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6.1亚欧与欧洲的气候(第3课时)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6.1亚欧与欧洲的气候(第3课时)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2 08:40: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湘教七下第六章 分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一 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气候等地理特征”。
学习者分析 前面两课时已经掌握了地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学生可以用迁移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气候的特征,
学习目标确定 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述欧洲的地形、气候特征,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形、气候特征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学习评价设计 1.能够说出亚洲气候的四大特征2.能够欧洲气候的特征。4.能够归纳出认识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归纳出亚洲气候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图片导入 在图中找出亚洲主要气候类型 亚洲气候特征之一是什么?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地形地势) 4.亚洲赤道附近气温和亚洲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如何?体现亚洲气候特征之二? 5.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亚洲气候特征之三? 6.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7.亚洲哪种气候类型最多?有哪几种?亚洲气候特征之四是什么? 8.亚洲为何季风气候显著? 9.归纳描述的典型表述语言:①典型表述语言:复杂多样或单一(以××.气候为主)②典型表述语言:......气候分布广泛,主要特征为.....(气温和降水等要素)③典型表述语言:.....气候分布在该区域的.....方位。 1.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包括苔原气候) 其他:高山高原气候 结论:亚洲共11种气候类型,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 。 2.气候复杂多样。 3.合作探究: 纬度因素: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海陆因素:东西距离长,受海洋影响差异大 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多样 4.赤道附近常年如夏;奥义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亚洲各地气温差异显著。 5.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量少。(冬冷夏热降水少) 6.合作探究:①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或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②亚洲温带面积广阔(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③亚洲东西距离最长,深居内陆部分面积广。 7.季风气候类型最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8.成因分析: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满分20分) 能够说出亚洲气候四大特征。(20分) 2.能够归纳气候特征的探究方法四点。(20分)
任务二:归纳出欧洲的气候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学以致用: 11.欧洲的气候特征有哪些?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根据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分值) 能够说出欧洲的气候特征。(20分)
任务三:能够总结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归纳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探究要素。 2.合作完成P8~P9活动的2~5题。 1.①主要的气候类型②典型气候特征③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①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变化不大。②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递减。 利物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西风影响,冬季温和;漠河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 4.甲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 5.1~5项(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起重要作用)。 考查学生综合思维的归纳能力。(40分) 能够概括出了解气候特征的四个方面(20分) 能够完成课本活动。(20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100) 60——79 80——89 90——100
拓展学习设计: 查询:南极洲的气候特征。 能够说出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满分10分)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附评价量表
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不断提问,学生反复多次说,学生就基本学会了区域地理自然概况的了解方法,地理学习时间很有限。需要在课堂要效率,只有反复强调方法。学生掌握方法后可以举一反三。
附:课时作业:
6.1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 课时作业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2023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中)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亚洲都有分布,主要是因为亚洲( )
A.人口众多 B.东西跨经度小 C.季风气候显著 D.南北跨纬度广
2.下列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的是( )
A.③ B.⑤ C.② D.⑧
3.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气候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几位同学描述到亚洲各地度假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小明:在阿拉伯半岛,我乘着雪橇逛街
B.小畅:我在去蒙古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见了大草原
C.小兰: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游泳圈在死海中畅游
D.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
【答案】1.D 2.B 3.C 4.A
【解析】1.亚洲南部位于赤道以南,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北跨纬度广,所以亚洲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D正确;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不是主要原因,AC错误;亚洲东西跨经度大,B错误。故选D。
2.②是热带季风气候,⑧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故选B。
3.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以及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即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亚洲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没有海洋性气候分布,故C选项错误,ABD选项正确。故根据题意,故选C。
4.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不可能乘坐雪橇出行,故A错误。蒙古大部分位于蒙古高原,草原广阔,故B正确。死海盐度高,浮力大,不带游泳圈也可以浮上来,故C正确。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旅店安排在屋顶上睡觉也是对的,故D正确。故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通过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
5.(2024上·湖北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亚洲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下图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⑤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详解】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甲地最高气温在15℃以下,降水稀少,属于极地气候;乙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⑤位于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丁图。故选D。
(2024上·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统考期末)读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6.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中、这四个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7.下列四幅气候资料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6.A 7.C
【解析】6.由图可知,①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④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由图可知,③地位于亚洲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A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干燥;B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C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D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024上·广东揭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及米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9.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世界滑雪天堂”的优势是( )
A.海拔高,积雪多,雪期长 B.丘陵地形,积雪多
C.河湖广布,利于结冰 D.植被茂盛,雪期长
10.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答案】8.B 9.A 10.B
【解析】8.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B正确;中部平原、东部内陆和西部沿海地区无举办地分布,ACD错误,故选B。
9.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风,潮湿的地中海和 西洋海风随着阿尔卑斯 的海拔升 变成降雪。在雪量充 的滑雪场每平方米冬天的降雪量可以达到5 以上。积雪期也是从10 开始直到来年的6 份,长达8、9个 的积雪期保障了雪季的长度,个别冰川滑雪场甚 全年开放,因此,阿尔卑斯山区成为“世界滑雪天堂”,A正确;阿尔卑斯山区以山地为主,B错误;河湖广布、利于结冰和植被茂盛与雪期长无关联,CD错误。故选A。
10.读米兰气温降水图可知,米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温和多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欧洲西部分布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脉,海拔高,积雪多,雪期长,成为“世界滑雪天堂”。
二、解答题
11.(2024上·湖南岳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亚洲有三家环球影城,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大环球影城所在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新加坡属于 (气候类型),从纬度位置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附近。
(2)由图可知,北京气候特征可描述为夏季 ,冬季 。
(3)比较北京和大阪两地的气候差异(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并分析造成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来自北京的初中生小明,寒假期间赴新加坡环球影城旅游,需要准备下列哪些物品?请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2)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3)气温方面:大阪冬季气温比北京高或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小;降水方面:大阪年降水量比北京多或雨季时间比北京长;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4)雨伞,选择雨伞的原因是: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寒假期间降水丰富,需要带好雨具;不选择羽绒服、防寒帽和雪地靴的原因是:寒假期间,新加坡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不需要御寒的衣物。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三地气温和降水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气候、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思维能力。
【详解】(1)读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从纬度位置看,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读北京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
(3)读大阪和北京的位置和两地气温和降水图比较可知,两地都位于亚洲东部,北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阪位于日本的本州岛上,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的影响大,北京位于亚欧大陆上,受陆地影响较大,所以大阪降水比北京多,气温年较差较北京小,因此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4)读新加坡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新加坡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所以到新加坡旅游不需要带羽绒服、防寒帽和雪地靴,需要带雨伞。
12.(2024上·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如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下列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气温 (南北/东西)差异大,气候类型 。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候显著。
探究维度二:地形、地势与河流
(3)地形:图中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有“ ”之称。
(4)地势与河流: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受地势影响,河流呈 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
(5)气候与河流: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乙/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乙/丙)地区。图中丙地气候特征是 ,该地河流源远流长的气候因素是: 。
【答案】(1)南北 复杂多样
(2)太平 季风
(3)世界屋脊
(4) 中部高、四周低 放射状
(5) 丁 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降水丰沛
【分析】本题以亚洲简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与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南部被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所以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跨纬度广,气温南北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5)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乙河流位于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无结冰期,流量变化小;丁地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因此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丁地,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丙地,该地降水丰沛,河流源远流长。
13.(2023上·河南焦作·八年级焦作市实验中学校考开学考试)请你利用学习大洲的方法认识欧洲。图左为欧洲气候类型图,图右为欧洲地形图及沿东经10°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4分)
地理位置
(1)欧洲东邻 洲,北临北冰洋、西临 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
(2)欧洲大部分位于北纬 40°与 (特殊纬线)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
气候特征
(3)欧洲气候类型 (单一/多样),其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是典型 气候。
地形特征
(4)欧洲地形以山地、 为主,平均海拔低,沿东经10°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反映出地势特征是 (单项选择)。
A.地形复杂,多种多样 B.地势中部低,南北较高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地势起伏大,呈阶梯状
河流特征
(5)图中甲地区附近河流数量 (多 / 少),受地形地势影响,多数河流流向大致为 。完成该地区气候与河流的关系框图。
① ,② ,③ ,④ 。
【答案】(1) 亚 大西
(2) 66.5°N/北纬66.5° 北温带
(3)多样 温带海洋性
(4)平原 B
(5)多 由南向北流 温和湿润 比较均匀 无 小
【分析】本大题以“欧洲气候类型图”和“欧洲地形图及沿东经10°地形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欧洲的位置、地形区、地势特征、气候类型和特征、河流及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欧洲东邻世界面积最大的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形状呈“S”的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和黑海。
(2)读图可知,欧洲大部分位于40°N与66.5°N(北极圈)之间,北极圈穿过欧洲北部,跨北寒带和北温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读图可知,欧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其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
(4)读图可知,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如果沿东经10°作地形剖面图,可以反映出欧洲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部低,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5)读图可知,图中甲地区附近河流数量较多,如莱茵河、易北河等,甲地区南高北低,受地形地势影响,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甲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其中,气温特征是气候凉爽,降水特征是年降水量较多,降水分配比较均匀。全年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河流流量总量大,季节变化小。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45分) 27~32分 33~36分 37~45分(共30张PPT)



气候(第3课时)


快乐 / 奋斗 / 成长 / 超越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
01
0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03
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基本方法
CONTENTS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以温带为主的欧洲气候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PART ONE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01
卢特沙漠位于伊朗境内,卫星曾测得这里的最高气温可达71°C(2005年),卢特沙漠被人们称做“烤熟的小麦”。
奥伊米亚康(俄文Оймякон),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该地区曾经测得-71.2℃的最低气温,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曾于1960年8月~1961年7月测得年降水量26461.2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最低点海拔-154米。气温高,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吐鲁番城16.4毫米,托克逊城6.9毫米。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其他: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包括苔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亚洲共 种气候类型,缺失 。
自学90秒
11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复杂多样
气候特征
在图中找出亚洲主要气候类型
合作120秒
亚洲共 种气候类型,缺失 。
11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复杂多样
气候特征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地势
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东西距离长,受海洋影响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合作60秒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量少。(冬冷夏热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其气候特征为:
气候特征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亚洲东西距离最长,深居内陆部分面积广。
亚洲是世界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或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亚洲温带面积广阔(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碰撞120秒
自学30秒
气候特征
③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哪种气候类型最多?
有哪些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类型最多
气候特征
③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为何季风气候显著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成因分析: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季风的特点及形成
1.主要的气候类型
2.典型气候特征
3.主要气候类
型的分布
典型表述语言:......气候分布广泛,主要特征为.....(气温和降水等要素)
典型表述语言:.....气候分布在该区域的.....方位
典型表述语言:复杂多样或单一(以××.气候为主)
如何描述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合作2′钟
PART TWO
以温带为主的欧洲气候
02
地中海气候
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 气候和 气候分布典型,气候的 特征显著。
欧洲的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学以致用
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海洋性
①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变化不大。
②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递减。
P8 2.读图,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①由西向东1月、7月气温有什么变化?②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有什么变化?
合作完成P8~P9活动的2~5题
300秒
利物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西风影响,冬季温和;漠河为温带季风气候,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寒冷
P8 3.利物浦与漠河纬度位置相当,为什么两地1月平均气温却相差30℃?
合作完成P8~P9活动的2~5题
300秒
4.读下表所列的资料,说一说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毫米)特点,并判断两地各属哪种气候类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气温 5.2 4.7 5.2 7.2 10.1 12.8 14.4 14.1 12.6 9.6 7.3 5.4
甲降水 101 81 71 64 69 70 76 102 89 130 119 136
乙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
乙降水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
甲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
合作完成P8~P9活动的2~5题
300秒
合作完成P8~P9活动的2~5题
300秒
5.下列因素中,哪些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欧洲三面临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岛”。
●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纬400~60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欧洲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欧洲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排放废热多。






前五项因素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PARTTHREE
课堂小结
03
复杂多样
01
02
季风气候显著
03
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气候特征
温带气候为主
01
02
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03
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欧洲气候特征
PART FOUR
课堂小练
04
课堂练习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 )
A.亚洲面积广大 B.亚洲三面环海
C.亚洲南北跨度大
D.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地形起伏大
2.下列描述与亚洲气候特点无关的是 ( )
A.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课堂练习
3.根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亚洲的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是地中海气候
C.亚洲具有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D.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课堂练习
4.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
5.下列各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的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课堂练习
6.下图中从A到B点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快乐 / 奋斗 / 成长 /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