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写作 文从字顺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写作 文从字顺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19: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 文从字顺 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和推敲字句的习惯。 2.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1.寻找“最令你心动的花草枝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爱的花草,记录它生活的环境和你当时的心情,尤其是你喜爱它的原因。 2.观察交流。细心观察你选择的植物,记下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在小组内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植物的特征,注意学习借鉴组内其他同学的描述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平时写作文时,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啰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作文训练。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二、写法指导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文从字顺”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用词恰当,妥帖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感;二是语句通顺畅达,有条不紊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那么,做到文从字顺,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材料一: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 启发: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2.出示材料二: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给我耐心地讲错在哪里,讲得非常仔细,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务活全都承担下来,让我一丝不苟地学习。她对我要求很严格,我的学习成绩里面有你的心血。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才能让别人听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性。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启发:围绕中心说话,意思要连贯,人称要清楚。 3.出示材料三:唐朝的年轻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得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了驴,带到了韩愈面前。原来,他冲撞了大文学家韩愈的仪仗,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儿说:“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有了反复考虑的意思。 故事链接: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拊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光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出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啊! 启发: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4.那么,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 (同桌讨论,举手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首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包括语言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等。这种“感觉”的形成,一是要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对一些优秀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强化读的效果;三是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词汇,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 其次,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写完后,先反复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检验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分析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并进行针对性修改,使文章词句运用有分寸、讲逻辑。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标点的规范运用,使行款格式正确,不至于因此而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 三、例文示范 1.出示题目 “写作实践”题目一: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温馨提示:(1)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色彩等。(2)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描写景物的方法。 例一: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紫藤萝瀑布》 例二: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 ——《一棵小桃树》 明确:两篇文字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手法,语句连贯顺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学生写作 3.佳作推荐 写向日葵的精彩语段: 它们是一个不会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不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葵花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评点:这两段文字抓住向日葵不低头、永远向阳的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向日葵特立独行、坚持自我的个性,寄寓着作者的情怀。 四、课堂小结 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明白如话,多加修改,这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五、布置作业 找出自己以前的一篇习作,从文从字顺的角度进行修改。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