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菱形(第1课时) 教学详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2.2菱形(第1课时) 教学详案--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1 19: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2菱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菱形的定义,掌握菱形的性质. 2.了解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根据菱形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菱形的面积公式,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菱形的面积. 4.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难点:菱形的性质探究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是什么?平行四边形和矩形有什么关系?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矩形,它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用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如图1所示)进行演示),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其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的概念. 图1 感受生活 教师:你能说出生活中用到菱形的实例吗?课件展示含有菱形的实物图片,如图2所示. 图2 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教师强调注意:菱形具备的两个条件:(1)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所具有的所有性质.由于菱形的特殊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呢? 探究新知 活动1:猜想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片、剪刀,将矩形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即可得到菱形,如图3所示. 图3 操作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 (1)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2)哪些线段是相等的?哪些角是相等的? (3)有哪些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是直角三角形? 总结:(1)菱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对角线把菱形分成2对分别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和 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教师: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猜一猜. 学生猜想: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活动2:证明菱形的性质. 猜想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图4 已知:如图4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分析:由菱形的定义,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使问题得证.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B=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D=BC,∴ AB=BC=CD=AD. 定理: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几何语言: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B=BC=CD=AD. 猜想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图5 已知:如图5所示,AC,BD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1)AC⊥BD; (2)AC平分∠BAD,CA平分∠BCD,BD平分∠ABC,DB平分∠ADC.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来证明. 证明:(1)∵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D=CD,AO=CO, ∴ AC⊥BD. (2)∵ AD=AB,BA=BC,AC⊥BD, ∴ AC平分∠BAD,BD平分∠ABC. 同理可证CA平分∠BCD,DB平分∠ADC. 定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几何语言:如图5所示, ∵ AC,BD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 ∴ AC⊥BD,AC平分∠BAD,CA平分∠BCD,BD平分∠ABC,DB平分∠ADC. 活动3:菱形的面积. 教师:如图6所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吗?怎样计算? 图6 学生:S菱形=BC·AE. 教师:除了上述方法外, 能不能把菱形转化成四个直角三角形或两个等腰三角形求其面积呢?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自己探究此题的解答方法,不明白的可在小组内交流意见. 学生总结: S菱形ABCD=S△ABD+S△BCD=AC·BD. S菱形=边长×对应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注意: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总结菱形的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角度总结,不要忘记“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这条性质.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菱形中线段的长. 新知应用 图7 例1 如图7所示,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 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和花坛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 花坛ABCD的形状是菱形, ∴ AC⊥BD,∠ABO=∠ABC=×60°=30°. ∴ 在Rt△OAB中,AO=AB=×20=10 (m), BO===(m), ∴ 花坛的两条小路长AC=2AO=20.00 m,BD=2BO=≈34.64(m), 花坛的面积 S菱形ABCD=AC·BD=≈346.4(m2). 图8 例2 已知: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边上一点,连接DF交AC于点E,连接B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 ∠BCE=∠DCE. 又 CE=CE,∴ △BCE≌△DCE(SAS), ∴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 ∴ ∠AFD=∠CDE, ∴ ∠AFD=∠CBE. 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 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 1.D 2.B 3.D 解析:∵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BD平分∠ABC,∴ ∠ABD=∠ABC=30°, ∴ AO=AB=1. 在Rt△AOB中,BO===, ∴ BD=. 4. 解析:∵ 四边形ABCD为菱形,AB=2,∠DAB=60°, ∴ AB=BC=CD=2,∠DCB=60°. ∵ CE=CD,CF=CB,∴ CE=CF=, ∴ △CEF为等边三角形, ∴ S△CEF=×=. 5. 解析:∵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BO=DO=4,AO=CO,AC⊥BD, ∴ BD=8. ∵ S菱形ABCD=AC·BD=24, ∴ AC=6,∴ OC=AC=3, ∴ BC==5. ∵ S菱形ABCD=BC·AH=24,∴ AH=. 图9 6.解:如图9所示,连接BD,交AC于点O.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B=BC=CD=AD=5,AC⊥BD. ∵ AC=6,∴ AO=AC=3. 在Rt△ABO中,由勾股定理得 BO===4, ∴ BD=8. ∴ S菱形ABCD=AC·BD=×6×8=24, ∴ BC·AE=24,∴ AE=. 课后提升 证明:(1)∵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B=AD,AD∥BC, ∴ ∠BPA=∠DAE. ∵ ∠ABC=∠AED,∴ ∠BAF=∠ADE. ∵ ∠ABF=∠BPF,∠BPF=∠DAE, ∴ ∠ABF=∠DAE. 在△ABF和△DAE中, ∵ ∴ △ABF≌△DAE(ASA). (2)∵ △ABF≌△DAE, ∴ AE=BF,DE=AF. ∵ AF=AE+EF=BF+EF,∴ DE=BF+EF. 课堂小结 从定义上来谈——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 菱形. 从性质上来谈——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③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从计算上来谈—— ①有关菱形的问题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②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布置作业 教材第57页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18.2.2 菱形(第1课时)一、菱形的定义: 二、菱形的性质: 1.边的性质; 2.角的性质; 3.对角线的性质; 4.对称性. 三、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例1 例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