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主题一:科学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主题一:科学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8-07 17: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汇编(按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主题一:科学探究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15分;第Ⅱ卷23页,为非选择题,175分;共190分。考试时间为19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5分)
1.(2015龙岩1)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更改实验结果 B.重新实验 C.马上否定假设 D.放弃实验
2.(2015广州2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直接把手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种子萌发时放出的气体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3.(2015广州30)下列实验不需要计算平均值的是
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2015杭州3)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
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5.(2015龙东23)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
编号
温度
空气
土壤湿度
光照
纸盒左侧
25℃
充足
湿土
有光
纸盒右侧
25℃
充足
湿土
无光
A.温度 B.空气 C.土壤湿度 D.光照
6.(2015龙东25)下列哪一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A.温度 B.空气 C.光照 D. 水分
(2015孝感3)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
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50
20
无光
通风
适量

50
20
有光
通风
少量
A.水分 B.空气 C.光照 D.温度
(2015湘潭5)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
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组 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平均值
55.9%
63.7%
69.7%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2015孝感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
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
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右图所示。预测
实验的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A.乙腐败时甲没有腐败 B.甲腐败时乙没有腐败
C.甲乙会同时腐败 D.甲乙永不腐败
10.(2015益阳2)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取材部位是口腔内侧壁
B.测种子发芽率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C.叶横切徒手切片须用一块刀片缓慢切割
D.燃烧的蜡烛放入萌发的种子瓶中立刻熄灭
(2015眉山1)某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
入10只鼠妇,过一段时间观察统计鼠妇的分布情况,下表是该小组重复实
验5次所统计数据的平均值。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环境时间(分钟)
2
3
4
5
6
7
8
9
明亮
7
4
1
0
0
0
0
0
阴暗
13
16
19
20
20
20
20
20
A.该实验过程明暗两种环境的差异只能是光照
B.该小组重复5次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实验中明暗两种环境所放入的鼠妇大小可以不同
D.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015珠海61)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
在两个花瓶中撒下了等量的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
表所示)。另一同学对此设计提出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花盆
阳光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暗室
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处
C.两个花盆都应保持水分充足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
(2015珠海63)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如果将草
地上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
A.草地、裸地、灌木丛的温度差异 B.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C.草地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D. 草地、裸地、灌木丛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
(2015眉山5)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某科研组对一
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实验,正确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应选择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B.应将所先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进行实验
C.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
D.应在放入小麦种子后的第七天才开始观察统计
(2015自贡7)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实验(如下表),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序号
实验材料
处理
实验结果
1
点燃的蜡烛
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里,经过一定时间的光照。
蜡烛熄灭
2
一只小白鼠
小白鼠死去
3
点燃的蜡烛+一盆植物
蜡烛没有熄灭
4
一只小白鼠+一盆植物
小白鼠正常活着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提供给了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
B.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离不开植物产生的氧气
C.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污浊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
D.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5分)
16.(2015锦州29)(5分)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减小研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张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的蒜瓣的数量应
   ,然后将甲花盆分子阳光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
气体体积应   
根据假设预测,甲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绿色的,乙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
是   的
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
行   
17.(2015衡阳34)(6分)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作出假设: 。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21cnjy.com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2·1·c·n·j·y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34%。2-1-c-n-j-y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
(5)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
18.(2015锦州30)(5分)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图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版权所有:21教育】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鲜猪肉100g
5℃
一天
鲜猪肉不变质

鲜猪肉100g
28℃
一天
鲜猪肉变质
(1)它们提出的条件问题是   ?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   ,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
100g的原因是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9.(2015江西18)(5分)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15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条)


第1次统计
第2次统计
第3次统计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      条,该实验探究引
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图
中X的数值为      .
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
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
头次数会越      .
(4)若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使用,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将会    .
20.(2015杭州9)(5分)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熟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②……。③讲A、B两张叶片至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21教育网
写出实验步骤②
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
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
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的实验结
果的其他变量 、
21.(2015广州36)(8分)家康在学校打扫时发现:马缨丹(一种植物)附近几乎没有蚊子,而在长廊尽头的迎春花附近蚊子成群。他想设计实验探究“马缨丹有没有祛除蚊子的作用”21*cnjy*com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将马缨丹、迎春花两种植物放入一个透光的纱帐内,施加 的水和
肥料,然后在两种植物的中央放入30只蚊子,静置5分钟,接着每隔5
分钟统计一次数据。
若将马缨丹设置为实验组,则迎春花为 组。实验过程中为了减
少误差,建议做 实验。
(4)(2分)请你根据(2)、(3)小题,完善以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时间
组别





家康在实验中发现,长廊的另一端较潮湿且有积水,就此提出:积水更有
可能是招惹蚊子的原因。家康设计第二轮实验如下图,请在横线填写出相
应变量。
22.(2015鄂州42)(5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
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
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作
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
下列问题:
①在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
③步骤⑦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
。21·cn·jy·com
(3)利用右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
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 移动。
23.(2015黄冈46)(5分)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
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
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
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
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
结果如下表: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
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于装置的
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请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探究性问题:

24.(2015成都33)(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装置




场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请分析回答:
该研究小组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 和 两个变量
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若将甲组合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比较这两组实验的
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根据 组和 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
没有明显的影响。
(4)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
25.(2015宜昌42)(5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
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5)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逐渐减少,是因为
      。
26.(2015呼和浩特16)(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下表:www.21-cn-jy.com
装置
种子数
条件
温度
实验结果
A
50粒
潮湿
25℃
48粒萌发
B
50粒
潮湿
2℃
0粒萌发
C
50粒
干燥
25℃
0粒萌发
D
5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0粒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有 组对照实验,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2)A装置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3)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
27.(2015杭州10)(5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 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
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 陶罐的降温效果指
数(降 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 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
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
(ii)
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试
解释其原因。
28.(2015呼和浩特17)(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此实验证明了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为探究“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
29.(2015兰州32)(8分)下列步骤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一次探究实验。
①取两个相同的水槽,分别标记A、B;
②在A水槽中加入2000mL河水,B水槽中加入2000mL自来水;
③在A、B两水槽分别加入同种、同样大小的蝌蚪各一只;
④每隔一天向A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B水槽不添加;
⑤其他培养条件都相同,每两天换1000mL河水;
⑥每天喂食等量的同种饲料,并记录蝌蚪发育情况。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第一处是 ;
第二处是 。
(3)该探究实验中设置B水槽的目的是 。
30.(2015乐山63)(5分)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a组和b组、c组和d组
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
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
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
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
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
组是 。
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或“最
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31.(2015龙东52)(4分)根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问题:
(1)在擦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_。
(2)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________。
(3)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____移动。
(4)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倍。
32.(2015龙东53)(5分)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②的目的是形成_____________。
(2)过程③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____________溶解在酒精中,使叶片变成
__________色。
(3)过程④的目的是检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不是_________________。
(4)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33.(2015娄底37)(5分)某班学生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他们做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
(3)探究过程:
a.全班同学分成8组
b.在甲纸盒中装入100粒白围棋,在乙纸盒中装入黑、白围棋各50粒,分
别摇匀
c.分别从甲、乙两盒中随机各取一粒围棋,组合在一起,并在表格中记录
两围棋的组合情况(一黑一白组合用A表示,两粒白围棋组合用B表示)。
然后将围棋分别放回原纸盒,摇匀。
d.重复c步骤20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类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A(黑白)
11
8
9
12
10
7
12
10
B(白白)
9
12
11
8
10
13
8
10
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其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

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对于以上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其数据处理结果是
男女比例为 。
(6)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34.(2015齐齐哈尔54)(5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l)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1*cnjy*com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熟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宄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
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两分
钟,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在此实验中设置阴
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目的是
(4)分析结果,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
35.(2015台州7)(3分)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但是,竹子不会因此而死去,而且来年还长得比往年更加枝叶繁茂.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1)对这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箭环蝶长期有规律地爆发,可能使竹子的变异性增加
B.箭环蝶与竹子之间已达到完美程度,都不需要继续变异
C.有益于竹子的微小变异被遗传下来,最终成为竹子特有的性状
D.箭环蝶“大脑”与人脑一样发达,知道竹子死了自己也活不了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表.【来源:21cnj*y.co*m】
箭环蝶
停留数(只)
清水
0.5%
白酒
0.5%
蔗糖水
0.5%
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
建立的假设是     .
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图).你的解释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6.(2015台州5)(3分)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实验前用手握住装
置乙的试管外壁,
观察红色水滴能否
移动.这是为了检
查装置的     
 性.设置乙装置的作
用是      .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
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
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      .
(3)甲装置内因      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37.(2015云南47)(6分)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法
萌发数

20
有光,不加水,25℃
0

20
有光,适量的水.25℃
19

20
有光,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
0

20
无光,适量的水,25℃
18

(1)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②组与________组进行对照。
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测定大时种了的发芽率,可让种子处在与上表____________ 组相同
的环境中。
(5)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38.(2015营口16)(5分)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
编号
玉米种子数量
(粒)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
(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1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25℃
2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 -15℃
3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 25℃
4
20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5℃
以上四组培养皿中种子能萌发的是 号,则其萌发所需营养物质来自
于种子的
(2)1号培养皿和3号培养皿的对照实验变量为 。
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种子而不放1粒的原因是 。
该实验结论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和充足的空气。
装置




温度
23 ℃
光照情况
日光下
黑暗中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粒数
92
0
93
0
39.(2015资阳27)(5分)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
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
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
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
应该是? ?组。你
判断的理由是:该组种子萌发出的幼苗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
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要证明“光照的有无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
用?? 两组作对照。根据这组对照实验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40.(2015资阳28)(5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 ℃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
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41.(2015福州33)(7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
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
是作为 ,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
是否与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
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
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 ,且速度比乙房
间 ,由此可得出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
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42.(2015张家界34)(6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
他条件都相同。
(2)此实验分三组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检测,该方法属于 检测。
(3)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某小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
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上班时段”的数
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
中表示。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
度 。
(6)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43.(2015湘潭36)(6分)右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
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图中曲线乙表示 的
消化。
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 。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
管进行对照实验。
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
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44.(2015襄阳55)(6分)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取三个玻璃缸编号为甲、乙、丙,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
蚪饲料;
b.在三缸中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少于5只),保持水温
22-25℃;
c.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成青蛙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
(1)该探究实验中,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 。
(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甲状腺激素能 蝌蚪的
生长发育。
食盐加碘、多吃海带和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
紫菜均为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的分化。
海洋同一水域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藻类植物,影响这些藻类植物分
层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青蛙与水稻相比,在
结构层次上多了 这一层次。
45.(2015益阳26)(5分)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
25℃
97(每条金鱼测3次)
2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
35℃
97.5(每条金鱼测3次)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
15℃
35(每条金鱼测3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 张合的次数来
测定。
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在同一条件下
测试金鱼的呼吸次数。
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
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 ;理由
是 。
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 (填增加或减少)。
46.(2015淮北35)(5分)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www-2-1-cnjy-com
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实验的假设是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 的棉花团处聚集,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
食物
(4)为了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做多次实验.这种做法称为
A.设置重复组 B.求平均值 C.设置对照组 D.排除无关变量
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47.(2015益阳32)(5分)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右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
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
“尝试与错误”次数。据此回答:
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
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
能力比蚯蚓强,
这种差异主要由__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结论: 。
(3)上述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答出一项即可)

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仍以小白鼠为例,再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48.(2015龙岩37)(3分)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
② 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 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
④ 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组。
(3)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生殖。
49.(2015龙岩38)(4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玉米苗15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甲、乙、丙三组设置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见下表)。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
(2)甲、乙两组中,若玉米苗的生长需要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 组玉
米苗长势较好。
乙、丙两组中,若丙组玉米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玉米苗的生长还需
要 。
(4)每组选择多株玉米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50.(2015宁波6)(3分)今年5月11日,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料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到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②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mm;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mm;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mm;均长出叶,平均6mm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mm;均长出叶,平均7mm
5月21日
均长出幼苗,平均高度32mm
根萎缩;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mm
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 (填种子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
无法发育成幼苗。
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
为 。从种子的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
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 。
破损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D
C
A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C
C
D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75分。
19.(5分)(1)5 溶氧量 (2)76 (3)多 (4)加快
20.(5分)(1)将植物置于光照下3-4个小时 (2)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使叶片脱色 (3)A叶片加碘液后不变蓝,B叶片加碘液后变蓝
(4)温度 光照强度
21.(8分)(1)马缨丹没有(或有)祛除蚊子的作用。(2)同等(相同等合
理的就得分) (3)对照组 重复或多次
(4)(2分)正确写出“组别”的得1分;正确写出“时间”的得1分。
时间
组别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实验组(或马缨丹)
对照组(或迎春花)
(5) 不放水(“不做任何处理”) 放水(答案顺序可互换)
22.(5分)(1) 植物(玉米)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2) ①叶绿素
②光 ③叶片的见光部分(c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
粉遇碘变蓝 (3)向左
26.(4分)(1)三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缺一项不得分)
(2)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胚不完整(答出其中一项即得分)(3)逐
渐减少
加入 一定数量的蝌蚪,而不是一只。(答案合理即得分)(3)起
对照作用
30.(5分)(1)海拔高度 (2)b组 c组 (3)平均值 (4)D
43.(6分)(1)蛋白质(2)小肠 葡萄糖 (3)1和3 (4)温度对唾液
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5)实验时间不足,淀粉没有充分分
解成麦芽糖,剩余淀粉遇碘变蓝色。(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
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合理亦可
48.(3分)(1)NAA(或植物激素)浓度 (2)D (3)无性(或营养)
49.(4分)(1)变量不单一(或变量有两个) (2)乙 (3)无机盐
(4)避免偶然性
50.(3分)(1)胚轴 (2)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水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