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认真听歌曲,歌词中表现亚洲哪些自然特征?
N a t u r e
6.1亚洲及欧洲——地形
(第二课时)
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亚洲及欧洲的地形特征
Learning goals
学习目标
1
2
3
运用地图,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地势特征。
认识亚洲地理集锦,理解这些事物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用所学的方式方法,认识欧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并与亚洲进行对比。
新授课
1
自然环境?
1
位置和范围
人文
环境
自然
环境
自然地理
01
地形
02
地势
03
气候
04
河流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蒙古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亚洲地形
01
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
60″
“<200米”的地形一般指 。
“200-500米”的地形一般指 。
“500米以上的地形一般指 。
1.“<200米”的地形约占亚洲面积的 ;
2.“200-500米”的地形约占亚洲面积的 ;
3.“500米以上的地形占 。
亚洲地形主要类型
01
亚洲地形以 为主。
温故而知新
平原
丘陵
山地、高原
25%
25%
36%+14%=50%
高原、山地
60″
典型语句:以XX为主。
亚洲地势特征——地形分布格局
02
高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亚洲地势:
读左侧的地形图,小组讨论,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中间高,四周低。
判断依据:
图例,高程表
120″
亚洲地势特征——地形分布格局
02
高
低
低
低
低
低
低
地势特征描述方法:
典型语句:XX(方位)高,XX(方位)低。
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
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势特征——地形分布格局
02
还有哪一种地图能更直观的反映地势的高低——地势分布格局?
讨论
地形剖面图
中间高,南北低
中间高,东西低
亚洲地势起伏状况
03
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
死海约-400米
两地相对高度
约为:9248.86米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典型语句:地表起伏大(小)
亚洲地势特征
03
读右图:哪个大洲地表起伏最大?海拔最高?
亚洲地表起伏最大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亚洲(除南极洲外)。
60″
亚洲特色地形
04
地壳不稳定,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亚洲地形
60″
总结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面起伏大
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
特色地形:多弧形群岛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除南极洲外)
方法归纳
2
大洲地形特征
180″
大洲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归纳归纳?
合作探究
平均海拔高度
01
地形起伏状况
02
主要地形类型
03
地形分布格局
04
特色地形
05
学以致用
3
欧洲地形特征
05
思维碰撞
利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本P5——6页资料,说出欧洲地形地势特征?
300″
欧洲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
1
欧洲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2
欧洲地面起伏小
3
欧洲的特色地形:多冰川地貌
5
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4
欧洲地形特征
05
阿尔卑斯角峰(瑞士·瓦莱州)
挪威峡湾风光
芬兰冰川湖
欧洲地区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形
比较亚洲、欧洲地形特征
240″
合作完成下表,写在课本上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高度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地形起伏状况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地形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 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
特色地形 大陆外侧多岛弧
多冰川地形
中间高、四周低
以平原为主
地面和缓,起伏较小
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
课堂练习
4
亚洲地势特征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第一批攀登者肩负时代使命征服“地球之巅”的故事,不畏生死,勇攀高峰,最终两次都成功登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地球之巅”是指( )
A.喜马拉雅山脉 B.青藏高原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脉
2.“地球之巅”的海拔约为8844.43米,而陆地最低处死海湖面的海拔约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8844.43米 B.9244.43米 C.8444.43米 D.400米
C
B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亚洲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西部高、东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A
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说明错误的是(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B
读某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7-8小题。
6.图示地区位于(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7.该大洲沿30°N纬线的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东西高,中间低 C.南高北低 D.东西低,中间高
D
A
8848.86
T H A N K S【大单元教学】湘教七下第六章 分课时教学设计
主题一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地理特征”。
学习者分析 有了亚洲、欧洲地理位置的了解和初一对地形的学习,本节课学习难度不大,关键是告诉学生如何用语言描述相关地理事物。对于记住描述的方法一时记忆不是非常牢固。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 2.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学习评价设计 1.能够归纳亚洲地形特征。2.归纳欧洲地形特征。3.归纳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描述亚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在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 亚洲地形主要类型 归纳典型语句:以XX为主 读左侧的地形图,小组讨论,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征?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亚洲地势特征——地形分布格局? 地势特征描述方法:典型语句:XX(方位)高,XX(方位)低。 亚洲地势起伏状况? 典型语句:地表起伏大(小) 亚洲地势特征? 7.亚洲特色地形 8.归纳亚洲地形特征有哪些? 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蒙古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判断依据:图例,高程表 4.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5.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6.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亚洲(除南极洲外)。 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①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 ③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除南极洲外) ④地面起伏大 ⑤特色地形:多弧形群岛 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区域认知)(满分30分) 能够说出亚洲地形的主要类型(10分) 能够说出亚洲的地势分布格局(10分) 能够概括出亚洲地形的四大特点(10分)。
任务二:归纳出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大洲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归纳归纳? 合作探究:①平均海拔高度②主要地形类型③地形起伏状况④地形分布格局⑤特色地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满分10分) 能够概括出研究地形特征的五个方面(10分)。
任务三:描述欧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利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本P5——6页资料,说出欧洲地形地势特征? 思维碰撞:①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②欧洲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③欧洲地面起伏小④欧洲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⑤欧洲的特色地形:多冰川地貌 培养综合思维和归纳能力(满分10) 能够说出欧洲的地形特征。
任务四:比较亚洲、欧洲地形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合作完成P6表格,写在课本上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25分) 表格中没回答一空的5分。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60分) 36——42 43——48 49——60
板书设计
拓展学习设计: 了解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知识拓展和综合思维的培养。(满分10分) 通过查阅资料说出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课时作业 附表后 作业评价量表附作业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课堂活跃。在老师引导下得出亚洲地形特征。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出欧洲的地形特征,最后通过多次提问,学生熟练掌握地形特征的探究方法。
附:课时作业:
6.1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2023下·陕西咸阳·七年级校考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亚洲东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邻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甲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它的名称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落基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天山山脉
3.亚洲水系呈辐射状分布,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四周高,中部低 B.北高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西高东低
1.B 2.A 3.C
【解析】1.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A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正确;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C错误;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甲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A正确。落基山脉在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在欧洲,天山山脉位置靠北,它们都不在甲的位置,且都不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BCD错误。故选A。
3.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使得亚洲的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的经纬度范围约是10° S -80° N 、25° E -170° W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024下·全国·七年级课堂例题)“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描述符合亚洲地形特征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 D.平原多分布在大陆的内部
5.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地形都有较大面积分布
B.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分布在亚洲的中心
C.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等分布在河流下游
D.亚洲最低的洼地是死海
6.亚洲的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势中部低,周围高
C.山地、高原分布于沿海地区 D.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4.A 5.B 6.D
【分析】4.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正确;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B错误;山脉多分布在高原、山地的周边,故C错误;而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择A。
5.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故A正确;青藏高原雄踞于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故B错误;印度河平原分布在印度河的下游地区,而华北平原分布在淮河、黄河等河流的下游地区,故C正确;目前亚洲最低洼的地方是死海,平均海拔430.5m,最深处的湖床海拔800.112m,故D正确,故选择B。
6.依据所给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高低悬殊,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因此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受此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多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7.(2023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中)亚洲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这说明亚洲( )
A.地形单一 B.地势起伏大 C.以高山为主 D.以海洋为主
7.B
【详解】亚洲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说明亚洲地势的特点是地势起伏大,B正确。不能说明亚洲地形单一,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CD错误。故选B。
(2024上·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青藏高原地区被称作“世界屋脊”,也是“亚洲水塔”,对亚洲地区的气候和河流影响巨大。读亚洲大陆沿东经80°和北纬30°地形剖面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结合两幅剖面图,可以判断亚洲的基本地势特征是( )
A.四周高中部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中部高四周低
9.青藏高原阻挡南部水汽深入是导致塔里木盆地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8.D 9.B
【解析】8.由图可知,亚洲大陆沿东经80°和北纬30°地形剖面图都表示亚洲的基本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青藏高原南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B正确;青藏高原距太平洋遥远、北冰洋、大西洋遥远,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亚洲地势起伏大,范围广,因而长河众多,河流大多源远而流长,又由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二、解答题
10.(2023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中)我们生活的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流众多。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B 洋。
(2)图中①半岛是 ,F是 山脉,G是 河。学习亚洲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请你根据图中信息,提出证据证明这个结论: 。
(3)图中④是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由于海拔高,该地形成了独特的 气候。
10.(1)东 太平
(2) 阿拉伯半岛 乌拉尔山 鄂毕 河流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
(3)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区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理事物、亚洲的气候、亚洲的河流以及地势等知识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详解】(1)读图,亚洲位于20°W以东,160°E经线穿过亚洲东部,故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大洋即太平洋。
(2)①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F是乌拉尔山脉,亚欧分界线;G是鄂毕河。 读图亚洲河流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因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形成放射状水系特征。
(3) 青藏高原为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该地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11.(2024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下图为亚洲示意图和沿30°N线、80°E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4分)
(1)沿着30°N线,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叙述正确的是____。
A.青藏高原的海拔低于3000米 B.高原地形比例最高
C.四川盆地比印度河平原海拔低 D.平原地形西部最广
(2)甲、乙地形剖面图反映出的亚洲地势特点是 。
11.(1)B
(2)中间高,四周低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示意图和沿30°N线、80°E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地势特点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详解】(1)结合图示来看,沿着30°N,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4000米,A错误;亚洲高原的比例最高,B正确;四川盆地比印度河平原海拔高,C错误;平原地形东部最广,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得,甲沿30°N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地势中间高,东西低;乙沿80°E线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因此甲、乙地形剖面图反映出的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12.(2023下·云南文山·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请你利用学习大洲的方法认识欧洲。读“欧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较为 (“平直”或“曲折”)。
(2)欧洲三面临海,其中南部濒临地中海和A 海。
(3)欧洲地形以山地、 为主,平均海拔低,其地势特征为 。
(4)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流程较 ,流速较 。
(5)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是板块的 (“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44页
12.(1)曲折
(2)黑
(3) 平原 南北高,中间低
(4) 短 慢
(5)碰撞挤压
【分析】本题以欧洲地形图为材料,设置5个小题,涉及欧洲海岸线、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地壳运动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冰川作用影响,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港口、多半岛、多海湾。
(2)由图可知,欧洲三面临海。北面临北冰洋、西面临大西洋,南面临地中海和A黑海。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示意图可知,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即欧洲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部低。
(4)欧洲海岸线比较曲折,陆地轮廓比较破碎,且面积较小,导致河流流程较短;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故河流流速较慢。
(5)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满分54分) 32~38分 39~43分 44~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