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新动向新题型聚焦
---现代文阅读(小说)叙述特征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小说的叙事方面考查较多,逐渐成为命题热点。如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冰山”理论叙事方式(也是情节安排技巧)、2018年全国卷Ⅰ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方式等。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抒情相并列的表达方式。小说叙述特征的复习与后面的“赏析情节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从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把它单列出来复习十分必要。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熟悉叙述的角度和人称,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也便于分析和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为准确解答试题奠定基础。
虽然近几年,新高考卷没有直接涉及到叙事角度和人称的试题,学生在学习和备考时应该掌握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小说虚构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不大,未来的叙事学考查将会更多涉及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难度上将有所增加,以便全面考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考生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敏感度,在答题时能更准确地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并与相关知识进行结合。
将叙事学和小说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小说理解图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让考生逐渐在小说解读中处于主导地位。
【链接教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述的角度------顺叙:
【解析】
林教头沧州遇旧 买刀寻仇 看守草料场 夜宿山神庙 雪夜复仇
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叙来叙事,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沧州遇故知”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忍辱负重,正直善良之人;当李小二夫妇告诉他有人要谋害他,他便“买刀寻仇”反映出林冲反抗精神的萌芽;没有寻到仇人,就去草料场服刑,说明林冲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夜宿山神庙”林冲很是心细,做事谨慎;因为雪天天气极其寒冷,出去买酒,躲过一劫,同时也了解了陆虞侯等人谋害他的事实,马上手刃仇敌,赶赴梁山,表现出英勇果敢、愤而抗争、思想转变、清醒绝决的蜕变,也是“官逼民反”主题的体现,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尚且没有活路,况且是普通的老百姓呢?
这种叙事角度,描写了林冲思想变化的过程,从逆来顺受、一再忍让,到忍无可忍。使得有张有弛的情节读起来更会引人入胜,使林冲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去梁上的,他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和妥协换来了被谋害的下场,那他只有走上反抗的道路了。
【答案】明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述特点:
①全知视角。小说在整体上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讲述人对故事无所不晓,所以“他”可以交代故事的原委,如沧州李小二在东京曾得到林冲求助;能够透视人物内心,如接管草料场时,林冲的“寻思”一节;甚至可以对小说人物或情节进行评价,如文中“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
②顺叙。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以林冲在沧州在遭遇为线索,讲述林冲沧州遇旧→接管草料场→火烧草料场→怒杀陆虞侯→投东落草的故事,环环相扣,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③叙述节奏张驰有度。小说叙述的节奏有缓有急,有张有驰,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如“沧州遇旧”舒缓,“林冲寻仇”紧张,“接管草料场”平静,“怒杀陆虞侯”急促。
《祝福》叙述的角度——倒叙
小说开头就交代了祥林嫂在“祝福”夜悲惨地死去,然后讲述了祥林嫂备受欺凌的一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
结构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情节安排)
内容上: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揭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小说主题)
分析:倒叙手法的使用,更加让我们感受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里,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不但不能争得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被践踏、遭迫害、被愚弄、受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在“祝福”中走向死亡。
问题设计:小说《祝福》,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
①第一人称。小说以“我”作为故事的讲述人与见证者,通过“我”的亲见亲闻,展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性,有助于吸引读者。
②有限视角。小说从“我”的角度去叙述祥林嫂的故事,非“我”之耳目所闻所见,则不可叙述,非“我”之思绪所接,则不可言说。这种有限视角,使故事留下一定的空白,需读者去推理、挖掘、想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③倒叙。小说开头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然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采用倒叙,既可制造悲剧气氛,可以刺激读者的情绪;又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对祥林嫂死因的好奇心,吸引读者读下去。
④叙述夹杂主观情感。小说以“我”之见闻叙述祥林嫂的悲惨一生,自然著“我”之所感,染“我”之色彩,叙述中夹带着对祥林嫂的同情,对鲁四老爷的憎恶,对黑暗社会的批判,这有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小说主题。
⑤现实与回忆结合。小说以“我”所见之现实开端,中间以回忆叙述祥林嫂两次到鲁镇的故事,最后又回到“我”所见的现实,现实回忆相结合,巧妙地打通故事的时空,故事情节完整,叙述脉络清晰,叙述顺序灵活。
⑥线索明晰。小说以“我”对祥林嫂的见闻为线索,贯串小说情节,讲述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结构明晰,不枝不蔓。
【解析】
之所以让“我”来作故事的叙述者,自然是因为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可以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让故事显得更加真实亲切,同时也便于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我”又毕竟不是与祥林嫂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我”对她的所见所闻还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为了描述她在“我”难以企及的其他时间和空间发生的故事,尽可能将她人生轨迹的全貌展示出来,小说就必须同时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角度。第三人称的采用,使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参与到叙述中来,与“我”的所见所闻形成重要的补充,从而使祥林嫂的故事呈现出多面性与立体感。比如与祥林嫂第二次婚姻相关的故事,发生在“我”不能在场的卫家山和贺家坳,要让“我”详尽地叙述出来便很不方便,而通过卫老婆子之口叙述则十分便利。交替采用两种不同人称叙述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两种叙述角度各自的优势,使故事的叙述更加自然、灵活和流畅,从而也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1. 叙述者的选择
明确叙述者是理解作品的前提。叙述者是小说中叙述故事的主体,读者所知道的内容来源于叙述者。叙述者的年龄、性别、情感态度和身份等,影响着小说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和主旨的揭示。
如《祝福》,正因为“我”的身份是知识分子,才会对鲁镇的所见所闻深入思考,同时对祥林嫂事件的无能为力感到难过。
《百合花》中,“我”以文工团女同志的身份讲述故事,使文章有了女性特有的细腻特点。这些小说的叙述者都是“我”。在这里,我们需要明晰叙述者和作者的关系。
小说的虚构性决定了叙述者与作者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祝福》中的“我”并不是鲁迅本人。但是叙述者有时也会带有作者的影子,正如“我”的身份是一个知识分子,这个和作者的身份也是契合的。
当然,叙述者也可以是故事外的人物,像《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叙述者站在高处,站在故事外部来叙述。在叙述过程中,根据情感表露的程度,叙述者可以分为“客观叙述者”和“干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有的叙述者时不时到场亮相,对小说中的人和事加以解释与判断,这样的叙述者叫作“干预叙述者”。如《说书人》中的“我”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小镇的人与事的感情。与“干预叙述者”相对应的是“客观叙述者”,这种叙述者完全消失在文字背后,让读者在阅读时独立面对一段生活、一个人、一件事。
叙述者只是客观地将那些人与事呈现,如《哦,香雪》《荷花淀》。
【考点解读】
考点一 叙述角度
一、系统必备知能
叙述,指记载或讲述事情的经过。近几年小说对叙述的考查,从答案要点看,涉及叙述结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方式、叙述腔调、叙述顺序、叙述节奏等多个方面。本部分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
(二)叙述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叙述人称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一)叙述角度
也称叙述视角,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1.常见的叙述视角
(1)全知视角(全知叙述者、零视角)
叙述者拥有全知全能的禀赋,不但通晓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且可以来往于故事的任何空间;可以进入任何人物的内心,洞悉一切不管人物自己已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活动。同时,叙述者总是把自己插进读者和故事之间,把对事件、人物、背景的感触、分析和议论自由地介入作品中。这样,作者完全是通过叙述者的叙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非聚焦视角,传统长篇小说较多采用这种叙述视角。这是一种完全不受限制、无所不知的视角,叙述者是故事的旁观者,知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事情。
全知视角的作用:
一是全知全能。如《边城》中的祖父是全知上帝的“代言人”,知晓所有的事。他知道翠翠父母的悲剧爱情、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也知道傩送和天保对翠翠的示爱,当然还包括后来的变故——大老的死、二老的婚礼、总长顺顺的想法等。“全知全能”带来的优点是可以展示多元时空下复杂矛盾的关系,读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复杂的情况。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留给读者再创作的空间有限,作者的参与感较弱。
二是客观冷静。如莫泊桑的《项链》中,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叙述者知道玛蒂尔德所有的事情,包括她内心的悲哀和狂乱的梦想,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这个叙述者带来的缺点是和读者的距离较远,缺乏亲切感,使读者容易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他”,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他”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
好处是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是叙述缺乏亲切感,使读者与小说产生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不全是无限视角,也有有限视角——叙述者只是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例如: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 "--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红楼梦》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变化,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了变化,林黛玉的长相,完全是从宝玉的眼中看出。这种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这就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从某个人物看人看事。
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这种变化往往被忽视,所以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2)有限视角(角色叙述者、限知视角)
小说的叙述者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小说中去,比如故事中的某个人物,其始终是作品中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其只是在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其叙述视野被限制在人物自己的感官世界——其作为观察者所能发现、感受到的东西。
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分析“我”的作用、效果(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
1.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2.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
3.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祝福》片段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鲁迅《祝福》
(3) 视角转换
《祝福》中祥林嫂的生平是由三个视角展开的,开篇和结尾是通过良心未泯灭的“我”来回忆和讲述的,而后“鲁镇人”直接叙述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离开鲁镇后的事情则由卫婆子来转述。通篇以一种灵活的视角方式呈现,既有不同人物之间叙述视角的转换,也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转换,还有有限视角和无限视角的转换。
考点二 叙述的人称
“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
叙述者站在“我”/“我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我”既是生活事件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文章的全部内容都是从“我”的角度看出、听出,都是从“我”的角度叙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由于叙述者所叙的是亲身的所见、所闻、所历,读者读起来就会倍感真实、亲切。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
小说中的“我”有两种:
(1)非“主人公”型:可以是旁观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还可以是旁观者兼参与者。
①旁观者:旁观者置身事件之外,可以用更冷静疏离的方式呈现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
可以观察、点评故事里的各种人物;可
以坦白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让读者去思考。
②参与者:参与到事件中,与主人公得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要考虑到“我”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作用),可以与主人公直接对话,可以衬托主人公,可以对事件、人物产生影响等。
“主人公”型:带有强烈的抒彩,也因此具有一种性格化的意义,且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分析“我”的作用、效果(要考虑叙述者的身份,是参与者、见证者还是亲历者。
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是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展开心理描写。
不足是只能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第二人称
叙述者站在“你”/“你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你”可以指代读者,读者作为听众听作者叙述;可以指代文中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对象被作者叙述。优点是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说中既出现“你”,同时也出现“我”与“他”,这种情况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二是小说通篇只出现“你”,而不出现“我”,更不出现“他”,这就是所谓真正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小说。后者写作难度尤其高,成功者少,外国一位现代派作家创作了一部叫做《变》的长篇小说,用第二人称叙述,取得了较大成功,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其中一段:
你这又开始你熟悉的游戏了,给你的每一个旅伴起名字。不过托马这个名字对在座位上来回折腾的这个小男孩不合适,因为他比你的儿子小得多,最好管他叫,比方说,安得列吧。拉着手领他出去的那个女人是波利阿特太太,至于那对年轻夫妇,不,不用文学里的名字,简简单单,叫他们彼埃尔……等一等,也不能叫塞西尔,叫阿涅斯挺好,博罗米尼在纳伏纳广场上盖的教堂就叫做圣阿涅斯因阿戈内教堂。
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的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当代作家刘心武也认为,第二人称叙述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为第一人称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而第三人称叙述,则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第二人称的一声“你”,则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了。
第三人称
叙述者站在“他”/“他们”的立足点上进行叙述。这种叙述人称比较自由,作者几乎成了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人物的内心秘密、遥远的过去、未来的发展,叙述者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灵活地进行叙述。优点是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不足是缺少真切感。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关于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在此就没有必要举例。大家可以拿它们来与一、二人称小说作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考点三 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的注意点
(1)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
第三人称主要是全知视角,也可能是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算不上叙述角度,虽然“你”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故事的叙述者却不是“你”,而是从“我”或“他”的角度看你,是从“我”或“他”的视角来讲故事。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是交叉而变化的。
1.人称变换:
从“你”到“我”,增加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有时有自嘲的意味。
从“我”到“你”(他),跳出自我,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
2.人称交叉: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例如:《程白药》
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例如: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 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
3.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可多个叙述视角交织转换(故事套故事;听他人讲故事)。
多个叙述视角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但穿插起来可以使叙述立体化、更自由、有变化,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和主题。
【类题举隅】
1. 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品是用第几人称叙述故事的?这种叙述人称有什么效果?这种提问方式的答题要点:
(1)点出某种或多种叙事人称或叙事视角;
(2)结合文本情节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
(3)情节作用+表现人物的作用+表现主题的作用+对读者的作用等。
3. 小说是怎样通过“我”来表现××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这种提问方式的答题要点:“我”一般起着线索作用,作者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从侧面衬托和表现××的人物形象,可根据我在文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容来分析作答,如:
(1) 过“我”与××的言谈,直接表现××的性格。
(2) 过“我”对××环境的感受,勾画出××的生活环境,侧面烘托了××(热爱、向往、厌恶--)的特点。
(3)过“我”对××的态度(认识)的前后对比,突出了××这一形象。
(4)“我”和××一起做××,丰富了××的形象。
(三)叙述方式
1.对话
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须具体阐释)自述人物的经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内心等(具体作用结合文本),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2.回忆、叙述与写景相结合
如2014年全国卷Ⅰ《古渡头》一文,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3.现实与回忆交织
现实与回忆交织,把……真实的感受与……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将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现实与回忆互相映照,使小说情节更具张力,使主题表达更加厚重而深刻。
4.时空集中
故事发生在……这一地点,……(概括具体事件),这样安排可以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
【例题精讲】
近几年新高考试卷关于叙事角度和视角的试题,在2021年新高考I卷小说文本阅读中,第8小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题干中“讲述方式”一词可以理解为“情节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反复是一种叙事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但是作为小说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要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全国卷和浙江卷曾出过这类的试题,通过对十年来(2010—2020)的全国卷和浙江卷小说阅读分析,发现有7年考查到叙事学知识,而且考查呈现重点突出、分布均衡的特点:小说虚构性有2道题,叙述者角度有1道题,叙述视角有4道题,叙述方式中以时间命题的有2道题,以节奏命题的有4道题。
总结如下:
(2021年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石门阵
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开步走!’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真不是好东西!”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那五十个‘皇军’。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了!”
“好了!好了!”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的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延安,1938年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还来自“一点新闻”。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解析】A.“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错,写王木匠手巧与后文他讲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大关联,谈不上埋下伏笔。C.“‘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错,这些人物只是王木匠在讲故事时使用的称呼,是他自己编的,从文中看不出“确有其人”。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错,文中只是说“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可见他并非因追求完美无法做出这个衣橱,而是因为这个动乱的时代让他没有办法在家中放置一个这样的衣橱。故选:B。
【答案】B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用“带胡子的有,麻的有……”,而不用“有的带胡子,有的麻……”,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解析】D 项,“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错误”。故事套故事的结构虽然使小说的叙事更为复杂,但脉络简单,主题单纯,全文洋溢着乐观积极的情绪,表现了人们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与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望。
【答案】D
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王木匠在讲述石门阵的故事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的效果。反复是用同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或突出某个意思的修辞手法。文中在讲述日本兵进镇子前用望远镜判断镇上是否有人、进镇子时的所想所见所感、逃离镇子时的所作所为和心理时,均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从表达效果来看,多处使用这一手法,一方面能够渲染情节氛围,使故事和人物形象呈现得更为鲜活具体;另一方面则能够使故事情节在发展中出现延宕,进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由此可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的不同含义。首先明确小说中出现了哪些“门”,彼此有何关联,然后再分析其含义。镇子上各家各户实际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在政治指导员的报告中,洪子店的门是砖头门:在王木匠的转述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石门阵摆退鬼子兵,颇具传奇色彩。王木匠从抗日生活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其含义是:只有守好国门,将日本兵赶出中国的“大门”,每个中国人家里的“二门”才会安全,“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才能够到来。
【答案】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收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水(节选)
理水(节选)
作者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故事序幕,等待主人公大禹入场,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水利局同事要为禹接风,并交流治水之所见所得,尽显无聊姿态。“国泰民安”起讽刺效果,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员们却竞相认为“国泰民安”最为合适,凸显官员们粉饰太平的荒诞行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故事开端,主人公大禹出场。本部分以大禹的外貌及动作描写为主。语言描写仅有一句“什么?——看明白!”,突出大禹的威严。着力刻画大禹黑瘦的脸,满脚底的茧,突出大禹治水艰难、过程艰辛,同其他大员的整洁白胖、大肆吃喝形成鲜明对比。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古今杂糅,将古代的历史场景同现代文明相融合、交杂。使用“募捐”“奇异食品展览会”“时装表演”等现代词语,提醒读者将自身带入故事情景中,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故事情节。)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出现“学者”这一类人物。他们自私自利,自命清高,只关注自身及文化,丝毫不虑及民间疾苦,是鲁迅批判的人物之一。)
>>>故事发展,大员们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治水无成就。展现出大员贪婪无为之百态,但他们在不关心百姓生死的态度上是一致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官员是青年,但思想固化,盲目排外,不顾及实际情况。以“勇敢”讽刺他守旧、固执。)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在表面的沉默之下,是禹无法掩饰的愤怒和无奈。)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易经·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指儿子能秉承父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作者将大禹拉下神坛,使他贴近生活,他也要面对周围人的流言蜚语。)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故事高潮,大禹坚持用“导”的方法治水,大员们以老大人为借口接连反对。大禹力排众议。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故事结尾,以无声的外貌描写结尾,具有震撼力,饱含大禹在面对大员们孤立无援情况下的坚定。“像铁铸的一样”喻指大禹坚定不移的意志。他不是孤军奋战,他有黑瘦的、同他一起奋起的劳动人民作伴。
(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试题解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项,“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将水灾伪饰为高雅之景色,无视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难,极尽讽刺大员们远离百姓的态度,表现出鲁迅担忧在如此大员治理下的国家的未来。因此A正确。
B项,《祝福》中“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以神态描写,写出祥林嫂精神麻木、丧失生的勇气。本文中一位胖大官员以轻薄、得意的姿态建议禹延续父亲的治水方法。以“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这一细节显示他仅是提建议而已,鱼肉百姓,未经实地调查研究。二者在细节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B正确。
C项,三位大员分别提及老大人,以三年无改于父道,老大人化了多少心力和为老大人挽回家声为借口阻止大禹采用变“湮”为“导”的治水变革。因此C正确。
D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过去历史的否定与怀疑。它是作为同“全盘西化”论相呼应而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持“全盘西化”论者往往对民族文化、历史遗产采取轻蔑、虚无的态度,表现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误。鲁迅遵从历史精神,小说主旨是赞扬大禹不畏艰难、为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精神。小说采用了讽喻的手法,重写历史故事,在上古神话中插入现代生活场景和人事,并非以游戏笔墨颠覆历史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因此D错误。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参考答案:
①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们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②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③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基本能力。
先分析题干。“中国的脊梁”是从古以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结合小说内容可知,“中国的脊梁”指的是大禹及跟随大禹的黑瘦的乞丐似的,像铁铸的一样的随员。关于塑造他们形象的段落是第二、三、五、六段、最后一段及大禹同大员的对话。
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考查的是小说塑造大禹及随员等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以及侧面描写、白描、工笔等。第二段“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第三段“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第五段“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第六段“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都运用了外貌描写,展现出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私无畏的精神,同时体现了治水的艰难困苦过程。
综合文中大禹同大员们的对话,语句大都简短干练,大禹对官员们无谓的询问和荒谬的建议都置之不理。刚入门时的“什么?——看明白”及询问治水效果,内容简短,但富有威严,展现出他朴素、沉着和威严的性格特点。禹“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因此提出“导”的治水方略。他面对大员们以老大人施压,仍不畏人言,体现出他坚定、务实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品格。
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禹同大员们的穿着打扮、动作表情、治水观点进行对比,体现出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①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③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领悟作品魅力的能力。
“故事”是指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对比历史传说同本文内容,得出本文故事的与众不同之处。大禹治水在《山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有记载,但内容简略。鲁迅在原文基础上,拓展故事内容。故事整体仍旧遵循历史现实,有历史韵味。
“新编”侧重文本叙述方式、表现手法等。答题要点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时采用的创新手法及达到的阅读效果。小说加入想象的细节及场景,将现代生活中的词语“水利局”“时装表演”等用于古代场景,将现代同历史交织,使文本呈现出反讽的艺术效果,促使读者反思现实。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本次列车终点
王安忆
陈信从新疆回到了上海。过惯了一个人省心的日子,如今感到真烦心。第二天是礼拜六,他天不亮早饭没吃便出了门。他想出去走走,找个开阔一点的地方。在空阔的北方过惯了,在上海总感到气闷。
他顺着江岸向前走去,前边是外滩公园。一进去便是一个喷水池,水从假山顶上落下,落在池子里。记得很久以前,水不是这么直接落在水面上的,水珠子落在一把伞上。伞下是一个妈妈,搂着两个孩子,笑嘻嘻地挤在一起躲雨。他小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座雕像时,是多么惊讶,多么喜欢。现在想起来,雕像是在冥冥中引起了共鸣。他们从来就是这么生活的。爹爹很早就死了,妈妈和他们三个相依为命,什么苦都吃过了。可就因为大家挤在一起,再怎么苦都是暖融融的。有一次刮龙卷风,一家四口人全挤在大床上,紧紧抱成一团。闪电,霹雳,呼啸的狂风,引得大家又害怕又兴奋。弟弟夸张地尖叫着,妈妈笑着诅咒老天,陈信以保护人的身份坐在离电灯开关最近的地方。雷打得真吓人,可真开心。这温暖,吸引着他,吸引着他归来。
水,落在空荡荡的水面上,激起一个个单调而空洞的水圈。一滴水珠落在他撑在池边的手背上,他忽然意识到,这水珠是从自己脸颊上滚落的。今天……他感到一种莫大的失望,好像有一样最美好最珍重的东西突然之间破裂了。他扭头走出了公园。
商店开门了,营业员都在卸排门板,亮出了橱窗。他走到一个橱窗跟前,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脚。他感到心里忽然有什么被唤回了,是的,被唤回了。他离开上海时,心中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记忆,而这记忆在十年中被误认为是上海了。于是,他便拼命地争取回来。上海,是回来了,然而失去的,却仍是失去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漫上了人行道。人和人,肩挨肩,脚跟脚,这么密集地生活在一个世界里,然而彼此又是陌路人,不认识,不了解,彼此高傲地藐视着。那个地方却不是这样的,那里很清静,也许有些荒凉了,但走在街上,可以奔跑,可以信步,可以畅快地呼吸。因为城市小,人和人,今天不见明天见,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面熟的,相识的,一路走过去,几乎要不断地点头,招呼,倒别有一番亲切和温暖。看来,大有大的难处,小,却也有小的好处。
他身不由己地跟随着人流向前走,自己也不知道走向哪里。他很茫然,十年里那点渗透他心灵的苦苦的而又是甜甜的思念,消失了。十年里那种充实感也随即消失了。他的目的地达到了,下一步,他该往哪儿走?人活着,总要有个目的地。人生的目的地,总归应该是幸福,而不是苦恼。他忽然感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地,应该再扩大一点,是的,再扩大一点。
他郁闷的心情开朗了一点,好像沉重的乌云开了一条缝,一线朦朦胧胧的光透了进来。虽然是朦胧隐约的,但确实是光。
“阿信!”他转脸一看,见马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间,无可奈何爬行着的一辆公共汽车窗户里,伸出大哥的半个身子,向他伸着手。大哥背后还有大嫂。他不知出了什么事,掉转身子追着汽车跑去。大哥一把抓住他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他。他心里一酸。大嫂也伸手抓住他:“阿信,你可别想不开!”
“你们想到哪儿去了?”陈信笑了,眼泪却也滚了出来。
“回家吧!”哥哥说。
“好的,回家。”他忽然感到羞愧,为自己把十年的艰辛当作王牌随时甩出去而感到羞愧。妈妈、哥哥、弟弟、嫂嫂,都有十年的艰辛。当然,人生中,还不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的欢乐!比如,林荫道、小树林、甜水井,天真无邪的学生、月牙儿般的眼睛……可全被他忽略了。好在,还有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今后的日子还很长很长。该怎么过下去,真该好好想一想。
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知道,那一定要是更远、更大的,也许跋涉的时间不止一个十年,要两个、三个,甚至整整一辈子。也许永远得不到安定感。然而,他相信,只要到达,就不会惶惑,不会苦恼,不会惘然若失,而是真正找到了归宿。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在小说中提到了在新疆生活的陈信拼命地争取回到自己的故乡上海,但回来后,他感到与上海越来越陌生、疏远,有些东西永远失去了。
B.陈信正因为一个人居住,没有朋友,太过无聊,所以很烦闷,连早饭都不吃就趁着假期出去走走,就是想找回那曾经失落的青春岁月。
C.陈信一路走着,最后被他大哥、大嫂一把抓住,生怕他一时想不开,叫他回家;而陈信也忽然感到羞愧,因为他已意识到自杀的念头是错误的。
D.陈信原来在新疆生活,那个地方人少,清静,但人际关系紧张,彼此高傲地藐视着;回来后觉得上海的人多,尽管家人在上海,但自己难融其中。
E.作者从小处着手,特别关注人的内心,更多地表现了陈信这样的人回城后的人生状态,进而推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人们深沉的思考。
★2.文章第二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从叙述角度分析,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3.文章中的陈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的题目是“本次列车终点”,但有人说,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却写了“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这不合情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5分)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广西文学》2018年第5期)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
B.“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
C.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
★6.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7.作品语言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述。(6分)
答案与解析
(一)
1.【答案】选AE。
【解析】B项,根据原文可知,陈信烦闷的原因不是“一个人居住,没有朋友,太过无聊”,而是“过惯了一个人省心的日子”“他感到一种莫大的失望,好像有一样最美好最珍重的东西突然之间破裂了”。C项,“因为他已意识到自杀的念头是错误的”不正确,原文第十一段中“为自己把十年的艰辛当作王牌随时甩出去”,才是陈信感到羞愧的原因。D项,根据原文可知,是新疆的人际关系和谐,上海的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彼此高傲地藐视着。
2.【答案】:(1)插叙。(2)作用:插叙了陈信原来家庭虽然贫困,但非常温馨的种种生活场面,既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有起伏美。另外,与陈信现在的烦躁形成对比,突出了陈信郁闷的心理状态。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找到画线部分在第二段中的具体位置。其次,要看画线部分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不难看出画线部分主要写了陈信对往事的回忆。再次,要联系上下文分析画线部分所运用的叙述方法。通过第二段中前半部分对现实的叙述及第三段回到现实之中的描写,可以看出画线部分运用了插叙手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该手法的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考生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辨析出文中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法,然后明确该叙述方法的作用,最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考生在解答此题时,
首先,要找到画线部分的具体位置。
其次,要看画线部分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不难看出此题中画线部分主要写了陈信对往事的回忆。
再次,要联系上下文分析画线部分所运用的叙述方法。从第②段中前半部分对现实的叙述及第③段回到现实之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画线部分运用了插叙手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该手法的作用。
3.【答案】:①重亲情。如文中“这温暖,吸引着他,吸引着他归来”以及后面他面对大哥大嫂关心时的感动与羞愧;②有责任。如小时候他就“以保护人的身份坐在离电灯开关最近的地方”以及对未来出路的思考;③能思考、会反省。他一路走着,一路思考,对人生理想与追求,对亲情,对人生价值观都有深沉的思考和反省;④有决心。如在最后他虽然认为,到达下一个目的地也许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但他仍然坚信,“只要到达,就不会惶惑,不会苦恼,不会惘然若失”。
【解析】文中关于陈信的事例主要有:对家人的看法,保护家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向往等。对这些事例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
(示例1)这种说法有道理。“本次列车终点”表面是指陈信回到了上海,也指陈信已意识到生活的美好,而“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所述内容更表明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让包括陈信在内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到站与出站,人只有一直追寻自己的精神归宿,不被生活消磨掉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才能创造新的生活。这样结尾,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示例2)这种说法没有道理。题目是“本次列车终点”,就是指陈信从新疆回到了上海;而倒数第二段结尾“该怎么过下去,真该好好想一想”又点明了陈信已感受到了人生需要奋斗,要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此时主题已完整呈现,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若此时结尾,既能使小说简洁,还可留有意蕴,让人思考。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懂“本次列车终点”与“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的内涵。“车到站”表面上是指陈信回到了故乡,实际上是指陈信经历了内心的波动,意识到生活的美好。而“又一次列车即将出站”表面来看,是指列车出站,但实际上是指陈信对未来的生活抱有信心。
(二)
1.B [B项,“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错,我对于雨靴的感情一直都没变,始终是不喜欢。]
2.【解析】 本题考查了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解答本题,要抓住小说的叙事线索、叙事方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本题从叙事线索来分析,“我”是叙事线索,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从人物塑造方面考虑,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将老校长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为形象具体,更加突出。用第一人称叙述还有深化主旨的作用。
答案 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②“我”是参与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③“我”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
3.【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品味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品味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此句看似一本正经,却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此句口语运用,富有乡土气息。“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句子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优美的语言描写,引人深思。
答案 ①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②质朴自然,善于运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③恰当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