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2.1 植物细胞工程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专题2 细胞工程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突变体的利用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作物脱毒微型繁殖
概念:
优点: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2)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成就:1、微型繁殖技术(快速繁殖技术)兰花、生菜、杨树以及无籽西瓜的试管
苗,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2、作物脱毒
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材料:
方法:
结果:
成就:
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进行组织培养
获得脱毒苗
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等
作物上已获得成功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3.神奇的人工种子
天然种子的缺陷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人工种子的概念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人工种皮
人工种子的组成
胚状体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愈伤组织再分化形
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例1】对人工种子解释正确的是( )
A.通过科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
C.种皮能自我生成的种子
D.人工种子发芽率低【答案】B
①培植周期短
②后代无性状分离
③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④可以很方便地贮藏和运输
人工种皮的有效成分:
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
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植物生长调
节剂等。优点:讨论P40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单倍体定义:
由配子不经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的个体。
单倍体形成:
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方法:1.单倍体育种
优点:
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成就:
花药
离体培养
单倍体
人工诱导染
色体加倍
纯合子
选育
优良品种
1号烟草品种、中花8号、11号水稻。2、突变体的利用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
于不断的分生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
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产生:
筛选对人们有利突变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利用:
成就:
已筛选到抗病、抗盐、含高蛋白及高产的
突变体,如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甘蔗。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细胞产物种类:
植物的组织培养
技术:
成就: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大量生产人参皂
甙干粉
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
↓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
诱导形成胚状体
↓
胚状体机械化包裹人工种皮
↓
贮藏或种植思考与探究2【例2】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
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ABCD)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1.生长素类:用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胚状体的产生以及试管苗的生根,更重要的是配合一定比例的细胞分裂素诱导腋芽和不定芽的产生。
常见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萘乙酸(NAA)、
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等。2.细胞分裂素类:
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延缓组织衰老,促进侧芽生长及显著改变其他激素的作用。
常见的细胞分裂素:
2-异戊烯腺嘌呤(2-iP)、
玉米素(ZT)、
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激动素(KT)、
苯基噻二唑基脲(TDZ)。3.赤霉素类: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的仅有GA3,它是一种天然产物,能促进已分化芽的伸长生长。
4.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脱落酸(ABA)、
乙烯利(CEDP)等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体细胞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答案】A【例4】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进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素调节剂是 (脱落酸、2、4—D)。遗传特性快遗传信息微生物生根2,4—D细胞分裂素(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
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
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
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逐渐减小先增加后下降不能降低