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1 19: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设计说明 本节是教材中压强部分的升华,本节教学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通过参与大量探究活动,观察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的科学规律。本节课首先向学生演示小球被吹起来的实验,引发学生的疑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针对学生的疑问,提炼出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猜想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的几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分析论证。通过亲身经历的事例总结出来的规律让人深信不疑,甚至有摩拳擦掌之势,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得结论进行解释与应用。最后让学生梳理反思本节所学知识,增强对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能用其解释生活中某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归纳、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3.分析推理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强化STS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比较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应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具、学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漏斗一个、乒乓球一个、吸管、飞机升力演示器。 学生:乒乓球两个、水、纸、软水管、水槽、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小魔术:把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下方,松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如果不停地向下吹气,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现象:乒乓球被吸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了。 讲授新课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我们在前两节已经学过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强,那都是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特点,如果液体和气体流动起来,它们的压强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两个小游戏探究一下吧! 学生的实验器材:乒乓球两个、饮料吸管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软水管一只等器材。 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师:研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家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实验方案,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看看在实验中能发现些什么?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交流。 师:类比之前学习大气压强中,吸管吸水的原理,同学们思考一下,乒乓球靠拢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纸张的中间与两边产生压强差。 师:那纸张两边和中间的流速有区别吗? 学生:乒乓球中间流速大,两边流速小。 【教师点拨】 当我们往乒乓球的中间吹气时,它们就靠拢在一起,通过对之前大气压强的学习,我们知道是因为两个球的中间和两边产生了压强差,两侧气压大于中间的气压,才使得两个球靠拢起来。 同时,我们向两个球的中间吹气时,两个球中间的空气快速流动,空气流速大,而两个球两侧的空气没有变化,空气流速相对小。 综上所述,两个乒乓球两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就大,两个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就小。 师:当用水管向两只小船中间水域冲水时,两只小船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两只小船靠在一起了。 师:那类比之前乒乓球靠在一起的实验,思考一下两只纸船靠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因为有压强差。 【教师点拨】 当我们往两只纸船中间水域中冲水时,两只纸船就靠拢在一起,我们知道是因为两只纸船的中间和纸船的两边产生了压强差,纸船的两侧压强大于两只纸船中间的压强,才使得两只纸船靠在一起。 同时,我们往两只纸船中间水域中冲水时,两只纸船中间的水快速流动,水的流速大,而两只纸船两侧的水没有变化,水的流速相对小。 综上所述,两只纸船两侧水的流速小,压强就大,两只纸船中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就小。 板书: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特点: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师: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看看两处的水柱高度有什么不同? 两水管的横截面积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水柱柱面高,水柱柱面低。 师:两水管的横截面积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水管横截面积大,水管横截面积小。 【教师点拨】 水管的横截面积比水管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 管的水流流速小于管的水流流速,则管的压强大于管,导致水柱高于水柱。 课前魔术大揭秘:原因: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课后作业:自制魔术道具 自制小魔术道具为家长表演小魔术并讲解其中的原因。 【跟进训练】 1.往两张自然下垂且靠近的纸中间用力吹气,你可以看到两张纸将( A ) A.向中间靠拢 B.向两边分开 C.向同一边摆动 D.几乎不动 2.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D ) 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 B.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 C.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 D.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 二、升力的产生 师:展示图片。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电视中经常会见到飞机,那巨大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还有空中的鸟儿是怎么在空中滑翔的?提示一下,飞机的机翼是上凸下平的形状。 学生:是因为机翼上下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产生了上升的力。 【教师点拨】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超过飞机自重,飞机就飞起来了。 板书: 二、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跟进训练】 1.(2019 烟台)如图所示,小红手撑雨伞走在路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将发生严重变形。下列判断推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C ) 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B.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2.(2019 邵阳)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突破3万千米,高铁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标有安全线,人必须站到安全线以外区域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到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 B ) A.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B.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C.流体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小 D.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大小无关 三、生活实例应用 师:学习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同学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应用了这一知识呢? 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回答举例子。 【教师点拨】 1. 火车站台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2. 并排行驶的两船不得靠得太近。 3. 喷雾剂的工作原理。 4.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 板书: 三、生活实例应用 资料: 1. 车站站台上的安全警戒线。 苏联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车祸。当时苏联有一个访问团从欧洲回来,有关部门组织了人员到火车站欢迎。火车以极快的速度经过站台,结果站台上40多人莫名其妙“扑”上火车,当场死亡。事后有关人员严密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这件案子成了一件悬案。学了本节课后,你能破案吗?(学生解释) 火车和地铁的站台上要画一条安全线(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 2. 轮船并排行驶距离不能太近。 1912年秋天,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在距离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远洋轮的100米处,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正在向前疾驶,两艘船似乎在比赛,彼此靠得较近,平行着驶向前方。忽然,正在疾驶中的豪克号好像被大船吸引似地,一点也不服从舵手的操纵,竟一头向奥林匹克号闯去。最后,豪克号的船头撞在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撞出个大洞,酿成一件重大海难事故。(学生解释) 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如果并排护航则会保持较远的距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 喷雾器的工作原理。(课后小制作:自制简易喷雾器) 将一根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剪开一个口,如图,将端插入瓶中液面下,从管口处用力吹气,一个简易喷雾器就做好了,赶快自己动手试试吧! 4. 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视频展示) 主罚球员一记猛射,足球绕过人墙,眼看就要偏离球门却又转过弯来直奔球门,守门员刚要扑球,球已应声入网。能踢出这种“香蕉球”的球员可没有魔法,而是通过不断练习,以流体力学的原理让对方守门员望球兴叹。 【跟进训练】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 大 ,压强_小 ,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 2.如图是人与鸟“比翼齐飞”的情景,滑翔机的机翼与鸟的翅膀结构类似,都是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直。滑翔机在滑翔的过程中,上表面比下表面的空气流速 大 ,压强 小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向 上 的力。 课堂小结 一、流体的概念:具有流动性的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二、(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就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就大。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就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就大。 三、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当堂达标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____体,当流体流动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强越_____;流速越小的位置其压强越______。 答案:流 小 大 飞机的机翼是上凸下平,当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____,而压强____,这一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答案:大 小 大 3.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受任何影响     D.只向上飞扬 答案:A 4.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会感觉吸气困难,但可以向外吐气,当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 A.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B.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 C.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 D.风大时,脸前气压大,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答案:B 5. 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G>F B.G=F C.G<F D.无法比较 答案:A 6.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答案: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所以将茅草吸上去。 7. 非洲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一构造使鼠洞能保持自然通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出口的上表面,由于前一个出口平直,后一个出口向上突起,所以空气通过前一个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小,压强大;通过后一个出口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在两个出口间形成一个向右的压强差,因此,地面上的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让鼠 保持自然通风。 板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 流体压强特点: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二、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三、生活实例应用 第二课时 习题课 教学过程 题型一 固体压力、压强的判断 例1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A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的距离,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    ,木板A受到的摩擦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不变 变大 不变 点拨:(1)首先确定压力(水平面):,注意受力面积S,根据公式计算压强。当物体发生移动、倒置、切割、叠加时,注意分析F、S的变化,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2)若柱状固体密度均匀,可用直接计算对水平面的压强,再根据计算压力。 跟踪训练 1.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700 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侧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变小 ,桌面受到的压力会 变小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FAFB pA=pB C.FA>FB pA>pB D.FA=FB pA(2)将试管由竖直改为倾斜且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时,试管内竖直方向的深度减小,由p=ρgh可知,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答案:1 000 减小 点拨:(1)首先确定压强:,注意受力面积S,根据公式计算压力。当容器倒置、倾斜时,注意深度的变化,再判断压强、压力的变化。 (2)不同形状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以及对支持面压力、压强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容器容器底受 到的压强p=ρ液ghp=ρ液ghp=ρ液gh容器底受 到的压力F=pS, F>G液, 底大压力大F=pS, F=G液F=pS, F跟踪训练 1.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 大于 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等于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大于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大于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判断出,甲液体的密度 大于 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大于 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题型三 压强的计算 例3 (2019·岳阳)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 kg,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 (1)求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取10 N/kg) (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的质量为90 g,体积为50 cm2,求该材料的密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 kg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 kg×10 N/kg=400 N。 (2)该材料的密度。 (3)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跟踪训练 1.(2019·徐州)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600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 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0.03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2.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的水。 (1)求水的质量。 (2)求0.1m深处水的压强。 (3)现有质量为3kg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方法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Pa)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2 940将物体放入容器中1 225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解:(1)由可得,水的质量: ; (2)0.1m深处水的压强: ; (3)若不溢出,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 其中G水=G物=3kg,, 则 p1: p2=1:2≠1125:2940, 所以有水溢出, 则, , 由 p2解得S容=0.02 m2 再由 p1解得G溢=4.9N。 当堂达标 1.(2019·杭州)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C 2.(2019·杭州)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250 Pa B.2500 Pa C.5000 Pa D.12500 Pa 答案:D 3.(2019·枣庄)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D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8∶1 B.4∶3 C.4∶1 D.1∶2 答案:A 5.(2019·聊城)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F甲∶F乙=1∶1, p甲∶p乙=1∶2 B.F甲∶F乙=1∶1, p甲∶p乙=1∶4 C.F甲∶F乙=1∶2, p甲∶p乙=2∶1 D.F甲∶F乙=8∶1, p甲∶p乙=1∶8 答案:B 6.(2019·黄石)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7.(2019·贵港)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这种逃生安全锤有一端设计成锥形,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    受力面积的方法,从而    压强来破坏玻璃窗逃生。(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 增大 8.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 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6×108 Pa,手指至少要用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块,此时手受到的力是    N,手受到的压强是    Pa。 答案:30 30 3×105 9.(2019·内江)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砖平放时的长*宽*高为4*2*1。A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和pA,B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B和pB,则FA    FB, pA    pB。(均选填“>”“=”或“<”) 答案:< = 10.(2019·广州)如图甲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 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 dm2,下底面积S2=12 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F1    F2,p1    p2。(均选填“>”“=”或“<”) 答案:= =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