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数据的初步分析
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第4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能选择适当的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2.学会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难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择.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加权平均数:在求n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导入新课 有6 户家庭的年收入分别为(单位:万元):4,5,5,6,7,50.你认为这6户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 用平均数估计:; (2)用中位数估计:中位数为(万元); (3)用众数估计:众数为5万元.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小组内交流、纠正. 探究新知 探究一 用样本估计总体 问题1 某园艺场采摘苹果,边采摘、边装箱,共装了2 000箱.苹果的市场收购价为4元/kg.现在要估计出这2 000箱苹果的销售收入,我们可以怎样去做 (方法一)全面调查,就是一箱箱地称,再根据苹果的总质量估计这2 000箱苹果的销售收入. (方法二)采用抽样的方法.该园艺场从中任意抽出了10箱苹果,称出它们的质量,得到如下数据(单位:kg):16,15,16.5,16.5,15.5,14.5,14,14,14.5,15.算出它们的平均数=15.15(kg). 把作为每箱苹果的平均质量,由此估计这2 000箱苹果的销售收入约为4×15.15×2 000=121 200(元). 用这两种方法估计销售收入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全面调查或是抽查两个方面讨论. 【学生活动】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即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计算,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师生总结】方法一准确,但是工作量较大,方法二简单,但不够准确. 探究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择 问题2 八年级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好而争论,他们的五次数学成绩分别是: 小华 62 94 95 98 98 小明 62 62 98 99 100 小丽 40 62 85 99 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比其他两位同学好,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别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说出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比其他两位同学好的依据,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根据交流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选择上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例题讲解 【例1】某单位共有280位员工参加了社会公益捐款活动,从中任意抽取了12位员工的捐款数额,记录如下: 捐款数额/元305080100员工人数2532
估计该单位的捐款总额. 【解】这12位员工的捐款数额的平均数为 =(30×2+50×5+80×3+100×2)=62.5(元). 以作为所有员工捐款的平均数,由此估计该单位的捐款总额约为 62.5×280=17 500(元).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做题情况,提示先计算样本的平均数,再利用样本平均捐款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捐款数.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生总结】现实生活中,总体平均数一般难以计算出来,通常我们就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跟踪训练 1.老王的鱼塘里年初养了某种鱼2 000条,到年底捕捞出售,为了估计鱼的总产量,从鱼塘里捕捞了三次,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鱼的条数平均每条鱼的质量第一次捕捞101.7 千克第二次捕捞251.8 千克第三次捕捞152.0 千克
若老王养这种鱼的成活率是95%,则: (1)鱼塘里这种鱼平均每条重约多少千克? (2)鱼塘里这种鱼的总产量为多少千克? 解:(1)鱼的平均质量为. 答:鱼塘里这种鱼平均每条的质量约为1.84 千克; (2)鱼的总产量约为2 000×95%×1.84=3 496(千克). 答:鱼塘里这种鱼的总产量估计是3 496 千克. 【例2】公园有甲、乙两队游客在做团体游戏,两队游客的年龄(单位:岁)如下: 甲队:13,13,14,15,15,15,15,16,17,17; 乙队:5,6,6,7,7,8,8,8,46,49. (1)分别算出两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甲、乙两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能代表他们各自的年龄特征吗?如果不能,哪个数据能代表? 【分析】(1)将两组数据分别代入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数;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来分别确定甲、乙两队的中位数和众数. 要判断平均数能否代表各组年龄的特征,就是要看平均数是否与各组数据反映的实际意义相吻合. 【解】(1)甲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为 , 众数为15岁,中位数为15岁; 乙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为 , 众数为8岁,中位数为7.5岁. (2)甲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年龄特征,乙队游客年龄的平均数不能代表他们的年龄特征. 对于乙队游客而言,10人中有8人的年龄在9岁以下,而说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5岁,会让人误认为这队游客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所以乙队的平均数不能代表该队游客年龄的特征. 可选用中位数或众数来代表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做题,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各组的年龄特征. 【学生活动】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数,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来分别确定甲、乙两队的中位数和众数,小组内交流,讨论哪个量能代表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说出选择该数据的理由. 【例3】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商场服装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多数营业员完不成任务,会使营业员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能发挥营业员的潜力. 【解】整理上面的数据得以下图表: 销售额/万元1314151617181922232426283032人数11543231112312
(1)样本数据的众数是15,中位数是18,利用计算器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约是20. 可以推测,这个服装部营业员的月销售额为15万元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18万元,平均月销售额大约是20万元. (2)这个目标可以定为每月20万元(平均数).因为从样本数据看,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平均数最大.可以估计,月销售额定为每月20万元是一个较高的目标,大约会有三分之一的营业员获得奖励. (3)这个目标可以定为每月18万元(中位数).可以估计,大约会有二分之一的营业员获得奖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寻找中位数和众数,寻找较合理的比较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说出自己选择数据的理由,在小组内分享. 跟踪训练 2.一销售某品牌冰箱的公司有营销人员10人,销售部为 制定营销人员月销售冰箱定额(单位:台),统计了10人某月的销售量如表: 每人销售台数458121619人数114211
(1)求这10名营销人员该月销售冰箱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如果想让一半以上的营销人员都能达到月销售目标,你认为(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哪个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请说明理由. 解:(1)这10名营业员该月销售量数据的平均数 ∵ 8台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 众数是8台. 1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第5、第6个数都是8,所以中位数是8台. (2)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平均数、中位数中,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理由如下: 因为中位数为8台,月销售量大于和等于8台的人数超过一半, 所以中位数最适合作为月销售目标,有一半以上的营业员能达到销售目标. 课堂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老板进货时关注卖出商品的 . (2)评委给选手综合得分时关注 . (3)被招聘的员工关注公司员工工资的 . 2.我校有25名同学参加某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取前13名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25名同学成绩的( ) A.最高分 B.中位数 C.方差 D.平均数 3. 某年级共有300 名学生. 为了解该年级学生A,B 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中随机抽取60 名学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A课程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分成6组:40≤x<50,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b.A课程成绩在70≤x<80这一组的是:70 71 71 71 76 76 77 78 78.5 78.5 79 79 79 79.5 c.A,B两门课程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课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A75.8m84.5B72.2708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表中的m的值; 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A课程成绩为76分,B课程成绩为71分,这名学生的成绩更靠前的课程是 (填“A”或“B”),理由是 . (3)假设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A课程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 参考答案 1.(1)众数 (2)平均数 (3)中位数 2.B 3.解:(1)∵ 共有60名学生测试,∴ 中位数是第30个数和第31个数的平均数,即m=. (2)B.理由:学生的A课程成绩为76分, ∵ 76<78.75,∴ A课程成绩排名在30名之后. 学生的B课程成绩为71分,∵ 71>70, ∴ B课程成绩排名在30名之前, ∴ 这名学生成绩排名更靠前的课程是B. (3)A课程成绩在70≤x<80这一组的数据是 70,71,71,71,76,76,77,78,78.5,78.5,79,79,79,79.5, 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是10,∴ 60名学生中A课程成绩超过75.8分的人数为10+18+8=36,∴ 300=180(人) .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材第128页练习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1)用样本估计总体; (2)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选择.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