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学习目标
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重点)
二、旧知识巩固(2分钟):爱迪生有哪些成就?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24分钟)
(一)学习方法和流程
1.独学(10分钟):(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出2-3个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2)然后再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
2.组内交流检查(6分钟):(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3)组长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3.对学(4分钟):小组内两人组合抽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师生互查(4分钟):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5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二)在书上勾画的基础知识(用填空方式或者提问方式都可以)
1.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是什么呢?
2.大战的爆发
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是哪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又是什么呢?
说出爆发时间,参战国,主要战场在那里,使用那些新武器,战场扩大到那里,几个国家参战,中国加入那一方,何时结束等。
3.空前的灾难
指出大战的规模和大战的结束情况。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三)我不懂得有:
1.
2.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8分钟)
1. 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讨论:普林西普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五、检测反馈(6分钟)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是由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垄断组织的发展
C.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D.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主要是围绕
A.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B.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C.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 D.排斥美国插足欧洲
3.“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六、拓展提升
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那些教训?
冷静的思考问题,避免盲目的采取偏激行动和个人冒险行为。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