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22: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单元主题
童年往事
语文要素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作要求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1 古诗三首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代乡村儿童都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吧。
课前导入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中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本课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助学资料
范成大(1126-1193)
生平介绍:字幼元,号此山居士、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成就最高的是以描写农村风土人情和山水风光为主的田园诗。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著有《石湖集》。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习生字
昼夜 耕耘 供认
zhòu
yún
gòng
多音字
( gòng )供词 供品 供奉
( gōng )供给 供应 提供

辨析
读gòng:表示“向神佛或死者奉献祭品”“奉献的祭品”“被审者述说案情”。读gōng:表示“供给,准备着钱物等给需要的人使用” 。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品读欣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1.除了“耘田”“绩麻”,农人们还会干什么?
插秧
施肥
浇地
思考讨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天,农人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在家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诗意
品读鉴赏
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大人的劳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勤劳品质的赞扬。“昼”“夜”“儿”“女”等词,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
赏析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天真可爱。
不懂
从事
靠近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诗意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写农家夏忙时儿童的活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的赞赏。 “未解”“也”“学”等词让人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样子,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赏析
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小孩也喜欢上了劳动;
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
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
朗读点拨
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农家夏忙时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感情。前两句语速稍快,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古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描写了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景象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参加劳动的情景。
画的内容:天空万里无云,田间大人穿着薄衫,戴着草帽在劳作,远处有几个孩子在桑树下学种瓜。
画的名字:农家夏忙图。
3.如果根据这首诗作画,画中应该画些什么?请你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吧!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5.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儿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儿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6.诗中最后一句写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
主旨提炼
本诗描写了乡村农人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绳,就连儿童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对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的是( )季的( )生活。其中“( ),( )”两句体现了农村男耕女织的忙碌生活;“( ),( ) ”两句写出了儿童爱劳动的情景。
课堂练习
填空。

儿童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助学资料
杨万里
生平介绍: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风光,语言平易,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主要作品:《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初读感知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幼小的孩子

学习生字
晓 稚
xiǎo
zhì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诗意
品读鉴赏
这两句通过对小孩“脱”“穿”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稚”既交代了小孩的年纪小,又是全诗的“诗眼”。小孩不怕寒冷,在冬天玩冰块,突显了其活泼、爱玩的天性。
赏析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像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诗意
敲击冰块的声音就像玉磬发出的声音,冰块落地的声音就像玻璃破碎的声音,这样描写生动具体,使人如闻其声。“敲成玉磬穿林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孩敲冰块时的得意。“忽作玻璃碎地声”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小孩失望的表情。
赏析
“脱”晓冰、“穿”彩丝——小心、谨慎
“敲”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得意
冰块“碎地”——懊恼
1.孩子在玩冰块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讨论
2.全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全诗围绕“稚”字来写。稚气和乐趣使儿童忘却了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小孩在寒冷的冬天玩冰,还用彩线把冰块穿起来当钲敲,玩得非常高兴。我从这个情景中感受到了诗中的“稚趣”。
3.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诗中的“稚趣”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主旨提炼
本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诗人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 晚
助学资料
雷震
生平介绍:南宋诗人,出生日期不明。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村 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习生字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①从“草满池塘水满陂”这句诗中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了解到:“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水涨得很高。
两个“满”字感受到:水草丰美,生机勃勃。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诗意
品读鉴赏
这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图。两个“满”字,写出了池塘水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衔”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浸”字生动地描绘了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赏析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是指什么人?
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
从牧童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什么?
调皮可爱
天真活泼
淳朴无邪
悠闲自在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诗意
1.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思考讨论
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
2.如果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
3.如果将《村晚》画成一幅画,你会怎样表现诗中的“衔”和“浸”?
将太阳画在两个山头中间来表现“衔”;在水中画出远山落日的倒影来表现“浸”。
本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主旨提炼
本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和骑牛晚归的吹笛牧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三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古代农村儿童的生活,但三种生活各有特色,你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了吗?
1 古诗三首
不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共同点
活动内容
童孙学种瓜
稚子弄冰
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
生活环境
农忙时的村庄
寒冬时的村庄
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形象特点
热爱劳动
活泼可爱
悠闲自在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读到这句诗,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在桑荫下,拿着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体会到孩子模仿大人,自得其乐的乐趣。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读到这句诗,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在大清早把盆里的冰整块地剜起来,然后用彩丝穿着,制成像钲一样的乐器。从中体会到孩子的聪明活泼,就地取材,寻找到快乐。
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读到这句诗,我眼前浮现出在夕阳中,一个横坐牛背的牧童信口吹着不成调子的曲子的情景。体会到孩子无忧无虑、怡然自乐。
选做。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夏季的一个早晨,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着优美的风景。
一路上,周围弥漫着紫藤花淡淡的香气,小鸟清脆地叫着,小河哗哗地流着,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突然,我听到田里传来“沙沙”的声音,原来有人在田里除草呢。小河边,传来阵阵捣衣声,一群妇女一边洗着衣服,一边聊着家常。有的说,昨晚在家搓了不少麻线,过几天可以拿去织布了。有的说,这些天真忙啊,鸡啼时才干完活……
小孩子们看到大人如此忙碌,也想替大人分担一下,于是他们也拿来农具,来到桑树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了瓜。
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里,村庄里升起阵阵炊烟。饭后,人们又开始搓麻线,一直忙到深夜才睡。在睡梦里,他们或许会梦见秋天丰收的情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