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其答案(A)
一、选择题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物体在1s内通过的位移与1s的比值叫做这1s的即时速度
D.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由B到C的速度为,若,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12.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
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位移变化量相等
14.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s时,质点回到原点
D.s时,质点回到原点
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
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
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
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
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 Ⅰ段,第 3、4s为第 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二、填空题
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22.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3.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2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__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的频率是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时,纸带应穿过_____,复写纸片应套在______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面;打点时应_____接通电源,_____释放纸带。
2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图象.0~2s内加速度是_______。2~4s内加速度是______,4~5s内加速度是__________。
26.一子弹用0.02s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时速度是800m/s,穿出速度是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过程的加速度为______。
27.以10m/s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三、计算题
28.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求10s内光传播的距离?已知太阳距地球
远,求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多少秒?
29.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位移的平均速度是;中间的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最后位移的平均速度是,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0.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两物体何时相遇?
(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31.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匀减速上升3s才停下来。求:
(l)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
(3)上升的总高度H
[参考答案]
1~5. D 、BD、 B、B、A、
6~10. C、B、AC、AC、BD、
11~15. D、ABD、ACD、BD、BC、
16~20. BC 、A、ABC、ABC、C、
21.6m/s
22.5.3
23.0~2s 2~4s
24.交流;计时;4~6 ;;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
25. 0
26.
27.
28.,500s
29.
30.(1)2s和4s,(2)1s和3s时,0.5m 31.(1) (2) (3)37.5m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其答案(B)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在下列各运动中,可以当作质点的有 ( )
A、做旋转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转动着的螺旋桨 D、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6、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8、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匀速运动的位移跟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9、下列有关位移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B、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C、物体做匀速运动,由S= v t可知;S大v也大
D、位移增大,速度反而减小是可能的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
11、短跑运动员在100m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m/s ,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m/s
12、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能很大 B、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加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不变
15.下列运动可能的是 (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值一定减小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值一定变大
16、如果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则可能是物体的 ( )
A、速度方向、大小都不变 B、速度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C、速度方向、大小都变化 D、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1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越来越小的直线运动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1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
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B、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C、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D、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2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火箭加速度
B、0~t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a~t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b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二、填空题
21、一个皮球从4m高的地方竖直落下,碰地后反弹跳起1米,它所通过的路程是 m,位移是 m,该皮球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
22、汽车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后停下,则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m/s。
2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1m/s2,则第3秒末的速度是
m/s,若加速度a= -1m/s2,则第3秒末的速度是 m/s。
NBA球赛中,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s,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以飞来方向为正方向)
三、计算题
25、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9.1km/s和3.7km/s。在一次地震观测站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相隔是8s,则地震的震源距这个观测站的多远?
26、火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54km/h,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6s末的速度是43.2km/h,求:(1)火车的加速度;(2)15s末的速度;(3)45s末的速度、
27、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图象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规定V为初速度,V1为末速度.则
(1)该图象所表示的是: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还是末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0-t1时间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方向为正还是为负?
(3)t1-t2时间内物体做什么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方向为正还是为负?
(4) t1-t2和t2—t3时间内相比较,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加速度的大小相同吗?方向相同吗?
28、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这一数值(取g=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有可能达到这一数值.你判定一下:两辆摩托车每小时36km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参考答案
1、D 提示:物体是否可以视为质点的条件是:⑴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⑵平动的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
2、BD 3、BC 提示: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处于任何运动状态的任意物体都可被选作参考系。 4、A
5、ACD 提示: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取决于初、末位置,是矢量,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6、C 7、C 提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f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t就越小(因△t=1/ f )。使用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让物体运动。物体运动的越快,纸带上打的点就越疏。
8、BD 提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即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轨迹是直线的运动。由x=vt可知,位移x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9、ABD
10、B 提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C选项中的速度V是平均速度;D选项中的速度V是子弹飞出枪口时的瞬时速度。
11、C 提示: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 t ,题中的5s末和10s末的速度都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12、D 提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及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都是速度。
13、B 提示:A选项,由可知,对于末速度具体是哪个时刻的速度,题中并未给出,故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C选项中的第3秒初与第2秒末是同一时刻,其速度应是同一个速度。D选项中的第3秒末也就是第4秒初,与第2秒初相差2秒,其速度应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
14、ABC 提示:A选项做匀速直线运动;B如子弹发射瞬间,火药爆炸产生的加速度极大,而此时子弹速度为零;C选项物体可以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D选项速度不变,即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其速度的变化量为零,由可知,加速度也为零。
15、ABD 提示:C选项,物体可以是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为零之后,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相同,物体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6、BCD 提示: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必发生变化,速度的变化可以是方向的改变,或大小的改变,或大小、方向都改变。
17、AC 提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越大。
18、ABC
19、A 提示: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k即为物体的加速度a,若a不变且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a不变且与速度反向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0、A 提示: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k即为物体的加速度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即为物体运动的位移。
21、5; 3; 4。 22、7.5; 15; 11.67。 23、5; -1。 24、-180m/s2
25、解:设地震的震源与观测站的距离为x,则
纵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 ①
横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 ②
纵波与横波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间隔t=t2 – t1 =8s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答:地震的震源与观测站的距离为49.9km/s
26、解:以火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0=54km/h=15m/s;v1=43.2km/h=12m/s
⑴由得,
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⑵15s末的速度,方向沿与火车运动的方向
⑶由于火车30s末的速度已减小为零,此后处于静止状态,所以45s末的速度为零。
27、解:⑴t=0时,物体的速度v>0,说明是以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⑵0-t1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即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
⑶t1-t2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即与物体的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⑷t1-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加速度,方向沿负方向;t2-t3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负方向,加速度 (因t1-t3时间内v-t图象中的图线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
28、解:两辆摩托车以速度v=36km/h=10m/s相向而行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加速度
=500g
由于两车碰撞产生的加速度已达到死亡加速度,故驾驶员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