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7 16: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九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程导入】

我国西藏地区普遍信仰佛教,达赖和班禅是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最高的藏传佛教首领。1652年,五世达赖亲自到北京朝贺清朝入关,为什么顺治帝要隆重接待并在安定门外修建西黄寺供其居住?第二年达赖离京返藏时,顺治帝又赐予他什么称号?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

清政府为什么颁赐“金瓶”?“金瓶”由谁监督掣签?“须弥福寿”是什么意思?该庙布局有何特点?此庙是乾隆帝为谁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此庙?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须弥福寿之庙

下页图是清朝人描绘的乌什酋长欢迎清军的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1758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定。叛军逃到乌什,酋长下令关闭城门;清军一到,酋长却牵着牛羊出城迎接。这是为什么?你认为清军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有哪些?



18世纪70年代初,英勇的土尔扈特部落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发动起义,毅然回到祖国。你能描述一下这段历史故事吗?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路线


乾隆接见渥巴锡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藏族是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相隔千山万水。藏族在唐朝时称什么?自唐代以来,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管辖的?

2.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件大事。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呢?

3.乾隆年间,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为什么要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万里回归祖国呢?他们的杰出首领是谁?在回归祖国途中,他们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回归祖国后,清政府又是怎样安置他们的呢?

4.参照下页的《清朝疆域图》,分别指出清政府设置的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自我测试】

一、选择题

1.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驻藏大臣 B.乌里雅苏台将军 C.盛京将军 D.伊犁将军

二、填表题

请填出清朝前期我国疆域的四至。



【资料下载】

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雍正一朝还对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南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废除世袭的土官,由中央政府派“流官”进行管理。

我国西南地区历来为少数民族聚集地,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彝、瑶、壮、白等兄弟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为了便于管理,元明时期的中央政府对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土司制度,也就是由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当地的土官,“以土官治土民”。这种土司制度的弊端在于世袭,得以世代统治其土地和人民,具有极大的割据性,日益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障碍。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督鄂尔泰向清廷上奏《改土归流疏》,提议“改土官为流官,革除土司制,建立州县制”,得到雍正皇帝的批准。此后,西南数省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运动,许多土司被裁革,在其地分别设置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丈量土地、编制户口、征收赋税等。改土归流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思维拓展】

承德“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压蒙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制天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政府开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此后,清朝皇帝几乎每年都要在这里消夏理政,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依靠避暑山庄,清王朝成功解决了自秦汉以来长期存在的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矛盾,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以巩固,正所谓“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你到过承德避暑山庄吗?你认为它在清朝政治活动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乾隆帝在此接见过哪些少数民族首领和宗教领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