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单元清测试(第一章)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1八下·牡丹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答案。
2.(2018八下·深圳月考)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A.70° B.20° C.70°或20° D.40°或140°
【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
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
∵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
∴底角= (90°﹣50°)=20°,
②如图2,
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
∵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
∴底角= [180°﹣(90°﹣50°)]=70°.
故答案为:C.
【分析】分2种情况:(1)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底角=(90°﹣50°);
(2)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底角=[180°﹣(90°﹣50°)]。
3.(2023八上·乾安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DE⊥AB于点E,若∠A=50",则∠BDE的度数是( )
A.65° B.50° C.30° D.25°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AC , ∠A=50°,
∴∠B=∠C=65°,
∵DE⊥AB ,
∴∠BED=90°,
∴∠BDE =90°-∠B=90°-65°=2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C=65°,根据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计算。
4.(2023八上·台州期中)如图,在中,过点B作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F,交于点G,若,则线段的长为( )
A.1 B.2 C.2.5 D.3
【答案】B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延长BF交AC于点E.
∵AD是∠BAC的平分线
∴∠1=∠2
∵BFAD于点F
∴∠AFB=∠AFE=90°
∵AF=AF
∴ABFAEF(ASA)
∴AE=AB=4
∵FGAB
∵∠1=∠3
∵∠1=∠2
∴∠2=∠3
∴AG=FG
∵∠2+∠5=∠3+∠4
∴∠4=∠5
∴在△GFE中,FG=GE
∴FG=AE=×4=2
故答案为:B.
【分析】做本题时,首先,延长BF交AC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2,其次,按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AB=4,再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推算出:∠2=∠3,AG=FG,从而推算出∠4=∠5,最后推导出:FG=AE=2
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DA平分∠EDF
B.AE=AF
C.AD上任一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
D.AB,AC上的点到AD的距离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
在Rt△ADE和Rt△ADF中,
,
∴Rt△ADE≌Rt△ADF(HL).
∴∠ADE=∠ADF,即DA平分∠EDF. 故A正确;
∵Rt△ADE≌Rt△ADF,
∴AE=AF. 故B正确;
∵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上任一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
因为要选择不正确的,A、B、C均正确,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利用HL证明Rt△ADE和Rt△ADF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ADF,从而有DA平分∠EDF成立;
(2)利用(1)中证得的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得AE=AF;
(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说明 ;(4)角两边上任意一点到角平分线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6.(2023八上·河东期中)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B. C.或 D.或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5cm时,周长是:5+5+6=16cm;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cm时,周长是5+6+6=17cm;
故答案为: D.
【分析】第三边长是 或,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7.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C B.AB=2BD C.AD⊥BC D.BD=CD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 在△ABC中,AB=AC,∴∠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BC=2BD ,由于题目给出的条件不能证明AB=BC,∴得不出AB=2BD,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AD⊥BC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BD=CD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判断A选项;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可判断C、D、B选项.
8.(2023八下·双流期末)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两点,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N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
∴MA=MB,
∴ △ACM的周长AC+CM+AM=AC+CM+MB=AC+BC,
∵ AC=6,BC=10,
∴△ACM的周长=AC+BC=16,
故答案为:C.
【分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9.(2023七下·深圳期末)如图所示,已知,用尺规在线段上确定一点,使得,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 ∵PA+PC=BC,PB+PC=BC,
∴PA=PB,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的作图为线段AB垂直平分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分析】 由题意可得PA=PB,则点P在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结合垂直平分线的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10.(2023八上·东阳月考)如图,OD平分于点是射线OB上的任一点,则DF的长度不可能是( )
A.2.8 B.3 C.4.2 D.5
【答案】A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H⊥OB于H,
∵OD平分∠AOB,DE⊥AO,DH⊥OB,
∴DE=DH=3,
∵F是射线OB上的任一点,根据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DF≥3,
∴DF的长度不可能是2.8,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D作DH⊥OB于H,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DH,再根据点到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得出DF的长度不小于3,从而得出答案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八上·吉林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已知△BCE的周长是15,AC比BC长3,则AC长为 .
【答案】9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EA=EB,则,又∵AC-BC=3,∴BC=AC-3,带入可得:AC-3+AC=15,解得AC=9。
故答案为:9.
【分析】先由垂直平分线得到EA=EB,然后根据的周长为15,再通过线段等量代换,得到BC+AC=15,再利用条件 "AC比BC长3",最终求出AC长。
12.(2023八上·海林期中)如图,△ABC中,∠C=90°,AM平分∠CAB,CM=20cm,那么点M到线段AB的距离是 .
【答案】20cm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M作MD⊥AB交AB于D,
∵∠C=90°,AM平分∠BAC,CM=20cm,
∴MD=CM=20cm.
故答案为:20cm.
【分析】过点M作MD⊥AB交AB于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求解.
13.(2023八上·河东期中)如图所示,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判定与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AC=AD或 BC=B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AB=AB ,
∴要使用HL证明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AC=AD或B=BD .
故答案为:AC = AD 或 BC = BD .
【分析】根据 判断即可.
14.如图,在△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D和AE,如下图:
∵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
∴BD=AD,AE=EC,∠B=∠DAB,∠C=∠EAC
∵BD2+CE2=DE2
∴ AD2+AE2=DE2 ∴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DAE= 90°
∴∠B+∠DAB+∠C+∠EAC+90° = 180°
∴2(∠B+∠C)=90° ∴∠B+∠C=
∴∠A=180°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AE=EC,∠B=∠DAB,∠C=∠E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C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
15.(2022八下·南山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BC=8,DE=3,则BD的长为 .
【答案】5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90°,AD平分∠BAC,DE⊥AB,DE=3,
∴DC=DE=3,
∵BC=8,
∴BD=BCDC=83=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C=DE=3,再计算求解即可。
16.(2023八下·长春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中,的平分线交于,,,则的长为 .
【答案】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内错角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得到AE=AB即可求出答案。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3八上·南昌月考)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作的平分线;
(2)在图(2)中作出直线,使直线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直线过点C;
②点A,点B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答案】(1)解:如图1,射线就是的平分线;
(2)解:如图2,直线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构造正方形ABCD,连接BD并延长,射线BD即为所求;
(2)构造正方形ABCD,CD所在直线即为所求.
18.(2021·曾都模拟)如图,在 中, 是 边上的中线,E是 边上一点,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当 , , 时,求 的长.
【答案】(1)证明:∵CF∥AB,
∴∠B=∠FCD,∠BED=∠F,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BDE≌△CDF(AAS);
(2)解:∵△BDE≌△CDF,
∴BE=CF=4
∴AB=AE+BE=2+4=6,
∵AD⊥BC,BD=CD,
∴AC=AB=6.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FCD,∠BED=∠F,由AD是BC边上的中线,得到BD=CD,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CF=4,求得AB=AE+BE=2+4=6,于是得到结论.
19.(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于 点 E、F,EG 平分∠AEF,
(1)求证:△EGF 是等腰三角形.
(2)若∠1=40°,求∠2 的度数.
【答案】(1)证明:∵AB∥CD,
∴∠1=∠AEG,
∵EG平分∠AEF,
∴∠AEG=∠FEG,
∴∠1=∠FEG,
∴FE=FG,
即△EGF是等腰三角形;
(2)解:∵∠1=40°,∠1=∠AEG=∠FEG,
∴∠AEF=40°+40°=80°,
∴∠2=180°-80°=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AEG,求出∠AEG=∠FEG,推出∠1=∠FE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求出∠AEF的度数,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即可.
20.(2019八下·鹿角镇期中)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CD,
(1)求证:AD=BE
(2)求:∠BFD的度数.
【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C=60°,AB=CA,
在△ABE和△CAD中 ,
∴△ABE≌△CAD(SAS),
∴AD=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解:∵△ABE≌△CAD(已证),
∴∠ABE=∠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又∵∠BFD=∠BAD+∠ABE,
∴∠BFD=∠BAD+∠CAD=∠BAC,
又∠BAC=60°,
∴∠BFD=6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可得AB=AC,易证△ABE≌△CAD可得AD=BE;(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E=∠CAD,进而根据∠BFD=∠BAD+∠ABE即可求∠BFD的度数.
21.(2023七下·禅城期末)如图,在中,.
(1)求作: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若,求的度数.
【答案】(1)如图所示:
(2)证明:在中,,
∴,
∵平分,
∴,
∵,
∴,
∴,
设,则.
∵,
∴,
∴,即.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利用尺规作图,作出∠ABC的平分线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设,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建立关于x方程并解之即可.
22.(2023八下·毕节期末)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上一点,,都是等边三角形,交于点E,交于点F.
(1)求证::
(2)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答案】(1)证明:∵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
即:,
在和中
,
∴.
∴;
(2)证明:∵,
∴,
∴,
∵,
∴.
在和中
∴.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先利用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求出,再利用“SAS”证出,可得AN=BM;
(2)先证出,可得,再结合,可证出 是等边三角形.
23.(2019·嘉兴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在三边上,且BE=CD,BD=CF,G为EF的中点.
(1)若∠A=40°,求∠B的度数;
(2)试说明:DG垂直平分EF.
【答案】(1)解:∵AB=AC,
∴∠B=∠C,
∵∠A=40°,
∴∠B= =70°
(2)解:如图连接DE,DF,
在△BDE与△CFD中,
,
∴△BDE≌△CFD(SAS),
∴DE=DF(三角形全等其对应边相等),
∵G为EF的中点,
∴DG⊥EF,
∴DG垂直平分EF.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C,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
(2) 连接DE,DF ,利用SAS证明△BDE≌△CF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DE=DF,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4.(2023八上·蕲春期中)如图,已知,,A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点D为第二象限一动点,E在的延长线上,交于F,且.
(1)求证:;
(2)求证:平分;
(3)若在D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在此过程中,的度数是否变化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的度数.
【答案】(1)证明:∵,,
∴,
∵,
∴,
∴,
∵,
∴,
∵,
∴,
即;
(2)证明:如图,过点A作于点M,作于点N.
则.
∵,,
∴,
∵,
∴()
∴.
∴AD平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解:的度数不变化;
如图,理由:在上截取,连接.
∵,
∴.
∵,,,
∴.
∴,.
∴,即是等边三角形,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可知线段OB=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C;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可得∠BDC=∠B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量代换原则,可得∠ABD=∠ACD;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C;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M=AN;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平分∠CDE;
(3)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可得AD=P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D=AP,∠BAD=∠CAP;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DP是等边三角形,∠DAP=60°;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即可求出∠BAC为60°.
1 / 1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单元清测试(第一章)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1八下·牡丹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2.(2018八下·深圳月考)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A.70° B.20° C.70°或20° D.40°或140°
3.(2023八上·乾安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DE⊥AB于点E,若∠A=50",则∠BDE的度数是( )
A.65° B.50° C.30° D.25°
4.(2023八上·台州期中)如图,在中,过点B作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F,交于点G,若,则线段的长为( )
A.1 B.2 C.2.5 D.3
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DA平分∠EDF
B.AE=AF
C.AD上任一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
D.AB,AC上的点到AD的距离相等
6.(2023八上·河东期中)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B. C.或 D.或
7.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B=∠C B.AB=2BD C.AD⊥BC D.BD=CD
8.(2023八下·双流期末)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两点,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9.(2023七下·深圳期末)如图所示,已知,用尺规在线段上确定一点,使得,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
A. B.
C. D.
10.(2023八上·东阳月考)如图,OD平分于点是射线OB上的任一点,则DF的长度不可能是( )
A.2.8 B.3 C.4.2 D.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2022八上·吉林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已知△BCE的周长是15,AC比BC长3,则AC长为 .
12.(2023八上·海林期中)如图,△ABC中,∠C=90°,AM平分∠CAB,CM=20cm,那么点M到线段AB的距离是 .
13.(2023八上·河东期中)如图所示,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判定与全等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
14.如图,在△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 .
15.(2022八下·南山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若BC=8,DE=3,则BD的长为 .
16.(2023八下·长春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中,的平分线交于,,,则的长为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2023八上·南昌月考)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作的平分线;
(2)在图(2)中作出直线,使直线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直线过点C;
②点A,点B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18.(2021·曾都模拟)如图,在 中, 是 边上的中线,E是 边上一点,过点 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 .
(2)当 , , 时,求 的长.
19.(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于 点 E、F,EG 平分∠AEF,
(1)求证:△EGF 是等腰三角形.
(2)若∠1=40°,求∠2 的度数.
20.(2019八下·鹿角镇期中)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CD,
(1)求证:AD=BE
(2)求:∠BFD的度数.
21.(2023七下·禅城期末)如图,在中,.
(1)求作: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若,求的度数.
22.(2023八下·毕节期末)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上一点,,都是等边三角形,交于点E,交于点F.
(1)求证::
(2)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23.(2019·嘉兴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在三边上,且BE=CD,BD=CF,G为EF的中点.
(1)若∠A=40°,求∠B的度数;
(2)试说明:DG垂直平分EF.
24.(2023八上·蕲春期中)如图,已知,,A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点D为第二象限一动点,E在的延长线上,交于F,且.
(1)求证:;
(2)求证:平分;
(3)若在D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在此过程中,的度数是否变化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
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
∵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
∴底角= (90°﹣50°)=20°,
②如图2,
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
∵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50°,
∴底角= [180°﹣(90°﹣50°)]=70°.
故答案为:C.
【分析】分2种情况:(1)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底角=(90°﹣50°);
(2)当该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底角=[180°﹣(90°﹣50°)]。
3.【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AB=AC , ∠A=50°,
∴∠B=∠C=65°,
∵DE⊥AB ,
∴∠BED=90°,
∴∠BDE =90°-∠B=90°-65°=2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出∠B=∠C=65°,根据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计算。
4.【答案】B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延长BF交AC于点E.
∵AD是∠BAC的平分线
∴∠1=∠2
∵BFAD于点F
∴∠AFB=∠AFE=90°
∵AF=AF
∴ABFAEF(ASA)
∴AE=AB=4
∵FGAB
∵∠1=∠3
∵∠1=∠2
∴∠2=∠3
∴AG=FG
∵∠2+∠5=∠3+∠4
∴∠4=∠5
∴在△GFE中,FG=GE
∴FG=AE=×4=2
故答案为:B.
【分析】做本题时,首先,延长BF交AC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2,其次,按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AB=4,再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推算出:∠2=∠3,AG=FG,从而推算出∠4=∠5,最后推导出:FG=AE=2
5.【答案】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
在Rt△ADE和Rt△ADF中,
,
∴Rt△ADE≌Rt△ADF(HL).
∴∠ADE=∠ADF,即DA平分∠EDF. 故A正确;
∵Rt△ADE≌Rt△ADF,
∴AE=AF. 故B正确;
∵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上任一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
因为要选择不正确的,A、B、C均正确,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利用HL证明Rt△ADE和Rt△ADF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ADF,从而有DA平分∠EDF成立;
(2)利用(1)中证得的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得AE=AF;
(3)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说明 ;(4)角两边上任意一点到角平分线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6.【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5cm时,周长是:5+5+6=16cm;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cm时,周长是5+6+6=17cm;
故答案为: D.
【分析】第三边长是 或,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 在△ABC中,AB=AC,∴∠B=∠C,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BC=2BD ,由于题目给出的条件不能证明AB=BC,∴得不出AB=2BD,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AD⊥BC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ABC中,AB=AC, AD平分∠BAC, ∴ BD=CD ,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判断A选项;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可判断C、D、B选项.
8.【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N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
∴MA=MB,
∴ △ACM的周长AC+CM+AM=AC+CM+MB=AC+BC,
∵ AC=6,BC=10,
∴△ACM的周长=AC+BC=16,
故答案为:C.
【分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9.【答案】A
【知识点】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解: ∵PA+PC=BC,PB+PC=BC,
∴PA=PB,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的作图为线段AB垂直平分线,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分析】 由题意可得PA=PB,则点P在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结合垂直平分线的作图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A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D作DH⊥OB于H,
∵OD平分∠AOB,DE⊥AO,DH⊥OB,
∴DE=DH=3,
∵F是射线OB上的任一点,根据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DF≥3,
∴DF的长度不可能是2.8,
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D作DH⊥OB于H,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DH,再根据点到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得出DF的长度不小于3,从而得出答案即可.
11.【答案】9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EA=EB,则,又∵AC-BC=3,∴BC=AC-3,带入可得:AC-3+AC=15,解得AC=9。
故答案为:9.
【分析】先由垂直平分线得到EA=EB,然后根据的周长为15,再通过线段等量代换,得到BC+AC=15,再利用条件 "AC比BC长3",最终求出AC长。
12.【答案】20cm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过点M作MD⊥AB交AB于D,
∵∠C=90°,AM平分∠BAC,CM=20cm,
∴MD=CM=20cm.
故答案为:20cm.
【分析】过点M作MD⊥AB交AB于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求解.
13.【答案】AC=AD或 BC=BD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 , AB=AB ,
∴要使用HL证明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AC=AD或B=BD .
故答案为:AC = AD 或 BC = BD .
【分析】根据 判断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连接AD和AE,如下图:
∵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
∴BD=AD,AE=EC,∠B=∠DAB,∠C=∠EAC
∵BD2+CE2=DE2
∴ AD2+AE2=DE2 ∴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DAE= 90°
∴∠B+∠DAB+∠C+∠EAC+90° = 180°
∴2(∠B+∠C)=90° ∴∠B+∠C=
∴∠A=180°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AE=EC,∠B=∠DAB,∠C=∠E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C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
15.【答案】5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90°,AD平分∠BAC,DE⊥AB,DE=3,
∴DC=DE=3,
∵BC=8,
∴BD=BCDC=83=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C=DE=3,再计算求解即可。
16.【答案】2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内错角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得到AE=AB即可求出答案。
17.【答案】(1)解:如图1,射线就是的平分线;
(2)解:如图2,直线即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平行线;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构造正方形ABCD,连接BD并延长,射线BD即为所求;
(2)构造正方形ABCD,CD所在直线即为所求.
18.【答案】(1)证明:∵CF∥AB,
∴∠B=∠FCD,∠BED=∠F,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BDE≌△CDF(AAS);
(2)解:∵△BDE≌△CDF,
∴BE=CF=4
∴AB=AE+BE=2+4=6,
∵AD⊥BC,BD=CD,
∴AC=AB=6.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FCD,∠BED=∠F,由AD是BC边上的中线,得到BD=CD,于是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CF=4,求得AB=AE+BE=2+4=6,于是得到结论.
19.【答案】(1)证明:∵AB∥CD,
∴∠1=∠AEG,
∵EG平分∠AEF,
∴∠AEG=∠FEG,
∴∠1=∠FEG,
∴FE=FG,
即△EGF是等腰三角形;
(2)解:∵∠1=40°,∠1=∠AEG=∠FEG,
∴∠AEF=40°+40°=80°,
∴∠2=180°-80°=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AEG,求出∠AEG=∠FEG,推出∠1=∠FE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求出∠AEF的度数,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即可.
20.【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C=60°,AB=CA,
在△ABE和△CAD中 ,
∴△ABE≌△CAD(SAS),
∴AD=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解:∵△ABE≌△CAD(已证),
∴∠ABE=∠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又∵∠BFD=∠BAD+∠ABE,
∴∠BFD=∠BAD+∠CAD=∠BAC,
又∠BAC=60°,
∴∠BFD=60°.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可得AB=AC,易证△ABE≌△CAD可得AD=BE;(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E=∠CAD,进而根据∠BFD=∠BAD+∠ABE即可求∠BFD的度数.
21.【答案】(1)如图所示:
(2)证明:在中,,
∴,
∵平分,
∴,
∵,
∴,
∴,
设,则.
∵,
∴,
∴,即.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1)利用尺规作图,作出∠ABC的平分线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设,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建立关于x方程并解之即可.
22.【答案】(1)证明:∵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
即:,
在和中
,
∴.
∴;
(2)证明:∵,
∴,
∴,
∵,
∴.
在和中
∴.
∴.
又∵,
∴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先利用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求出,再利用“SAS”证出,可得AN=BM;
(2)先证出,可得,再结合,可证出 是等边三角形.
23.【答案】(1)解:∵AB=AC,
∴∠B=∠C,
∵∠A=40°,
∴∠B= =70°
(2)解:如图连接DE,DF,
在△BDE与△CFD中,
,
∴△BDE≌△CFD(SAS),
∴DE=DF(三角形全等其对应边相等),
∵G为EF的中点,
∴DG⊥EF,
∴DG垂直平分EF.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C,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
(2) 连接DE,DF ,利用SAS证明△BDE≌△CF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DE=DF,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24.【答案】(1)证明:∵,,
∴,
∵,
∴,
∴,
∵,
∴,
∵,
∴,
即;
(2)证明:如图,过点A作于点M,作于点N.
则.
∵,,
∴,
∵,
∴()
∴.
∴AD平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解:的度数不变化;
如图,理由:在上截取,连接.
∵,
∴.
∵,,,
∴.
∴,.
∴,即是等边三角形,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可知线段OB=O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C;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可得∠BDC=∠B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量代换原则,可得∠ABD=∠ACD;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B=AC;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M=AN;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平分∠CDE;
(3)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可得AD=PD;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D=AP,∠BAD=∠CAP;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ADP是等边三角形,∠DAP=60°;根据等量代换原则,即可求出∠BAC为60°.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