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阿 Q 正传》(节选)与《边城》(节选) 联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阿 Q 正传》(节选)与《边城》(节选) 联读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21: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两种国民性的揭示
冷峻与温情
——《阿 Q 正传》(节选)与《边城》(节选)联读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领悟两位大师对国民性的揭示。
2.通过鉴赏对比,感受鲁迅和沈从文不同的审美风格。
【教学重点】
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领悟两位大师对国民性的揭示。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和沈从文不同的审美风格。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任务】
1.阅读《阿 Q 正传》和《边城》整部作品,了解两部作品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精读两篇课文,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特征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阅读研习资料:张梦阳《<阿 Q 正传>艺术欣赏》、严敏《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等相关文献,了解两部小说的创作背景、形象意蕴、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21 年,一位名为“巴人”的作家在《晨报副刊》连载小说《阿 Q 正传》,令很多读者惶恐不安。“他们大部分疑神疑鬼的,以为‘巴人’是他们的老朋友,就在讽刺他们”。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高一涵先生说他的一位朋友怀疑这篇小说里的一些情节“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原因是“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
阿 Q 到底是谁,为何让大家如此惶恐,让我们走进小说。
二、任务一:文本重组,体会阿 Q 的性格特征
1.《阿 Q 正传》(节选)用两个章节来描述阿 Q 的“行状”:第二章“优胜记略”,第三章“续优胜记略”。如果这一部分让你来写作,你会抓住阿 Q 的什么特点展开?试将下列六组素材进行组合,小组交流讨论这样组合的理由,全班交流分享。
第 1 页 共 5 页
小组 组合方式 组合理由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
片段一
Q 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
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 Q 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 Q 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片段二
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 Q 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 Q 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 Q 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片段三
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
“哙,亮起来了。”
Q 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Q 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
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 Q 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第 2 页 共 5 页
片段四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他这回才有些感
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片段五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 Q 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
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 Q 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 Q 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 Q 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
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早已有些高兴了。
片段六
这王胡,又癞又胡,别人都叫他王癞胡,阿 Q 却删去了一个癞字,然而非常渺视他。阿 Q 的意思,以为癞是不足为奇的,只有这一部络腮胡子,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他于是并排坐下去了。倘是别的闲人们,阿 Q 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王胡旁边,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
Q 也脱下破夹袄来,翻检了一回,不知道因为新洗呢还是因为粗心,许多工夫,只捉到三四个。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Q 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看不上眼的王胡尚且那么多,自己倒反这样少,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响。
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说:“这毛虫!”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Q 近来虽然比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更高傲些,但和那些打惯的闲人们见面还胆怯,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这样满脸胡子的东西,也敢出言无状么?
2.小组交流阿 Q“行状”时,师生明确其性格特征。
示例:荒唐无知、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软弱卑怯、麻木健忘等。
第 3 页 共 5 页
三、任务二:比较异同,感受大师笔法之妙
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小组发言。
事件 挑事者 被打骂者 事后阿 Q 言行与心理
优胜 1.口角
2.口角继续
记略
3.赌钱
续优 1.遇见王胡
胜记 2.遇见假洋鬼子

3.遇见小尼姑
2.小组交流后师生明确
事件 挑事者 被打骂者 事后阿 Q 言行与心理
1.口角 闲人们 阿 Q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2.口角继续 闲人们 阿 Q 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



桩家与 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仿佛是

3.赌钱 阿 Q 自己打了别个一般、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
同伙

1.遇见王胡 阿 Q 阿 Q 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赵家减了威风、也
续 便小觑了他、无可适从的站着
优 2.遇见假洋鬼 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似乎完结了一件事
胜 阿 Q 阿 Q 反而觉得轻松些、慢慢的走、早已有些高兴
记 子 了

3.遇见小尼姑 阿 Q 小尼姑 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仿
佛全身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3.小结
“优胜记略”中“闲人们”“桩家与同伙”欺负阿 Q;在“续优胜记略”中,人物不再是抽象的“闲人们”和“桩家与同伙”,而是具体的王胡、假洋鬼子和小尼姑;阿 Q 由先前的被人欺辱到先侮辱别人,然后大部分情况下又被打;先写其“可怜”,再突出其“可恨”。在“优胜记略”中,阿 Q 都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在“续优胜记略”中,阿 Q 由“无可适从”到“有些高兴”再到“飘飘然”,有了更多的变化;小说内容更充实、阿 Q 的形象更鲜明。因此可以说“续优胜记略”是“优胜记略”的反转和深入。
四、任务三:表达交流,说说“精神胜利法”和“未庄” 1.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①课堂练笔: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在( )的情况下,采用
( )的方式,从而( )的心理调节方法。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示例: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在现实中遇到失败而又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采用逃避、自欺自骗的方式,从而得到解脱和满足的心理调节方法。
第 4 页 共 5 页
2.未庄
①学生交流:“我眼中的未庄”
②教师点拨
辛亥革命前后,“未庄”这样的村庄普遍存在,它病态落后。未庄的人们自私冷漠、愚昧麻木、虚伪奸诈、恃强凌弱、趋炎附势。
3.教师补充
Q 式的国民、未庄式的社会,鲁迅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提过,比方说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七)》“对于羊显现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
相,所以即使显得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鲁迅《两地书》“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五、任务四:跨界阅读,阐发看法(课外练习)
1930 年,王乔南打算将《阿 Q 正传》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写信征求鲁迅的意见。10 月 13 日鲁迅在致王乔南的信中说:“我的意见,以为《阿 Q 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课下观看电影《阿 Q 正传》,结合上述文段,谈谈你的理解。
板书设计
阿 Q 正传(节选)
优胜记略 续优胜记略
片段三 片段六 学生板书
片段一 片段五 课堂生成
片段四 片段二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