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课程导入】
荷兰殖民者是通过什么欺骗手段占领我国宝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湾的?你知道“开辟荆榛逐荷夷”是谁的诗句吗?他是如何打退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为什么说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与我国并不接壤的沙俄在清朝时期侵占了我国的哪些地区?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哪几次重要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又如何呢?
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是什么?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条约中规定了怎样的边界线?
【知识网络】
【学习探究】
1.关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原因,一种意见认为,郑成功是因为感到在大陆抗清无望,遂渡海收复台湾作为继续抗清的基地。另一种意见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荷兰殖民者与中国人民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郑成功属于海上商人集团,深感荷兰殖民者侵略之害,因而当他在大陆的抗清斗争受挫时,自然就把斗争矛头转向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以营建新的抗清基地,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你怎样看待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呢?
2.在致荷兰殖民者的信中,郑成功写道:“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请结合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通过阅读课文,提炼出本课的知识要点,然后填写下面表格。
位置 时间 事件
东南(台湾)
东北(黑龙江流域)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国领土是( )。
A.尼布楚 B.黑龙江流域 C.乌苏里江流域 D.库页岛
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二、材料解析题
在收复台湾后,郑成功曾赋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首:“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你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请用白话文翻译出来。
【资料下载】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夷洲”“琉求”(或“流求”“琉球”)“鸡笼”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最早的台湾居民为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和南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岛的移民及其后裔。两汉时,台湾称为东鳀,东汉后期和三国时期称“夷洲”。由于两岸隔海相望,时有台湾居民到大陆沿海一带进行贸易,大陆的渔民亦有因风浪而漂流至夷洲者。
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一万多名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乘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他们在当地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士兵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吴国的丹阳太守根据将士的见闻,写了《临海水土志》,介绍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
隋朝时,隋炀帝杨广曾两次派人到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流求”的台湾岛。第一次因语言不通而返回。第二次到达流求时,流求人以为是大型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
元朝时,为了经营南海诸岛,在泉州设总管府,在澎湖设巡检司,以加强对澎湖、台湾地区的管理。这是中国政府最早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时曾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占据澎湖。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巡抚居南易派兵收复澎湖,荷兰殖民者败走,占据了台湾南部。后来,荷兰殖民者击败占据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独占了整个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并在那里兴办学校,招民垦荒,使台湾得到极大开发。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军进入台湾。次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省,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同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垮台,蒋介石宣布“迁都”台北。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陷入分离局面。
【思维拓展】
对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帝王,人们都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固定的称谓。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宋、元时期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真宗、元世祖等;明清时期的皇帝多称年号,如洪武帝、崇祯帝、康熙帝等。但有时一个皇帝又会有几个称谓,如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为“康熙”,庙号为“清圣祖”,谥号为“仁皇帝”。
你能分清我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年号、庙号、谥号吗?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试着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