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无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无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2 16: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外交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的主要外交成就。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表现。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及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2)三大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①“另起炉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它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成就
①与苏联等国建交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③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④与多国建交
1956年,中国已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2.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外交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2)成就
①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②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3.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4)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外交
(1)外交政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外交成就
①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②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
(1)外交政策
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2)外交成就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3.21世纪的中国外交
(1)外交政策: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外交活动
①中国于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②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活动
(1)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中国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与非洲国家合作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中共十九大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
(1)调整
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成就
①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
②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也相继出台。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4.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
(1)支持联合国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2)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中国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习题巩固
1.下图为创作于1951年的漫画《亚洲民族团结》,该漫画意在体现(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彻体现 B.新中国致力维护地区和平的外交立场
C.“求同存异”方针的突出表现 D.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章百家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一20世纪中国外交的历程与经验》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分析我国面临的威胁,开启了自觉加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并利用现行规则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本国的发展。”据此可知( )
A.外交政策调整取决于国际形势演变 B.中国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 D.实现了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调整
3.周恩来在一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可能是( )
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亚非会议
4.1950年,喜欢中国的日本人仅为 0.5%。其后,随着中日两国之间往来的逐渐增多,喜欢中 国的日本人略有上升,1957年为2%,到20世纪60年代初基本上达到4%以上。这一变化
A.奠定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基础 B.是中美关系缓和推动的结果
C.改善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D.是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
5.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国外派出了20位将军大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队伍主要是职业外交家,他们“大多属于外语、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科班出身,普遍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外交人员的日益专业化
C.拓展与欧美国家建交新途径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6.有外国学者指出,周恩来的务实还体现在“他是把民族利益放在意识形态之上的政治家”。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实践是
①另起炉灶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不结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材料描述的和下列哪件史实有关(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盟约
8.1990年4月,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干涉中国内政时,邓小平说,这让他联想到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反映出
A.中国面临着与百年前类似的局势 B.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邓小平高度重视历史的重要作用 D.中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