定为非道德的;反方则要把正方认为非道德的界定为道德的,从而使道德的范围超出温饱的范围。
写作提示:
(1)条理清楚。反驳的过程尽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首先要指出并分析对方观点。对方观点包含几个要点,如准备逐点反驳,须条列进行。如果驳论的重点是对方论据,要对不同的论据或某一论据的不同疑点逐一进行分析。如果驳论的重点是论证形式,就要分条剖析其逻辑错误。如果要对论证的三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驳斥,那就逐项进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任务3:尝试写驳论文。
驳论文就是为反驳某种观点而写的议论文。写驳论文,会促使你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帮助你学会有效表达观点、参与公共讨论。围绕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搜集、阅读媒体上的评论文章,选择你不认同其观点的一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2)有破有立。否定是为了建构,揭穿错误是为了弘扬真理。驳论文的主要功能在“破”,但根本目的在“立”。没有立,驳就没有价值。驳而不立,容易让人理解为挑毛病;驳而后立,才是一种真诚的建设态度。
(3)有理有据。要克制情绪,有理有据地展开反驳。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不管对方的观点多么出格,你的态度尽量平和,言辞尽量客观,用事实和逻辑的力量说服人。万不可为驳倒对方不择手段,让自己陷入诡辩和谬误的泥沼。因为反驳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真相和寻求正义,不是压倒别人和维护自己。甚至在很多时候,反驳并不一定以某一方的落败告终,大家充分表达个人立场,然后在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中取得共识,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