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6.1亚洲及欧洲——河流与人文(第4课时)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6.1亚洲及欧洲——河流与人文(第4课时)课件+分课时教学设计+作业--湘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2 08:41:4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6.1亚洲及欧洲——河流与人文(第4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欧洲河流、人口、经济的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亚洲及欧洲的河流特征,能分析河流的价值。
03
总结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02
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描述亚洲的及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01
学习目标
01
大河众多的亚洲
目录
02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长江是中国和亚洲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雅鲁藏布江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美丽大河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阿姆河是中亚水量最大的内陆河,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
锡尔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源于天山山脉,流经图兰低地注入咸海。为中亚最长的河流(流量小于阿姆河),流经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哈萨克三个国家。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世界第五大内陆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全长2376千米。
美丽大河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内流水系。
流域: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
水系: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做水系。
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做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
了解概念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阅读教材P4图6—3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完成以下任务。
说出亚洲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用箭头标出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
归纳它们分别注入哪些大洋?
自主探究
观察亚洲河流整体分布有何特征?为何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
叶尼塞河






黄 河



长 江
印度河
恒河
亚洲的主要河流
北 冰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太平洋水系:黄河、长江、湄公河。
印度洋水系:恒河、印度河。
北冰洋水系: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内流水系:里海、死海、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外流河多
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亚洲河流分布特点:
亚洲河流如此分布原因: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流向表述方法:
自XX(方位)向XX(方位)流
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内流区
亚洲水系特点二
内流区面积广大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典型湖泊
大河众多的亚洲
01
合作讨论
从亚洲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广阔的地域等方面,分析亚洲能够形成众多大河的原因?
地形特征:
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
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河流水量大
广阔地域
河流长
②地面起伏大
水流湍急
大河众多
欧洲水系
0
讨论:读图,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说出它们分别注入的水域?从地形和入手,分析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学以致用
伏尔加河注入:
多瑙河注入:
莱茵河注入:
里海
黑海
北海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欧洲水系特点
①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②面积较小
水流平缓
河流短小
水量丰富
河网稠密
航运价值高
欧洲水系
0
学以致用
读课本亚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图,结合亚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①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③莱茵河流经国家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②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02
联合国日前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59.2%,达到47.36亿。
数据来自《世界人口展望2022》
亚洲
59.2%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02
读图分析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稀疏?并简要分析原因。
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地形多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此外,欧洲西部工业起步早,经济发达)
思维碰撞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02
亚洲西部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思维碰撞
亚欧大陆北部
亚欧大陆内部
温故而知新
课堂小结
亚洲河流特点
欧洲河流特点
亚洲的人口
分析河流特点要素
①多大江大河
②流向呈辐射状
③内流区面积广大
①从地形入手
②水量丰富
③航运价值高
①水流平缓
③亚洲西部人口稠密
②亚洲东南部人口稠密
①亚洲南部人口稠密
②从气候入手
温故而知新
课堂小练
1.“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澜沧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C.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长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下图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温故而知新
课堂小练
3.下列河流属于内流水系的是 ( )
A.长江 澜沧江 B.鄂毕河 叶尼塞河 C.锡尔河 阿姆河 D.印度河 恒河
4.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 )
A.苏必利尔湖 B.贝加尔湖 C.里海 D.死海
5.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岸线曲折,湿润气流容易进人 B.处于温带,盛行西风
C.地形平坦,气候湿润 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温故而知新
课堂小练
6.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 )
A.亚洲的气候 B.亚洲的形状 C.亚洲的人口 D.亚洲的地势
7.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A.东亚、南亚、西亚 B.东亚、东南亚、南亚
C.东南亚、中亚、北亚 D.东南亚、西亚、南亚
8.关于亚洲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稠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 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
C.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D.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感谢观看【大单元教学】湘教七下第六章 分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一 亚洲及欧洲(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亚洲及欧洲”第4课时,“大河众多的亚洲”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水系等地理特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简要归纳某大洲的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结合“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只扼要介绍了亚洲人口概况,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描述亚欧大陆人口分布状况,并结合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面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要素的了解,大洲水系的了解显得相对简单,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及社会发展相联系,地形,气候,交通等是可以想到的,因为在初一上学习了聚落的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确定 1.描述大洲水系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述欧洲的水系特征,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水系特征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2.引导学生分析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评价设计 亚洲水系特征有哪些?2.欧洲水系特征。3.自然地理要素与人口分布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亚洲水系的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介绍亚洲大江大河: 2.自学,了解一组概念并举例:流域、水系。 3.读教材P4图6—3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完成以下任务 ①说出亚洲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②用箭头标出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 ③归纳它们分别注入哪些大洋? ④观察亚洲河流整体分布有何特征?为何呈现这样的分布特点? 4.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总结:河流流向表述方法: 自XX(方位)向XX(方位)流。 5.结合课本活动找出亚洲特色湖泊 6.从亚洲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广阔的地域等方面,分析亚洲能够形成众多大河的原因? 5.归纳了解水系从哪些方面进行?(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地域等方面) 欣赏亚洲河流之美 3.自主探究 ④亚洲河流分布特点之一: 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亚洲河流如此分布原因?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水往低处走。 亚洲水系特点二:内流区面积广大 (满分50分)考查学生的读图综合能力。 能够说出流域、水系概念并举例10分 能够说出亚洲河流流向(5分) 能够举例说出大江大河注入的海洋(5分) 能够说出亚洲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10分) 能够分析亚洲多大江大河 的原因(10分) 归纳出分析河流入手的三方面——地形、气候、面积(10分)
任务二:欧洲水系的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讨论:读图,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说出它们分别注入的水域?从地形和气候、面积入手,分析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2.读课本亚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图,结合亚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2.①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缓。②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③莱茵河流经国家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培养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满分30分) 能够说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分别注入的水系(10分) 能够从地形和气候、面积入手,分析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10分) 能够说出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10分)
任务三:亚洲和欧洲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读图分析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稀疏? 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 人口稀疏地区:亚洲西部、亚欧大陆内陆、亚欧大陆北部。 培养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满分20分) 能够说出亚洲、欧洲人口分布稠密地区(10分) 能够说出亚洲人口稀疏地区(10分)
任务四:分析亚洲及欧洲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读图分析人口分布稠密区和人口分布稀疏区的主要原因? 讨论: 1.人口分布稠密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地形多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此外,欧洲西部工业起步早,经济发达) 2.人口分布稀疏 培养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满分20分) 1.能够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稠密地区的原因(10分) 2.能够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稀疏地区的原因(10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课堂小结 亚洲河流特点 欧洲河流特点 亚洲的人口分布 分析河流特点要素 1.①多大江大河②流向呈辐射状③内流区面积广大 2.①水流平缓②水量丰富③航运价值高 3.①亚洲南部人口稠密②亚洲东南部人口稠密③亚洲西部人口稠密 4.①从地形入手②从气候入手 培养综合思维(满分40分)1.能够说出亚洲河流特点(10分) 2.能够说出欧洲河流特点(10分) 3.能够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10分) 4.能够说出分析河流特点从哪三要素入手(10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160分) 96——112 113——128 129——160
拓展学习设计: 查找欧洲的特色河流和湖泊 及时评价:能够汇报说出两个欧洲的特色河流或湖泊(10分)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附评价量表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时主要是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水系特征以及特色湖泊,通过学生自学找图,增强了读图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
附:课时作业:
6.1亚洲及欧洲(第4课时)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2024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亚洲幅员辽阔,拥有许多“世界之最”,比如( )
A.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B.陆地表面最低处——里海
C.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D.“世界屋脊”——巴西高原
1.A
【详解】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A正确;世界上陆地表面最低处是死海,B错误;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CD错误。故选A。
(2024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多彩亚洲,山河众多,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大陆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以下关于亚洲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B.亚洲河流全部奔流入海,为外流河
C.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3.M地区河流稀少,且不能汇入海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脉阻挡②距海遥远③地势较高④地处高纬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R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其汛期出现在( )
A.1月—3月 B.4月—6月 C.6月—9月 D.10月—12月
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长江 B.多瑙河 C.密西西比河 D.湄公河
2.C 3.A 4.C 5.D
【解析】2.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但没有流入大西洋的河流,A错误;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既有内流河,也有外流河,B错误;亚洲第一大河是指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C正确;“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顺地势大多向东流,D错误。故选C。
3.读图可知,M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阻挡,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多内流河。综上所述,A①②正确;受地势影响小,地处中纬度地区,③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4.R河是印度的恒河,由于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综上所述,其汛期出现在6月—9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D正确;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利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排除A;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排除B;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排除C。故选D。
【点睛】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024下·七年级单元测试)2023年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鏊举行。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B.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7.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6.A 7.C
【解析】6.亚洲是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A正确;亚洲东部多黄种人,主要信奉佛教,B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D错误。故选A。
7.东亚多季风气候,居民多信仰佛教,A错误;西亚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多白色人种,B错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降水少,种植业发展需要引水灌溉,C正确;北亚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民居墙壁往往较厚,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地形特征为地形复杂多样,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气候特征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解答题
8.(2024上·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末)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亚洲之词——壮丽大河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 。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黄河、锡尔河(位于中亚)、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 。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 ,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融合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
8.(1)面积大;地域辽阔
(2)中部高,四周低
(3)①②③
(4)交流、合作或学习互鉴
(5)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影响: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
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影响: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简图、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亚洲的范围、地形地势、河流及国际合作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多长河,如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等,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西、南北跨度大。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据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海洋,所以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
(3)据图分析可知,①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②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③地比②地纬度更高,因为③地比②地冬季气温更低。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黄河位于中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序号①;锡尔河位于中亚,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叶尼塞河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对应序号③,锡尔河对应序号②。所以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①②③。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下面以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为例,探究合作对双方的有利影响,如:例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例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例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例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9.(2024·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欧洲的河流(每空2分,共16分)
(1)河流特征:河网 、水流 、河流 、水量 、季节变化 、航运价值 。
主要河流:
(2)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最终注入 海。莱茵河: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河流,欧洲西部第一大河,最终注入北海。
(3)伏尔加河:欧洲最 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9.(1) 密集 平缓 短小 丰富 小 高
(2)黑
(3)长
【分析】本大题以欧洲河流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欧洲的河流、气候、地形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河网密集;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流程较短;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小,因此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高。
(2)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莱茵河是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河流,欧洲西部第一大河,最终注入北海。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面的瓦尔代丘陵,受周围地势的影响,这条河自北向南流入里海。
10.(2024上·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每空2分,共10分)

(1)读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指出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稠密地区 稀疏地区 。
(2)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亚欧大陆北部
亚洲西部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0页,共18页
10.(1) 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西部 亚洲北部、中部、西部和欧洲北部
(2) 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气候严寒; 气候炎热干旱
【分析】 本题以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亚洲及欧洲人口分布及原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 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西部人口分布稠密,亚洲北部、中部、西部和欧洲北部人口分布稀疏。
(2) 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亚欧大陆北部人口稀疏,是因为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气候酷寒,不适宜居住;亚洲西部人口稀疏,是因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气候炎热干旱,不适宜居住。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47分) 28~33分 34~37分 38~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