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2《第六章 传感器》测试卷A(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电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B.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光电传感器
C.电子秤使用了力传感器,将力的大小转换为电信号
D.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度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2.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D.传感器一定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3.霍尔元件能够实现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
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
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4.自动控温的空调机、电冰箱和电熨斗都使用了( )
A.温度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5.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1-a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b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 600个工件? ?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 200个工件
6.传感器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键盘就是一种传感器。如图2所示,键盘上每一个键的下面都连一小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够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这种计算机键盘使用的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磁传感器??????? D.光传感器
7.图3为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P移动,通过理想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m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物体m运动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C. 电压表示数的改变量ΔU与物体位移x成正比
D.电压表示数的改变量ΔU与物体位移x不成正比
8.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敏电阻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 )
A.当有光照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9.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一对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5所示。由于血流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间的距离为3.0 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 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级a、b的正负为( )
A.1.3 m/s,a正、b负 B.2.7 m/s,a正、b负
C.1.3 m/s,a负、b正 D.2.7 m/s,a负、b正
10.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温度、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图6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从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两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增大表示h减小
B.C减小表示h增大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的变化与h变化无直接关系
二、填空题
11.在电饭煲的电路中,应用了???????????? 传感器。
12.当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导体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 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13.如图7-a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Q=(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图7-b所示,那么图7-c、图7-d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______,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_______。
14.声传感器话筒能将______信号转换为_______信号,电容式话筒的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Q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M和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当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电容???? (选填“变大”或“变小”), 导线AB中有???? (选填“向左”或“向右”)的电流。
15.热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9-a所示,图9-b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线路图,其中R1是热敏电阻。则:???
(1)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开关应接在________(填“a”或“b”)
(2)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点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三、解答题
16.为了节约电能,需要使街道上的照明灯在清晨自动熄灭,而在黄昏时自动点亮,这可以用光传感器进行自动控制. 如图所示,是一个模拟的实验电路,其中主要的元件介绍如下。
RG:光敏电阻. 光照较强时,阻值可减小到1 kΩ;黑暗中,阻值可增大到1 MΩ.
R:可调电阻,最大阻值约47 kΩ.
J: 微型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线圈,a为受其控制的常开触点。当J两端的电压UJ≥4 V时,就会吸合衔铁使触点a接通;当UJ≤2 V时,则会释放衔铁使触点a断开。
L:被控制的照明灯泡。
IC:型号为74LS14的集成逻辑电路。其功能是:以B为参考点,当其输入端A的电压UA上升到1.6 V时,输出端Y的电压UY会突然下降到0.2 V;而当UA下降到0.8 V时,UY则会突然上升到 3.4 V。
(1)简要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取E = 5.0V、R = 20 kΩ进行估算,忽略集成电路输入端的分流作用).
(2)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要想在天更暗时才点亮照明灯,应当将R的阻值调大些还是调小些?为什么?
17.电饭锅是一种可以自动煮饭并自动保温,又不会把饭烧焦的家用电器。它的基本电路如图所示,由控制部分AB和工作部分BC组成。K1是限温开关,手动闭合。当温度达到103℃时自动断开,不能自动闭合。K2是自动开关,当温度超过80℃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自动闭合。R2是限流电阻,阻值2140Ω,R1是工作电阻,阻值60 Ω。锅中放好适量的米和水,插上电源(220 V,50 Hz),手动闭合K1后,电饭锅就能自动煮好米饭并保温。
(1)简述插上电源、手动闭合K1后,电饭锅加热、保温过程的工作原理。
(2)加热过程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P1是多大?保温过程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P2是多大?
(3)若插上电源后没有手动闭合K1,能煮熟饭吗?为什么?
18.如图12-a所示是在环境温度为10℃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箱内电阻R1=20 kΩ,R2=10 kΩ,R3=40 kΩ,R4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12-b所示。当电压鉴别器两接入点a、b的电势?a<?b时,鉴别器将自动使电键K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a>?b时,鉴别器将使K断开,停止加热。
求:(1)根据以上说明,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多少摄氏度?
(2)若想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30℃,而保持R1 、R2不变,应该把R3更换成阻值为多大的定值电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D 2.B 3.B 4.A
5.BC
解析:从图像上看,每隔1 s传感器输出一个信号,也就是每隔1 s工件挡一次光,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因此传送带的速度为0.2 m/s。
6.B
7.AC
电路是由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直接连接的简单电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左侧电阻并联,电压表是理想电表,可看成电阻无穷大,那么移动滑片P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会发生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显示等于滑动变阻器滑片左侧电阻与电流的乘积,U=IR左。当物体在导轨上移动时,滑片左侧电阻随物体移动距离而均匀变化。物体向右移动,ΔR左与移动的距离x成正比,因此电压表增加的示数也与移动距离x成正比。
8.AC
解析:R1和R2的阻值串联接在电源两极间,R2是定值电阻,有光照射R1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其分压减小,则R2的分压增大,因此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工件每挡住一次光,光敏电阻的阻值就增大一次,其分压也增大一次,R2分压减小一次,信号处理器应该记录一次数,表示有一个工件,所以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9.A
10.C
二、填空题
11.温度
12.变小;温度
13. ②;③
解析: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两板间电场看成匀强电场,E=,且U=,联立上述三式可得E=,E与Q成正比,而Q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因此E随时间按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图②。固定极板与待测物体间的距离d的变化反映待测物体的位移改变量,由Q=CU=,而Q=,两式比较可得,d随时间做线性变化,因此d的变化率是恒量,及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③是v-t图。
14.声;电;变大;向左
15.(1)a;(2)左
三、解答题
16.解析:(1)将光敏电阻放在能够感受空中光线强弱、又不被日光直射的地方。
黄昏,RG增大到9.4 kΩ时,R与RG的分压就会使UA上升到1.6 V,则UY就突然下降到0.2 V。于是UJ 变为4.8 V(>4 V),使触点a接通,灯L发光。
清晨,RG减小到3.8 kΩ时,R与RG的分压就会使UA下降到0.8 V,则UY就突然上升到3.4 V。于是UJ 变为1.6 V(<2 V),使触点a断开,灯L熄灭。
(2)应当将R的阻值调大些。这样,就会使在RG更大,即光照更弱时UA才能上升到1.6 V。
17.(1)由于室温肯定低于70℃,所以K2也是闭合的,R2被短路,只有R1工作,功率P1较大,使米和水被加热;温度升到80℃,K2断开但K1仍闭合,R2仍被短路,功率仍为P1,温度继续升高到把水烧开;温度将保持在100 ℃直到水蒸发完毕,温度继续升高到103 ℃,K1断开且不再自动闭合,这时饭已煮好.R1、R2串联热功率P2较小,电饭锅发出的电热小于它向外释放的热,温度开始降低;当温度降低到70 ℃时K2自动闭合,功率又变为P1,使饭的温度升高;到80 ℃时K2自动断开,温度又开始降低……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直到关闭电源。
(2)807 W;21.4 W
(3)若K1未闭合,开始K2是闭合的,R2被短路,功率为P1,当温度上升到80 ℃时,K2自动断开功率降为P2温度降低到70℃,K2自动闭合……于是温度只能在70℃~80℃之间变化,不能把水烧开,不能煮熟饭.
18.(1)37℃;(2)50 kΩ
解答:由图象知该热敏电阻在温度越高时电阻越小.在环境温度10℃时电阻为38 kΩ,?a<?b,K被接通,电热丝加热,随着温度升高,热敏电阻减小,当温度升高到超过37℃时,热敏电阻小于20 kΩ,φa>φb,停止加热。
从b图可知,温度为3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25 kΩ,从R1∶R2 = 2∶1可知,要使 ?b>?a,R3应为50 kΩ。
物理选修3-2《第六章 传感器》测试卷B(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1.有些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采用的传感器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2.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的电流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及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小 D.I变小,U变大
3.如图所示,电吉他的弦是磁性物质,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输送到放大器、喇叭,把声音播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吉他是光电传感器
B.电吉他是温度传感器
C.电吉他是声音传感器
D.弦改用尼龙材料原理不变
4.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R与D相距很近且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5.如图所示是观察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
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不明显
6.电炖锅是用电阻通电后发热来加工食品,内有两个“聪明”开关,一个利用“热敏”材料制成“热控开关”,当食品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热控开关”断开使电阻的发热功率减小;另一个是“定时开关”,当加热到一定时间时,“定时开关”断开,使电阻停止发热,这种“聪明电路”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8.如图是酒精测试仪的电路,R0是定值电阻.已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则对酗酒者进行测试时( )
A.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9.为了保证汽车刹车时车轮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而不是纯滑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刹车效果,又不使车轮失去控制,为此需要一种测定车轮是否还在转动的装置,这种检测装置称为电磁脉冲传感器,如果该装置检测出车轮不再转动,它就会自动放松刹车机构,让轮子仍保持转动状态,这就是ABS防抱死系统.如图是电磁脉冲传感器示意图,B是一根永久磁体,外面绕有线圈,它们的左端靠近一个铁质齿轮A,齿轮与转动的车轮是同步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轮转动时,由于齿轮在永久磁体的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B.车轮转动时,由于齿轮被磁化使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C.车轮转速减慢时,输出电流的周期变小,电流强度也变小
D.车轮转速减慢时,输出电流的周期变大,电流强度也变大
10.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
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
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
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
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
A.1.3m/s,a正、b负
B.2.7m/s,a正、b负
C.1.3m/s,a负、b正
D.2.7m/s,a负、b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11.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
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12.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中虚线内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3A,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电阻R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30-0.02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400N
B.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400A处
D.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
13.计算机光驱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它可以发射脉冲激光信号,激光扫描光盘时,激光头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将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再通过计算机显示出相应信息.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
A.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14.传感器担负着信息的采集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敏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由热敏电阻Rt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的线路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响铃,c应接在a处
B.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响铃,c应接在b处
C.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点向右移动
D.如果在调试报警器达到最低报警温度时,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都不能使报警器工作,且电路连接完好,各电路元件都能处于工作状态,则造成工作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可能是乙图中左边电源电压太低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题,满分54分)
15.(本题满分8分)如图(a)是汽车过桥时对不同类型桥面压力变化的实验.采用DIS方法对模型进行测量,其结果如图(b)中电脑屏幕所示.
(1)图(a)中的传感器为________传感器;
(2)图(a)中甲、乙、丙分别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桥面
对于凸形桥甲,其相对应的压力图线应是图(b)电脑屏幕
上的________(填a、b或c);
(3)如增大小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则在图(b)中大致画
出小球通过凸形桥甲时的压力图线.
16.(本题满分8分)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1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2的I/U图象.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 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________(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 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________Ω.
17.(本题满分6分)如图是红外线遥控接收器,甲图为遥控器,乙图为电路,电路中G为红外线接收头OUT,LED为发光二极管,R为电阻,阻值约为510 Ω,HTD为电压陶瓷喇叭,当接收头未接收到红外线时,接收器不发声.当用遥控器对准接收头(30m以内)发射红外线时:
(1)会发生什么现象?
(2)接收头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8.(本题满分8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6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端还是C、D端?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100℃,可变电阻R′的值应调节为多少?
19.(12分)如图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V,0.9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10Ω,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6A,电压表的量程为3V,求:
(1)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
(2)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b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
(3)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标准值1Ω,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作用.实际检测时,将一个恒压电源加在图中a、b之间,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R0,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下:
电压表示数U/V
电流表示数I/A
第一次
1.48
0.16
第二次
0.91
0.22
若不计检测电路对传感器电阻的影响,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仍可使用?此时a、b间所加的电压是多少?
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
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
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该装置沿运
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
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10 N.(g取10 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14 N、b的示数为6.0 N,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恰好为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是通过不同的压力转换成电学量,运用的压力传感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答案:C
解析:出现火情时,环境温度升高,使得热敏电阻R3的电阻减小,R2与R3并联,总电阻将变小,这部分获得的电压减小,即R2两端电压减小,所以R2电流减小,即安培表读数减小,外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外电压即报警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C正确。
3.答案:C
解析:由电吉他发声原理可知是将声音变化转变为电流的变化,C对,A、B、D错.
4.答案:A
解析:电源电压恒定,也就是说,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恒定,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变强,光敏电阻的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则L消耗的功率变大.
5.答案:C
解析:由于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较好,测温范围较大,因而其热灵敏性差一些;而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感温灵敏度较高.对于杯中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必然比金属热电阻阻值的变化要大.因此,若R为金属热电阻时,欧姆表的示数会变大但并不明显(因为金属热电阻阻值会有较小的增大,电路中的电流会有较小的变小),故A、B两选项错误.同理,若R为热敏电阻,水升温时其阻值必有明显的变小,欧姆表的示数必有较明显的变化(即减小),故C选项正确而D选项错误.
6.答案:C
解:根据题意可知,“热控开关”的作用,达到设定温度时,起到通断作用;而“定时开关”通断,达到一定时间后,使电阻停止发热,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温度降低时R2的阻值增大,干路电流减小,R1两端电压、电流表示数都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亮度变强.只有C项正确.
8. 答案:B
解: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变大时,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则电流变大,导致R0两端电压变大. 故选:B
9. 答案:B
解析:此传感器是利用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来实现检测的.当车轮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相当于将铁块插入和拔出线圈,从而使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A错误,B正确;当车轮转速减慢时,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减慢,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周期变大,由E=n可知,电流强度变小,故选项CD错误.
10. 答案:A
解:血液中正负离子流动时,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负离子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所以正离子向上偏,负离子向下偏.则a带正电,b带负电.最终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故A正确,B、C、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
11.答案:ABC
解析:当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12.答案:AD
解:A、B当电路中电流I=3A时,电子秤测量的体重最大.由欧姆定律
代入R=30-0.02F得到F=1400N.故A正确,B错误. C、D踏板空载时F=0,代入R=30-0.02F得到电阻R=30Ω,由欧姆定律得
所以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刻度盘0.375A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答案:AD
解析:R1、R2和电源组成一个闭合电路,只有R2两端获得高电压时,处理系统才能进行信号处理,当激光照到光敏电阻时,R1的阻值变小,总电流变大,则R2两端获得高电压,因此选A、D.
14. 答案:AD
解析:由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可知,温度越高电阻越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引力增加,吸引弹簧向a运动,所以A正确,B错误;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即热敏电阻阻值再小些,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再大些,滑片P点向左移动,C错误;造成工作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可能是题中乙图中左边电源电压太低或者线圈的匝数太少或者弹簧的劲度系数太大等,所以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5. 答案:(1)力电 (2)c (3)图线与c相比较,最低点更低一点(图略)
解析:该传感器把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属于力电传感器;小球经过凸形桥甲的最高点时,压力小于重量,其相对应的压力图线应是电脑屏幕上的c;增大小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小球经凸形桥甲的最高点时压力更小,其图线与c相比较,最低点更低一点.本题的要求不高,但具有时代气息,物理的学习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要求,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物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新情景问题的研究,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6. 答案:(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当电压小于2.00V时,电流几乎为0,太阳能电池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为2.80V时,对应电流约为2.8mA,太阳能电池的电阻为R=Ω=1.0×103Ω
17. 答案:(1)陶瓷喇叭发出响声,同时发光二极管被点亮闪烁.
(2)接收头G是接红外线的.当接收头接收到红外线时,接收头输入端为高电平,输出端为低电平,喇叭会响,同时二极管会发光.此实验是演示红外线能够实现远距离遥控.
18. 答案:(1)应将加热器接在A、B端.
(2)由甲图查出热敏电阻在100℃时,电阻值为50Ω,依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可变电阻R′的阻值应调节为100Ω.
19. 答案:(1)10Ω;0.3A (2)6V (3)可以使用;3V
解析:(1)传感器的电阻R==Ω=10Ω
额定电流I==A=0.3A
(2)安全电压Um=IR总=6V
(3)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E=I1R感+U1=0.16R感+1.48
E=I2R感+U2=0.22R感+0.91
由上两式解得E=3V;R感=9.5Ω 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小于1Ω,所以可以用.
20.解析:(1)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依题意:
左侧弹簧对滑块的向右的推力
F1=14 N
右侧弹簧对滑块的向左的推力
F2=6.0 N
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2=ma1
解得:a1==m/s2=4.0 m/s2
a1与F1同方向,即向前(向右).
(2)传感器a的读数恰为零,即左侧弹簧的弹力F1′=0.因两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右弹簧的弹力变为F2′=20 N.
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F2′=ma2
解得:a2==-10 m/s2,负号表示方向向后(向左).
答案:(1)4.0 m/s2,方向向右 (2)10 m/s2,方向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