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湘教七下第六章 分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三 美洲(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美洲”一节包括“新大陆”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两部分内容。“新大陆”首先阐述了美洲的全称和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再结合“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介绍了美洲大陆上南、北美洲的划分,拉丁美洲与美国、加拿大之间通用语言的差异及其原因。“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正文部分,为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比较法,教材结合南、北美洲的地形,归纳出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学习者分析 利用之前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自学了解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确定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3.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
学习评价设计 1.独立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2.说出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3.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4.归纳南美洲的地形特征。5.比较南北美洲地形的分布格局差异。6.在纸上绘制南北美洲地形简图。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美洲历史视频导入: 2.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4.经纬度位置 1.学生对视频感兴趣,了解美洲的发展——“新大陆”。 2.半球位置 美洲:西半球 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主要位于南半球 3.海陆位置: 北美洲 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南美洲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隔 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相邻;南隔 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 北美洲 北极圈从北美洲北部穿过,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位于热带和北温带,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地区。(北美170 W ~ 60 W) 南美洲 赤道从本区北部穿过,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40 W ~ 80 W) 培养读图识图能力(满分30分) 能够说出美洲、北美洲、南美洲的半球位置(10分) 能够说出北美洲、南美洲的海陆位置(10分) 3.能够说出北美洲、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温度带(10分)
任务二:描述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北美洲 2.南美洲 3.白令海峡三线 4.巴拿马运河VS苏伊士运河 5.拉丁美洲 1.北美洲,主要国家——加拿大(英语、法语);美国(英语)。 2.南美洲,主要国家——巴西(葡萄牙语);阿根廷(西班牙语)。 3.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美国与俄罗斯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4.巴拿马运河VS苏伊士运河 5.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由于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培养读图识图能力(满分30分) 能够说出北美洲主要国家级语言(5分) 能够说出南美洲主要国家级语言(5分) 能够说出“白令海峡三线”(5分) 独自完成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位置(10分) 在图上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5分)
任务三: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请根据图6-32和6-38,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找出主要的山脉和高原。 讨论: 北美洲地形特征组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或西高中低东缓 3.南北三大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脉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4.平均海拔较高 5.地势起伏较大 南美洲地形特征组 1.以平原、高原为主 2.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东部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地势起伏较大 4.平均海拔较低 培养读图和综合分析能力(满分20分) 能够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说出北美洲的地形特征(10分) 能够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说出南美洲的地形特征(10分)
任务四: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差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差异。 北美洲: 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东部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培养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满分10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5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说出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5分)
任务五:绘制南北美洲地形简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绘制1.北美洲地形简图 南美洲地形简图 课堂小结 培养动手和区域认知能力(满分10分) 能够根据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绘制简单地形图并写上名称(5分) 2.能够根据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绘制简单地形图并写上名称(5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合格 优良 优秀
累计总分(100分) 60——70 71——79 80——100
拓展学习设计: 探究:南美洲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和保护 汇报:1.说出热带雨林的作用(至少两种作用,5分)2.说出热带雨林的开发(至少两项,5分)3.说出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至少2点,5分)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附评价量表
教学反思与改进 对于南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学生不容易得出结论,需要不断地引导。地形简图经过指导很容易完成,一节课时间过得挺快。
附:课时作业:
6.3美洲(第1课时)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024上·河南周口·八年级统考期末)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南端的陆地。该地原始森林中的树木东倒西歪,形状怪异,主岛北部大部为冰川地形,冰川奇形怪状,雪山重峦叠嶂,湖泊星罗棋布。12月至次年2月是火地岛的旅游旺季,该岛每年接待45万名游客,半数是外国游客,其中10万游客是搭乘邮轮而来。读“火地岛区域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火地岛位于(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
2.火地岛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是( )
①自然风光独特 ②气候恶劣 ③距离较近 ④对外航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D 2.D
【解析】1.根据图中大洋分析,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属于南美洲,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火地岛原始森林、冰川、雪山、湖泊等自然风光独特,对外航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大量游客,①④正确;气候恶劣属于劣势,不是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②错误;该岛每年接待45万名游客,半数是外国游客,距离较远,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火地岛夏季旅游业发达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宜人,夏季时,火地岛的气温相对温暖和舒适,这对于旅游活动非常有利。自然风光:岛上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壮丽的山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迷人的海岸线,特别吸引那些热爱自然和户外活动的游客。户外活动:夏季是进行徒步、骑行、观鸟和海上活动(如划艇和游船)的最佳时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选择。野生动物观察:这个季节是观察包括海鸟、海狮和企鹅等野生动物的最佳时机。
(2024上·山东济南·六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2月10日,中国同尼加拉瓜签署《中尼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方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尼方加强各领域友好合作,造福两国人民。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尼加拉瓜共和国所属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尼加拉瓜西部所濒临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甲地理事物是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沟通两大洋的便捷航道,甲为(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英吉利海峡 D.德雷克海峡
6.下列关于尼加拉瓜共和国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海国家 B.南半球 C.低纬度 D.北半球
【答案】3.C 4.A 5.B 6.B
【解析】3.读图可得,尼加拉瓜共和国所属的大洲是北美洲,该大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图中的甲巴拿马运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读图可得,尼加拉瓜西部所濒临的大洋为太平洋,该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甲是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B正确;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A错误;英吉利海峡沟通了大西洋与北海,C错误;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D错误;故选B。
6.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得,尼加拉瓜共和国大致位于10°N至15°N之间,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位于0°—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B错误,CD正确;该国家南北有国家接壤,东濒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属于沿海国家,A正确;故选B。
【点睛】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2024下·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期末)“……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摘自《地理(七年级下册)》(地质出版社)第五页,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最显著特征是( )
A.南部高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四周高中部低 D.中部高四周低
8.运用上述文字材料判断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去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D.自中部向四周
【答案】7.D 8.B
【解析】7.从“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读“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区域西部海拔高于东部,因此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四周。
(2024上·河南郑州·七年级统考期末)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决定推动商业、经济、金融、出口管制等各领域的机制性磋商,下图为北美洲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甲河水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支流少 B.落差大 C.流域面积广 D.航运价值小
10.能正确反映美国旧金山所在大洲北美洲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9.C 10.B
【解析】9.读图分析,甲是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主要位于北美洲中部平原地区,支流多、落差小、流域面积广、航运价值高,C正确,故选C。
10.读图分析,北美洲中部地区: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大平原,地势为东西高,中间低,地形剖面图是B,故选B。
【点睛】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二、解答题
11.(2024上·江西赣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图1示意墨西哥地形,图2示意墨西哥特基拉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14分)
(1)墨西哥按海陆位置来划分,属于 国家,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 , 。
(2)墨西哥特基拉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3)墨西哥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上(高原/平原) 。
(4)龙舌兰喜光,生长适温15℃~25℃,生长季节可大量浇水,龙舌兰是否适合在特基拉种植 (是或否),判断依据是 。
【答案】(1) 临海 110°W 30°N
(2)高温多雨
(3)高原
(4) 是 特基拉的气温常年在15-25℃之间,是龙舌兰生长适宜的温度;降水集中在6-9月,适合生长季节需水量大的龙舌兰生长。
【分析】本大题以墨西哥地形图、墨西哥特基拉气候资料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经纬度判读、气候特点分析、墨西哥城市分布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分析,墨西哥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个临海国家;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110°W,30°N)。
(2)读图分析,墨西哥特基拉夏季气温大于20℃,降水量在150mm以上,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3)读图分析,墨西哥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上,原因是墨西哥主要位于热带,高原海拔高,气候比较凉爽。
(4)由材料分析,龙舌兰喜光,生长适温15℃-25℃,生长季节可大量浇水。龙舌兰适合在特基拉种植其依据是特基拉气温在15℃-25℃之间,适合龙舌兰生长,且特基拉降水集中在6月——9月,降水丰富,可以在龙舌兰生长季节提供水源。
12.(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材料一:2022年是中阿友好合作年,正逢中国与阿根廷建交五十周年。阿根廷向中国出口大豆及牛肉等农产品,进口中国的数字产品等。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大豆性喜暖,对光照要求较高,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种子发芽和开花期要求较高水分。阿根廷大豆一般11—12月播种,1—2月开花,4—5月收获。
材料三:图1为阿根廷大豆产区分布图,图2为阿根廷大豆产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阿根廷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东临 洋。
(2)阿根廷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及牛肉等农产品主要产自其东南部的 ,运送至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
(3)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阿根廷大豆种植的有利条件。
(4)分析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答案】(1) 南半球 大西
(2)潘帕斯草原 海洋运输
(3)①纬度位置低,光热充足;②发芽、开花期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④草地土壤肥沃。(答案合理即可)
(4)①中国大豆长期供不应求;②阿根廷大豆产量大、质量优;③交通运输便利;④两国分属不同半球,大豆错峰上市;⑤实现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阿根廷轮廓示意图和潘帕斯草原气候图为材料,共设置4道小题,涉及阿根廷的位置,潘帕斯草原适宜大豆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阿根廷的农业以及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因而位于南半球,东临大西洋。
(2)由图可知,阿根廷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及牛肉等农产品主要产自其东南部潘帕斯草原,运送至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最可能是运量大的海洋运输(我国和阿根廷都是沿海国家)。
(3)从图中可以得出,潘帕斯草原分布在阿根廷东部;从潘帕斯草原的气候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大豆发芽、开花期降水丰富。从所给材料中可以得出大豆性喜暖、对光照要求较高。阿廷水热条件好,光照充足,适合大豆生长。
(4)首先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大豆长期供不应求,阿根廷大豆产量大,质量优,且两国交通便利,其次两国分属不同半球,大豆错峰上市,最后我国进口大豆目的是实现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因而我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46分) 28~32分 33~36分 37~46(共33张PPT)
6.3美洲——位置和地形
第1课时
七年级上——湘教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
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
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
的空间分布概况。
1
2
【新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等资料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通过阅读了解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和中美地峡位置和意义。
1
学习目标
Learning goals
半球位置
赤道
美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西半球
主要位于 半球,全部位于 半球
西
120°W
北
全部位于 半球、主要位于 半球
西
南
1
“新大陆”
北冰洋
太平洋
大
西
洋
亚洲
白令海峡
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
海陆位置
北美洲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西北隔 与亚洲相望
北临:
东临:
西临:
南隔 与南美洲相邻
北冰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1
“新大陆”
北冰洋
太平洋
大
西
洋
亚洲
白令海峡
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
海陆位置
南美洲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南隔 与南极洲相望
东临:
西临:
北隔 与北美洲相邻
太平洋
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1
“新大陆”
经纬度位置
北美洲
南美洲
赤道从本区北部穿过,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北极圈从北美洲北部穿过,北回归线从南部穿过,位于热带和北温带,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地区。
北美170 W ~ 60 W
南美40 W ~ 80 W
1
“新大陆”
美洲空白图
1加拿大(英语、法语)
2 美国(英语)
3 巴西(葡萄牙语)
4 阿根廷(西班牙语)
北美洲,主要国家——
南美洲,主要国家——
1
B
A
2
3
4
C
1
“新大陆”
白令海峡三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美国与俄罗斯的国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1
“新大陆”
巴拿马运河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墨
西
哥
哥
伦
比
亚
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巴拿马运河VS苏伊士运河
运河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沟通海洋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
埃及
南、北美洲
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
的分界线
加勒比海
和太平洋
地中海
与红海
1
“新大陆”
拉丁美洲
美、墨分界线
墨西哥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
1
“新大陆”
北美洲
美
洲
美
洲
南美洲
南美洲
南美洲
拉丁美洲
中美洲
拉 丁美 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由于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美洲的国家及语言
北美洲
国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国,面积最大的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它们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
请根据图6-32和图6-38,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平均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特色地形等方面,描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找出主要的山脉和高原。
讨论北美洲地形特征
讨论南美洲地形特征
A组
B组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
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公里。
科迪勒拉山系
概括北美洲主要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或西高中低东缓
概括北美洲主要地形分布格局。
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南北三大纵列带:
西部是:
中部是:
东部是:
高大的山脉
广阔的平原
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③
①
②
落基山
大平原
阿巴拉契亚山
海
岸
山
脉
落
基
山
脉
大平原
阿
巴
拉
契
亚
山
脉
北纬40°地形剖面图
北美洲地形图
北美洲地形简图
三大南北纵列带
科迪勒拉山系
大平原
阿巴拉起亚山脉
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3、平均海拔较高
4、地势起伏较大
落基山脉
北美洲的“脊骨”,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
密西西比河
全长6021千米,世界第四大河。
北美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南美洲的地形
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
西部是
东部地域广阔, 相间分布。
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
平均海拔
平原与高原
高大的山系
较大
较低
南美洲地形简图
南美洲地形图
科迪勒拉山系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安第斯山脉
全长890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马丘比丘 遗址
亚马孙平原
面积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面积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第三节 美洲
一、美洲大陆——“新大陆”
1.白令海峡:
2.巴拿马运河分:
二、地形
1.北美洲:
亚、北美洲界线;美、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
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2.南美洲:
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
1.美洲主要位于 ( )
A.东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2.白令海峡位于 ( )
A.加拿大与俄罗斯之间 B.加拿大与美国之间
C.美国与俄罗斯之间 D.日本与美国之间
2.拉丁美洲是指 ( )
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C.美国以南的美洲 D.巴拿马以南的美洲
课堂检测
4.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正确的是( )
A.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B.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安第斯山脉
C.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落基山脉
D.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5.南美洲安第斯山以东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山地为主 D.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课堂检测
6.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正确的是( )
A.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B.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安第斯山脉
C.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落基山脉
D.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7.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B.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
C.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课堂检测
8. 北半球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
A.青藏高原 B.北冰洋 C.格陵兰岛 D.西伯利亚
10. 当白令海峡西侧为3月20日时,其东侧为( )
A.3月19日 B.3月20日
C.3月21日 D.3月22日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