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1 18: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及影响。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地区、西北边疆的管辖措施。
3.了解雅克萨之战的背景,知道雅克萨之战的结果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导入新课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建立统治:
2.巩固统治
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影响: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内容讲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海上马车夫——荷兰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1624—1662年)
郑成功为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
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军25 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
1662年2月,经过8个月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复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巩固了东南海防,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性质: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继续治理台湾。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心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
荷兰无时不垂涎台湾,如果他们乘机再次占领台湾,一定会窥视内地。他们的战舰精良坚固,天下无敌,沿海各省肯定难以安定……
——施琅《陈台湾弃留利 害疏》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施琅打败郑军,台湾收至清朝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2)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设置台湾府的意义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命刘铭传为台湾巡抚。
刘铭传,台湾省首任巡抚,在建省、设防、整肃吏治、团结高山族、修建铁路、开办邮电、清赋理财、倡创新学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对改变台湾的落后面貌、加速台湾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5、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今台湾)。
2、隋炀帝时期,派人三赴流求(今台湾) 。
3、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册封“达赖喇嘛””
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顺治帝会见五世达赖
达赖金印
达赖在蒙古语中意为大海;喇嘛,藏语意为上人或上师。“达赖喇嘛”即意为“德行、科研成果像大海一样的上师”。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达赖既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称谓,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位。
二、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和其金印
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1713年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 “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班是梵语“班智达”(学者之意)、禅是藏语“钦波”(大之意) 的简称, “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 “珍宝”。
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扎什伦布寺
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
目的: 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两个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
方法: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经过400多年的传承,到目前,达赖已经传了14世,班禅传了11世。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清驻藏大臣令牌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职责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意义
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清廷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颁布章程
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
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六世班禅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乾隆与六世班禅
须弥福寿庙
平定噶尔丹叛乱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康熙率军亲征
回部
噶尔丹
康熙平定噶尔丹得胜图
三、巩固西北边疆——新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
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1、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管理新疆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2、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作用
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建省。辛亥革命后,废除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府城楼——惠远城钟鼓楼
伊犁将军府旧址
《满文录副奏折》: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四、从雅克萨之战到设立将军
阅读课文,找出雅克萨之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怎么评价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意义:有力遏制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的侵略,维护了中俄两国东段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英勇精神;该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
清朝前期,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五、清朝的疆域
北接西伯利亚
南至
南海诸岛
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
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
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一方面打击了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明清(前期)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英勇斗争: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历史意义:这些斗争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
康熙册封班禅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683年,击败郑氏割据势力
1684年,设置台湾府
设置伊犁将军
顺治册封达赖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1885年,设置台湾省
清廷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西北—新疆
西南—西藏
东南—台湾
东北—黑龙江流域
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
1689年《尼布楚条约》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收复台湾
评价郑成功
定都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巩固西北边疆
清朝的疆域
作用:在政治上、思想上巩固了自身 统治
顺治帝:
雍正帝:
康熙帝:
册封达赖喇嘛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驻藏大臣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颁布章程:
平定噶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管理新疆
课堂小结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1. 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指的是( )
A. 岳飞 B. 戚继光 C.郑成功 D.张骞
2. 清朝初年,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皇帝是( )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
3. 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是( )
A.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B. 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
C.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D. 侵略沙俄
4.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乾隆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组织雅克萨之战 B.平定三藩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D
B
B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