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www.
【预】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
一、认识作者
姓名 李清照 字号籍贯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朝代 宋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荣誉成就21世纪教育网 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生平简介 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主要作品 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等文:《金石录序》等
作品风格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二、文本知识
1. 《醉花荫》创作背景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声声慢》创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21cnjy.com
3.靖康之变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词人李清照的词风也因此为之大变。www-2-1-cnjy-com
4.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来源:21cnj*y.co*m】
三、字词归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白昼________ 憔悴________ 杯盏________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根据拼音写汉字
(此题,“g”变成了小框)
4.解释下列词语。
瑞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乍暖还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对下列近义词的辨析,选词填空。
(1)氛围·气氛
辨析: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①人们在欢乐的________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双方在友好的________中进行了会谈。
(2)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辨析: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2-1-c-n-j-y
①风声________,墓地凄然悲凉。
②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________。
6.背诵课文,照原文填空。
(1)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
(7)九万里风鹏正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
四、内容探究
7.李清照(1084-约1151)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女词人。号________,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___”之说。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________》辑本。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________”。www.21-cn-jy.com
8.阅读课文,填空。
(1)李清照的词以________为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________》。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________》。2·1·c·n·j·y
(2)《醉花阴》上片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下片写“________”,携酒去往东篱观赏菊花,看到西风中摇曳的黄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用了________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总体风格________。
(3)《声声慢》词风________、________,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开头用七组________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上片从秋天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________等多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下片具体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最后,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概括得了得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醉花阴》的词眼是哪个字?体现在哪些语句中?
10.“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11.《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好在哪里?
12.《声声慢》中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13.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词的含义?
14.两首词都抒发了愁苦之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昼zhòu 憔qiáo 盏zhǎn
2.
3.
4.瑞脑:一种香料。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将息:调养,保养。
次第:光景,壮况。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5.(1)①氛围 ②气氛(2)①如泣如诉 ②不绝如缕
6.(1)有暗香盈袖 (2)帘卷西风 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黄花瘦(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4)到黄昏 点点滴滴(5)载不动许多愁(6)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7)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8)应是绿肥红瘦
7.南宋 易安居士 “别是一家” 《漱玉词》 易安体
8.(1)南渡 《醉花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声慢》(2)“永昼”的无聊 “半夜”的寒冷 “黄昏后” 叙事 委婉含蓄(3)深沉凝重 哀婉凄苦 叠字 北雁南飞 时间 天气
9.词眼是“愁”。“永昼”表示愁的程度很深,无法抹除。“半夜凉初透”是说愁得无法入眠。“人比黄花瘦”是愁的结果。21教育网
10.“瘦”字用得好。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重阳,面对纤长瘦细的菊瓣,独自把酒,无计消愁,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字传神地写出了词人的憔悴形象和深沉的相思之苦。
11.十四个叠字依次表现了词人茫然若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凄凉、惨淡、悲戚的心情,使愁绪层层加深。叠字连用造成如泣如诉、哽咽难言的音韵效果,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堪称千古绝唱。
12.选取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表现了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13.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很难受的了,而此雁却又像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悲伤的心情。21·世纪*教育网
14.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声声慢》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www.
【讲】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
《醉花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
一、作者作品巩固
1.李清照(1084-1155)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 婉约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易安 体。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2.李清照的词以 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 闺情(离愁),词风 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 怀旧悼亡,词风 凄凉低沉。www.21-cn-jy.com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2-1-c-n-j-y
三、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
(一)朗读体味
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
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答:① “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 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 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 比喻 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 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 长度、宽度、深度 ;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 的。www-2-1-cnjy-com
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答: “永昼”“ 半夜”“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3.词人为何而愁?
答: 思夫
(三)《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21·cn·jy·com
答: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 : 饮酒赏菊愁更愁
【合作探究】
一、鉴赏评价上片
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下面是我们的合作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
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半夜凉初透” ,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4.上片小结:
上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愁苦。
二、鉴赏评价下片
1. 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
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版权所有:21教育】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 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 “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4.整体感悟下片内容:下片写作者在重阳节黄昏后独自饮酒赏菊的愁绪。
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目标检测】
1. 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答: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 完成课后第二题。
3. 背诵全词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总目标】
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感悟《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愁”情及其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
3.初步感悟作品所达到的重现凄凉情境和凄愁情感的抒情效果。
【自主学习】
一、巩固旧课
1. 背默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无忧无虑的生活和 闲适 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乐 ”。
二、进入新课
1.诵读《声声慢》。
2.这首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话直接传达出了这种感情?并指出词眼所在。21世纪教育网
答:这首词写了李清照南渡后的悼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 感情。“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传达了这种感情。“愁” 是该词的词眼。21cnjy.com
三、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 婉约 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出处:21教育名师】
2.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 ( http: / / www.21cnjy.com )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3.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如 《醉花阴》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如《菩萨蛮》、《武陵春》、《声声慢》等。《声声慢》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誉为婉约派正宗词人。
4.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二李“极是当行háng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 南唐后主李煜 和 南宋时期的李清照。清代王士嫘léi将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与
辛弃疾(字幼安) 并称为“济南二安”。
四、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1) 凄凄惨惨戚戚戚戚: 忧愁悲哀的样子。
(2)乍暖还寒时候 乍: 读zhà,初,刚。这里指写深秋忽冷忽暖的多变气候。
(3)最难将息 将息:调养,静息。
(4)有谁堪摘 堪:能够。意思是没有人能有摘花的兴致。
(5)怎生得黑 得:捱得到。怎样挨得到天黑呢。
(6)梧桐更兼细雨 更兼:更加上,更夹杂着。意为细雨打在梧桐上。
(7)怎一个愁字了得 了:概括。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
五、朗诵课文,初步感受
①听录音朗读。词中平声音字较多,平声音的延长性使感情深沉苍凉。故朗读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以传达深沉的愁苦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和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
【合作探究】
《声声慢》创设凄凉意境,传达愁苦感情出奇美妙,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最突出的手法有两点,请把它概括出来,并举出具体例句。2·1·c·n·j·y
答:1.借叠字的运用,直接渲染凄凉心境。(直接抒情)
2.借情境意象的铺叙,间接表现悲苦心情。(间接抒情)
具体例句是:
直接抒情的:“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的:①借铺叙情境抒情的:“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②借意象描述抒情的:上阕有淡酒、急风、过雁,下阕有黄花、梧桐、细雨。
【目标检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次第:光景、状况。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对付、抵御。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 http: / / www.21cnjy.com )摘? 憔悴损:指菊花在风雨中凋零满地,显得非常衰败。一说指诗人面容愁苦黄瘦。损,词尾,无实义,相当于“煞”。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么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时候。
2.将诗歌散文化是理解诗词的最便捷的方法和途径,请将《声声慢》改译成散文。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深秋骤热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旧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能有摘花的兴致。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ái)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这种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背默《声声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巧妙运用叠字、铺叙和借助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对作品进行鉴赏,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
3.把握《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离乱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自主研习】
一、在这首词里,有一句话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这一句话在
形式上有何特点?在全词中起怎样的作用?又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答:这个千古绝调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形式上特点是:巧妙运用叠字(14个字,7组叠字)
在全词中起的作用是: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情基调,使全词富有音乐美,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增强了感情。 21*cnjy*com
抒发感情的手法是:十四字,三个叠字句,从神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心情三方面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与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每一个层次的叠字之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同样是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感情极为强烈。21*cnjy*com
【合作探究】
《声声慢》抒发的是国破、家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是诗人遇人不淑、颠沛流离和孤苦无告的反映。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纵观全词,创意传情出奇美妙,妙就妙在创设两个场景、五幅画图来表现一个离乱女子抒发国破家亡的悲痛哀愁之情。
一、阅读全词,从内容层次入手,探究作者创设出的两个形象场景。
①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 http: / / www.21cnjy.com )惨戚戚” 从神态、环境、心情三方面创设出第一个形象场景:离乱女子若有所失哭泣寻觅的形象场景。(离乱女子哭泣寻觅)
②余下所有诗句通过意象描述创设出第二个形象场景:离乱女子孤苦无告哀怜独坐的形象场景。(离乱女子哀怜独坐 )
二、探讨两个形象场景包藏的五幅画图。
请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示例样式,用第一人称“我”描述作者构思的图画,再立上标题,然后概括写出离乱女子的悲苦心境。(小组内交流各自描述画面,然后向全班展示。意思对即可)。
示例:第一幅:陋室冷清图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神态),可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一片冷冷清清(环境),什么也没有,一股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上心头(心情),我坐立不安,彷徨无主,肠痛心碎,伏枕而泣。
——离乱女子若有所失,低声呜咽、泣不成声。
第二幅:秋寒风急图21世纪教育网
这天气忽暖忽冷,真叫我难以适应啊。就凭着这三杯两杯的淡酒,又怎么能够抵挡得了这寒冷的秋风啊!
——离乱女子疲惫叹息:生活艰难,年老多病,几杯淡酒,何以消愁?
示例:第三幅:旧雁南飞图
我抬头看去,又见北雁南飞,这情景和以前多么相似,但再也不可能有爱人的消息了!雁儿雁儿……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离乱女子茫然痛心:“彼雁”是甜蜜的闲愁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雁”是绝望的哀愁。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何其伤心!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第四幅:秋花凋损图
我低头看去,只见菊花凋零满地,风雨中显得如此憔悴,到如今还有什么值得摘取的呢?
——离乱女子黯然神伤:秋花凋损,美丽不再;青春已逝,年华已老。
第五幅:孤窗细雨图
一个人,望着窗外,叫我怎么才能熬到天黑啊!窗外只见那梧桐树,伫立在黄昏的细雨中,那点点滴滴的雨声,不像落在梧桐树上,倒像打在我的心坎里!
——离乱女子孤苦煎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前路漫漫,度日如年,“这次第”,怎一个孤苦了得!
三、总结归纳
1.主旨:
本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全词以暮秋景色为衬托,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抒写了词人在南渡离乱中孤苦无依的生活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来源:21cnj*y.co*m】
2.艺术特点
①巧妙运用叠字和词眼,直接抒情。
②铺叙情境意象,间接抒情。
③善用口语(“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目标检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指出下列各意象在词中的的象征意义或作用
①黄花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 ②梧桐是凄凉悲伤 的象征。
③雨是 哀伤﹑愁丝的象征。 ④酒是 “愁” 的象征。
⑤秋风渲染了一种 愁情 。
2. 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三杯两盏淡酒”并非实指酒少酒薄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酒薄、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附:课文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www.
【练】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
课内巩固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落枕 热忱 耽误 沉着
B.梧桐 恫吓 胴体 侗族
C.兼并 搛菜 缣素 蒹葭
D.桑葚 戡乱 镶嵌 堪称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憔悴损:枯萎凋谢。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B.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
C.怎敌他、晚来风急 富可敌国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顶千门次第开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汪洋书记保留城中村的倡议透露出城中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重的历史价值:一则,广州的村庄多是古代北方望族南下建立,源来有自,源远流长。二则,城中村是广州发展的“印记”,是一种现当代的文物,这一印记不可磨灭,城市形态的多样性不应消失。
B.单纯地讲,一个单位裁减几个人的确算不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但在现行的体制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一不小心,会招来很多的麻烦。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他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一个荡妇,变成了一个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形象。 21*cnjy*com
D.肇庆是广东省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许多群众不解,一向以山清水秀著称的肇庆,缘何也被戴上“重酸雨区”的帽子?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21世纪教育网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7.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www.21-cn-jy.com
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诗文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
8.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从下列诗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 )21世纪教育网
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清明溱湖会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似巨蟒入水,场面恢宏壮观、惊心动魄,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海内外人士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
①当天凌晨,各乡各镇五彩缤纷的赛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向水上集中 ②但见大船如出水蛟龙,小船似离弦之箭 ③许多村还在村头搭台唱戏 ④随着一声令下,气势恢宏的会船节淹没在欢呼和喝彩声中 ⑤将参赛船只打扮得十分鲜艳 ⑥数百平方公里的里下河地区村村竖起会船大旗
A.①③④⑥⑤② B.①⑥⑤②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课内精读
(一)阅读《醉花阴》,完成10~11题。
醉 花 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11.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1·c·n·j·y
(二)阅读《声声慢》,完成12~14题。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这首词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对其极为称道,试分析这些叠音词的表达作用。www-2-1-cnjy-com
13.融情于景,借秋景以渲染愁情是本词的最大艺术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14.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课外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5~16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词的上阕,首句先写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词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2-1-c-n-j-y
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17.下阕“我报路长”两句是词人的感叹,“谩”通“漫”,“枉,徒然”之意。认真揣摩这两句,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主旨。【来源:21cnj*y.co*m】
18.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大多数词截然不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分析其具体表现。
高考链接
19.(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
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21教育名师】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A.枕zhěn, 忱ch ( http: / / www.21cnjy.com )én,耽dān,沉chén;B.桐tón?,恫dòn?,胴dòn?,侗dòn?;C.都读jiān;D.葚shèn,戡kān,嵌qiàn,堪kān。
2.D【解析】蓠—篱。
3.C【解析】将息:调养,保养。
4.B【解析】A项,“销魂”前:极度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伤,后:极度欢乐;B项,“把酒”均为“端着酒”;C项,“敌”前:抵挡,承受,后:对等相当;D项,“次第”前:光景,后:次序,一个接一个。21·cn·jy·com
5.C【解析】妙手回春;一般形容医术高明。
6.A【解析】B成分残缺。在“管理人员”的后面加上“的现象”;C否定不当。删掉“不再”;D前后不一致。“成败”改为“成功”。【版权所有:21教育】
7.A【解析】A项中“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
8.C
9.D【解析】⑥照应“最大的水上庙会”,⑤③紧承其后,表现庙会的场面之大;①④②写赛船的情景。
10.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21*cnjy*com
【解析】考查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诗中,并结合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来作综合分析。“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
11.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解析】首先是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认为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这三句是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
12.开首三句,七组叠词为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下了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写作者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体、准确形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抓住叠音叠字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结合作者南渡后的悲惨生活,自然可解。
13.全词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冷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单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显得格外深广深厚。21教育网
14.运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惨惨凄凄”“点点滴滴”等叠词,分三个层次写出词人的动作神态、外部感受和内心愁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而且多用声音比较压抑低沉的字。全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口语,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视觉 嗅觉 触觉
16.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法排遣。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17.本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
【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应该抓住关键词,结合词的风格特色细加品味。
18.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①写梦中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梦中感叹;②写到了传说中的“天帝”“鹏”“篷舟”“三山”等;③想象非常丰富;④意境极其开阔。(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风格的把握。浪漫主义的表现可以从词的内容材料、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把握、解答。
19.(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能力层次为D级。把握情感可从意象、情感浓缩词和事件,并结合注释进行概括。此外,本词还蕴含岁月蹉跎的伤感、世事无常的感叹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飘逸”指的是一种语言风格,一种与众不同飘飘欲仙的情致。本词确有一种清新洒脱的高远意境。失意离别之际,作者不是一味抒发愁绪,而是突发奇想,虚实结合,将荒僻的阆州赋予神话般的美丽,让人生出一种飘然欲仙的情致来。境界飘渺开阔,语言洒脱灵动,富有浪漫色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