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学习目标
1. 了解 20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的历史作用。
2. 了解国际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了解国际金融变化的主要表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重点
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
难点
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1. 20 世纪初的世界经济
(1)特点: 垄断资本主义 继续发展。
(2)结果: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
(1)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
①背景:俄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 年苏联成立。
②措施: 新经济 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工业总产值于 1937 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资本主义国家
①背景: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②方式:美国通过 罗斯福新政 扭转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
(1)资本主义国家
①措施:将政府宏观调控与 市场调节 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
②评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
(2)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①经济状况: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也陷入困境。
② 结 果:1989 年,东 欧 发 生 剧 变;1991 年, 苏联 解体。社会主义经济面临挑战。
(3)中国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②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③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4)发展中国家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②措施: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 国有 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③结果: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4. 21 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
(1)发展情况: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中国对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 国际贸易组织
(1)关贸总协定
①背景: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与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
②产生: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 1947 年达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③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④作用: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
①成立:1995 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 世界贸易组织 。
②宗旨: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作用: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 对外开放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国际贸易形式:20 世纪后期以来,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
3. 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 互联网 技术和 通信技术 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同时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 二战后初期的国际金融
(1)在美国主导下, 布雷顿森林 体系建立。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①成立:194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 世界银行 相继成立。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主要业务活动: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③世界银行: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2.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变化
(1)主导趋势: 资本 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
(2)表现
①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特别是 证券市场 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②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3)存在风险: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4)中国的国际金融地位: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3. 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
(1)原因: 计算机 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2)发展状况
①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自动取款机开始投入使用。
② 20 世纪末,信用卡公司实现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的联网。
③ 21 世纪以来, 互联网 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习题巩固
1.1920年,列宁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但是在电气化初期便出现了燃料、原料不足等问题,工业中心荒芜一片。当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减少了1/3,使得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电气化计划暂时告一段落。这表明苏俄当时( )
A.亟待调整政策以恢复国民经济 B.农业集体化运动遭遇挫折
C.应该全力粉碎敌对势力的进攻 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2.[2023江苏睢宁一中模考]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沙尘暴问题十分严重。193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联邦土地放牧控制法案——《泰勒放牧法》,结束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公共草地无限制掠夺式利用的状态,草场的利用从此由法律进行监督管理。这反映了( )
A.政府全面干预社会运行 B.法制建设助推可持续发展
C.中央政府职能得到强化 D.政府立法缓解了社会矛盾
3.194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无限期停止向苏联出口美国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长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杜鲁门政府进一步强调,贸易管制的广度和深度必须能够影响苏联的整个生产体系。这说明( )
A.马歇尔计划的推广受阻 B.霸权主义恶化国际局势
C.美苏冷战对峙态势加剧 D.两极格局基本框架奠定
4.[2023陕西宝鸡期中]1973年至1979年,英国、法国、日本、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上涨率分别为15.6%、10.7%、10.0%、8.5%,与之相随,经济增长率全面下降,失业率上升。针对这一局面,这些国家纷纷( )
A.严格限制货币供应 B.扩大政府财政开支
C.提高劳工工资待遇 D.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5.[2023广东普宁市华侨中学期中]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中的外资银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明显上升,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 )
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 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知识点2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6.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40多年里,各国经过数次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近10万种,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36%减至4.7%。到1985年5月为止,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已发展为90个国家和地区,总贸易额占世总贸易额的80%以上。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B.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C.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D.确立了全球贸易新秩序
7.[2023河南驻马店联考]2023年3月17日,某国际金融组织执行董事会批准对融资保证政策进行修改,允许该组织向处于“极高不确定性”的国家提供新的短期贷款。执行董事会表示,此变更将适用于处在“超出国家当局控制及经济政策范围以外冲击”的国家。该金融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8.[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2009年修订的《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截至2020年底,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这反映了( )
A.政府推动体制改革深化 B.新贸易形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C.新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 D.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